为什么心理会扭曲?

自从网络发达起来,就经常看见网上到处都是说这个人心里变态,那个人心里扭曲,感觉整个社会,不正常的人可真多啊。

心理扭曲,这个词其实是非常形象的,他很契合那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扭曲了。但是这种扭曲是怎么发生的呢?

在我学习了依恋理论之后,找到了线索。

在依恋关系理论里,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有需求的,基本生存的需求,比如说吃饭,喝水,上厕所等等。还有心理滋养的需求,需要亲亲抱抱举高高,需要被看见,需要被爱。如果这些基本的需求不能被满足,我们的心理就会发生扭曲。

举个例子:
小时候放学后,肚子饿了,经过面包店的时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吃面包!”妈妈一听,哎,这离吃饭时间还早呢,这小孩怎么这么馋呢,这么贪吃呢,或许是妈妈没带钱,不想买,或许是听见孩子要吃的就不高兴,或许是当天心情就不好,于是就批评他说,“你怎么这么馋呢?这么贪吃呢?午饭不是吃过饱饱的吗?又想吃零食了吧?真不是个好孩子!”于是你就想了,怎么我肚子饿了就是馋了,就不是好孩子了?看来我不能肚子饿,肚子饿了就是我不好,我不好,妈妈就不爱我了。

大家可以看到,心里扭曲是怎么发生的。

本来,肚子饿了吃东西是正常的,饿了被正常满足就是吃东西。但是这个时候,你就会看见,饿了=馋=坏孩子=妈妈不爱我,所以你看这个饿了的感觉就不能正常对应到吃东西了,直接扭曲到了,妈妈不爱我了。对小孩子来说,失去父母的爱就是天塌下来了,所以他肚子饿的时候还能提要求吗?还敢提要求吗?长此以往,心里能不扭曲吗?

大部分人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期是怎么被对待的,因为一个成人与社会与他人打交道的方式都是从小习得的,从跟父母的相处中,渐渐习惯了一种交际的方式,所以在以后他跟领导,跟同事打交道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得把对父母的感觉和相处方式投射到周围人的身上。

如果小时候正常需求没有被父母看见过,没有被很好的满足过,他就很容易在以后的关系中压抑自己,委屈自己,导致自己心理失衡,乃至心里扭曲。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都值得被父母温柔以待,希望所有的小天使都能找到能看见自己、能理解自己的守护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心理会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