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5.4】——知德者鲜矣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孔子说:“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感悟】

一、知德者鲜矣

钱穆《论语新解》:“此章旧说多疑为子路愠见而发。”【15.2】孔子一行在陈国被围困而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得起不来了。子路抱怨:“难道有德君子就应该这样陷于穷途末路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小人一遇穷困就胡作非为了。”此章是孔子继续提升子路的境界。

钱穆继续分析:“德必修于己而得于心,非己之实有之,则不能知其意味之深长,故知者鲜也。”德必须是自己通过修身而心有所得,行于至善。不是自己本身有德,就不能知道德之意味之深长,所以懂得德的人很少啊。

孔子此处说“知德者鲜矣。”而不是“有德者鲜矣”。孔子所处的时代,正如司马迁说:“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而损害他人的利,这种过度自私的“趋利”,经过若干循环后,仍会回过头来损害自己。

孔子入木三分地看到:不是当世之人无德,而是连什么是“德”都不知道,怎么能有“德”呢?有人说这声叹息是孔子的无奈,其实,我们看到的是孔子的睿智,针对这种现状,更有责任教育自己的弟子和大众修养“德行”。

二、“德”到底是什么

“德”字是由“彳”、“直”、“心” 组成。“彳”是“行”。《说文解字》解:“德,升也。”往上升华之意。即人的“心性与行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和谐的客观规律,往高层次上发展之意。

三、孔子如何修德

孔子既为礼乐制度重塑灵魂,同时也为个体设定相应的定义,并建立起相应的行为规范——德性问题。自其外在的礼乐秩序言,则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18.7】)”。

因此,作为社会性的人,首先要辨明的就是在具体伦序中的关系,确定其应为、当为、所为;其二,就个体而言,遵循直、忠、恕的“应世”原则;修持仁、智、勇相应的品性,践行“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修己以敬,修己安人”的相应品格,就成为重要的德行内涵。

只有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知道怎样正确实现人生价值的人,即使在面对巨大的苦难时,仍能获得拯救自己的经验。

感觉读《论语》的过程就是这样,一句句地读,然后贯穿起来思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有时一句句读的过程遇到费解的问题,沉淀几天,在读其它章节时,突然释然,原来夫子总的思想意图就是这样的。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5.4】——知德者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