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日子 003

喝酒应该是需要仪式感的。

就像昨天聊的神之水滴里的男一号,在盲品前默念一声巴克斯,而男二号更是夸张,盲品时会陶醉地从喉咙里抖出长长的一声吼,接着浑身颤抖,这才开始进入品酒的状态,显然男二号更专业也更投入,最少没有依靠神的助力。他更厉害的一点是可以写一篇酒评,就让一家开了很多年的饭店直接关门,只因为这家店选错了白葡萄酒错搭了蛤蜊。

酒评人有那么大威力吗?也确实如此,如果当时没有那个叫罗伯特帕克的年轻人对82年拉菲的高分评价,也成就不了现在82年拉菲神的地位,以至于现在波尔多新年份的期酒没有他的打分,都不敢定价出售。

分数可以讲是对数字的迷恋,背后则是对模糊世界的具体认识。据说开始对葡萄酒打分也是美国人发明的,不过当时是20分制,帕克改成了100分,更直观。随后便出现了一大批以人名首字母缩写的打分体系,比如JS评分。分值的高低左右着酒厂必须去顺应大众消费者的口感偏好,这也带来了另外一个危险,那就是口感的同质化。酒厂们过于为了讨好消费者的口感,而丧失了自己的产区与酿酒特色。还好风土的概念在威士忌层面上并没有被过度解读,虽然苏格兰也划分出了几大产区,但从对比盲品来看,远远不如葡萄酒。专业的葡萄酒盲品大师可以直接在蒙瓶下推断出具体产区、葡萄品种、年份,甚至酒庄,但威士忌的盲品似乎在捣糨糊,先让盲品人看到盲品的酒款后再蒙瓶推测,神秘性远不及葡萄酒,关键很多威士忌老饕们即便如此还会猜错,他们也是把借口归于酒厂过于讨好消费者,而宁愿减少自己的特色,让现在各产区的口感趋近一致,很难分辨。

其实我们国家对数字也不敏感,你在看食谱介绍时很容易感受到,。比如盐一小撮,糖适量,总是这些可多可少的描述,凡事差不多就好,但中国的很多酒厂倒是很聪明,先把酒拿到国际市场上让酒评人先打分,然后拿到数字后再回到国内市场来竞争,技术层面该模糊的依然模糊,市场层面该精明的依然精明,所以我一直觉得他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

那么口传心授就是另外一个模糊了,古时候很多技艺都不会明确写出来。师傅做,徒弟跟着学,没有讲解也不会给你纠正,纯粹得看徒弟的悟性和勤奋,这种模糊的教学方式其实很有风险,比如徒弟还没学完,师傅一个意外死了,那基本也就失传了。另外一个便是普及度,悟性好又聪明的学生毕竟少,技艺就掌握在少数几个人手上,缺少交流很难进步,最后一点一点的也就落没了。

好啦,明天再聊,拜拜喽

你可能感兴趣的:(喝酒的日子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