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得数是6、7的加法”为例

[摘要]针对目前小数学数学课堂存在的表面化、形式化、浅层化的问题,提出从教学目标设计入手,进行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设计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必要环节。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求教师能够基于课标分析教材,根据学情调研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优化教学目标,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目标设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课程标准;学情调研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学实践的灵魂导向。作为数学课程的集中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只有强调学生学习的深度、思维的深度,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学习的本质内涵。

教学目标作为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能够合理指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深度学习的课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往往缺乏深入的探究,忽略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对学情的精准把握,从而使得教学目标无法指导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从浅层思考走向思维的深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需要精心设计凸显深度学习要求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价值、活动与评价的导向(谢发超,2019)。

二.理论基础

1.深度学习的内涵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不断探索与思考的过程。1976年,在《论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中,美国学者马顿和萨尔约在教育学域首次提出了表层学习和深层学习两个概念,但是他们提出的深度学习仅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方式,并未阐述深度学习的内涵。国内学者指出,深度学习具体表现为“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思想联系与情境迁移进行重大的决策与问题解决(张浩&吴秀娟,2012)。尽管不同学者对深度学习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其基本内涵基本上保持一致:深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高阶思维,重点是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检测新情境中的知识迁移能力诊断深度学习的水平(张浩&吴秀娟,2012)。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浅层和表面,发现其深层和内在的知识和规律。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分析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得自身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2.深度学习与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深度学习需要确立深度教学目标。深度教学目标是能够建立适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批判、运用的能力,促进学生素养养成的教学目标。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安德森等修订),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六个水平中,机械记忆、浅层记忆是属于浅层学习的范畴,而其中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则是属于较高认知水平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在认知目标维度对应关系,参见表1(张浩,吴秀娟&王静,2014)。

表1 深度学习目标与布鲁姆目标分类学认知水平对应关系

在深度学习理念基础上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当满足以下几点:在价值维度上,应当指向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在内容维度上,应聚焦数学学科的本质;在方法维度上,应强化问题解决的能力;在评价维度上,应当凸显实践创新(谢发超,2019)。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学习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得数是6、7的加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