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铁千元征文|我们村的上海女知青

文|草虫玲子  编号:505

知青文学曾经红极一时。特别是叶辛的《蹉跎岁月》面世并被搬上荧幕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知青这个团体,知道了这个团体的背后竟有那么多曲折凄婉,酸甜苦辣的故事。

我们村当时离市区比较近,村里也分配了十几个女知青,她们个个皮肤白净,身上有股好闻的香气,说话声音也好听。她们的待遇可比北大荒的知青好多了,加上离家又近,可以说在我们村除了条件差点,是可以吃的饱穿的暖的。

那时村里特地给她们在学校附近腾了几间房,收拾的干干净净,给她们住下。

也不要她们下地干活,院子里养了几十只鸭子,就让她们放鸭子,偶尔想去活动活动筋骨,也可以下地练练手。没任务,不强制,本来地就不多嘛。

就那样还常常听到她们娇滴滴地说,“晒黑了,晒黑了。”两年后,她们就陆陆续续上调回城了。

只有三个上海女知青,小胡,小马,小付因为嫁人了而自愿留下来了。

                      【1】

小胡,是个非常爽朗的姑娘,一说话就笑,嗓门还大。长长胖胖的,白白的,水灵灵的,圆盘大脸上有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一头秀发从发际分开,有时慵懒地束在脑后,有时就整个披在肩上,洋洋洒洒。

小胡后来当了代课老师,教画画,有时也教我们唱歌,有的班里老师请假,语文数学她都可以代上。

那时我们在上小学,当时看胡老师,就像看见了漂亮的仙女,和现在孩子们看他门的偶像明星差不多。如果在校园里可以多看胡老师几眼都觉得很开心,要是能答上话,听她说几句好听的呢侬普通话那就美死了。

那时学校设施很简陋,厕所都是露天的。有天下大雨,下课时胡老师正好也来上厕所,她乐乐呵呵的踩在水里的浮砖上,卷起的裤脚露出白皙的皮肤。她完事后还帮一个小同学打了一会伞。不知怎的,那天感觉平时习以为常的厕所特别的不堪.

小胡老师来学校后很快和我们的数学老师谈起了恋爱.数学老师皮肤黝黑,帅气十足。

可能是在外太孤单了,小胡老师对我们的数学老师很依恋,不到半年俩人就结婚了。

数学老师也是代课老师,家在农村,家里还有个老母亲和几亩地。入乡随俗,小胡老师聪明伶俐,啥农活都跟着去学去做,一学就会,还特别孝顺婆婆。俩人欢欢喜喜过了几年夫唱妇随的日子。

好景不长,随着他们的大女儿二女儿的出生,数学老师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就暴露出来了。

那时计划生育政策风头正紧,生三胎是不可能的。小胡老师的好日子也过到头了。数学老师坚决要求离婚,小胡老师死活不同意。在几场家暴后,这场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

后来小胡老师回了上海,一直未婚,安徽有她斩不断的情缘。直到数学老师再婚生子,她才彻底死心,并把两个女儿都相继带去了上海,从此再也没有回这个令她伤心欲绝的地方。

数学老师是我家远方表嫂的弟弟,这些事都是后来听这个表嫂说的。表嫂和小胡也相处甚好,面对绝情的弟弟,她也无可奈何。本来离婚时,两个女儿夫妻一人一个,后来两个女儿都让小胡老师带走,表嫂做了不少弟弟的工作,也总算尽了点心。

                    【2】

小马姑娘文静点,不喜欢说话,皮肤也是白皙光洁,眉清目秀,身材丰满匀称。她嫁给了村办企业的刘驾驶员,小刘是退伍军人,风流倜傥,活泼外向,二人当时真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恋人。

小刘常常搂着美女开着村里的小货车到处招摇,羡煞了好多小年青。

在他们的儿子10岁时,小马出轨了,与小刘离婚。

离婚后净身出户,嫁给了出轨对象,一个年长她十几岁的男人。

这男人夫人新丧,留下四个孩子,有两个还在上学。小马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后妈,还走出家门进了工厂上班,贴补家用。

小刘一直难以释怀,常带着儿子去小马的工厂骚扰。

10年后,小马服药自尽。留下了她迷一样的故事。

                  【3】

再来说说小付吧。小付叫付萍,她就嫁在我们家隔壁,所以我可以叫出她的全名。

按辈分我要叫她奶奶,她嫁给了我们本家朱老爷。朱老爷是村里的电工,整天悠哉悠哉,头发梳得油光发亮,用我妈的话说,那就是“蚊子拄拐棍在那上面也站不住。”

小付下放的最早,像林黛玉一样弱不禁风,温柔娇媚。来我们村后不久就被朱老爷拿下了。

朱老爷常趁天黑去鸭棚捣鼓捣鼓电表,抱得美人归的同时,还会捡几个鸭蛋回家下酒。

那时朱老爷的妈妈还在,老太太可心疼这个上海媳妇了。小付过了很长时间幸福的日子,先后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知青回城政策下来后,小付是独生女,上海的爸爸妈妈来动摇她几次,她都不愿意回去。

也是好景不长,写到这,我都心疼的写不下去了。感觉咱们安徽人真的欠着人家上海人。

个个都是好姑娘啊,个个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里,而这里的几个坏男人生生不晓得珍惜,暴殄天物。

还是忍痛把付奶奶的故事说下去吧。

婆婆去世后,小付奶奶的厄运就来了。她自小娇生惯养,不会做家务,农活也干不来。结婚后都是婆婆帮忙做事,她照顾孩子。

分田到户后,朱老爷也懒,也不做事,就拿那点电工补贴,每天还得弄的整整齐齐才出门,餐餐还要喝点小酒。

婆婆去世后,一大家子人坐吃山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朱老爷脾气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家暴。小付奶奶苦不堪言,常常去婆婆坟头哭得肝肠寸断。

后来村里兴办了很多企业,孩子们也渐渐大了,都可以上班挣钱了。

小付奶奶也放下身段,找了份保洁做。三个孩子也陆续成了家。日子眼看着越来越好了。

谁知道这个时候朱老爷会迎来他的第二春,且疯狂之至,不顾众人劝阻,与付奶奶离婚。

然后离家决绝而去,与那个第三者奶奶租房过日子。

屋漏偏逢连夜雨,小付奶奶的爸爸妈妈也相继去世了。上海是永远回不去了。

没几年女婿出了车祸,成了残疾,也失去了生育能力。

大儿子赌钱成瘾,输个精光,房子也没了,老婆也丟下孙子跑了。

二儿子老实巴交,竟被人骗去做传销,与老婆离婚,孩子也不要了,至今迷途不返,不知所终。二媳妇被折腾的神经兮兮的,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接二连三的打击,付奶奶大病了一场,一下子苍老了。头发也白了,腰也佝偻了,身段更瘦弱了。

如今,付奶奶与女儿照顾女婿,带着大孙子一起度日,仍然在做着一份保洁的活。

只有说话时你才能听出她上海人特有的柔美口音,还有那爬满皱纹的脸,一年四季还是那么白净。

寸铁千元征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寸铁千元征文|我们村的上海女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