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长大的模样,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原生家庭背景和童年经历决定的。我们的实现程序是这样子的:想法——感觉——行动=结果。比如,我的想法是成为一名微商,但是我的内心感觉是做微商被很多人所排斥,于是我选择了放弃,结果就是我做不成微商,少了一条收入之源。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不同新的想法,对这些想法不外乎有两种感觉,一种是正面的,另外一种是负面的。而这些正面或者负面的感觉是来源于哪里呢?其实就是小时候你的原生家庭对你说的话所造成的影响,我们称之为语言上的制约。
在哈维艾克的《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一书当中提到一个例子,斯蒂芬是一位商人,他的年收入是超过八十万美元,但是他总是留不住钱。他总是有办法花钱借钱或者是因为投资不当而把钱输了个精光。所以每次他来上作者的训练营的时候,他的净资产都是零。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小时候斯蒂芬的母亲总是对他说:“有钱人都很贪婪,他们靠穷人的血汗赚钱。赚的钱够用就好,多赚就是猪了。”
很显然,斯蒂芬就是被他母亲的语言制约了。他潜意识里面相信有钱人都很贪婪,而他为了得到母亲的认可,也选择不成为这种有钱人。
那如何破解这种语言的制约力重新设定语言程式呢?作者艾克给我们提供了4个步骤,由于《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是一本关于财商和理财的书籍,所以这4个步骤就是从语言对我们的财商的影响进行阐述。
第一步:察觉。写下小时候你听过的所有描述金钱、财富和有钱人的话语。
第二步:理解。写下你认为这些说法如何影响你的财务生活。
第三步:划清界限。我们学了那么多致富知识,却总是在致富的道路上举步不前,是因为我们只是学了,但是我们的行动还是受我们潜意识影响。也就是说,我们关于金钱的想法,只代表了我们学来的东西,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想法,也不是现在的我们。
第四步:请把手放在手心上,说出以下几句话:
“我所听到的关于金钱的看法,不见得都是真实的。我要选择新的思考方式,让它帮助我得到快乐和成功。”
按照这4个步骤,我对自己进行了分析。由于最近一直在学习理财知识,所以以下的分析也皆是从这个角度来阐述。道理都是相通的,应用到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第一步:察觉
1.妈妈总是抱怨家里人赚不到钱。
2.妈妈总是抱怨家里没钱。
3.妈妈总是说物价高,钱很小。
4.妈妈总是因为钱而不给我买玩具甚至是交学费。
5.妈妈说爸爸赚钱很辛苦。
6.奶奶说有钱人总是榨取没钱的人。
7.奶奶说有钱人品德肮脏。
分析了童年生活家人给自己灌输的负面语言后,进行第二步:分析这些语言如何影响到了我现在的财务生活。
1.妈妈总是抱怨家里人赚不到钱。——我也觉得我赚不了大钱。
2.妈妈总是抱怨家里没钱。——很害怕没有钱的感觉。希望自己能存下一笔钱,这样自己就有安全感了。
3.妈妈总是说物价高,钱很小。——觉得离致富这个梦想很遥远。再怎么工作,钱也是会缩水的。
4.妈妈总是因为钱而不给我买玩具甚至是交学费。——现在买东西的时候还是扭扭捏捏,不够大方。
5.妈妈说爸爸赚钱很辛苦。——觉得赚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6.奶奶说有钱人总是榨取没钱的人。
7.奶奶说有钱人品德肮脏。——总是把自己放在富人的对立面。
第三步:划清界限,重塑自己的想法。
1.妈妈总是抱怨家里人赚不到钱。——我也觉得我赚不了大钱。——人生那么长,我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尝试!
2.妈妈总是抱怨家里没钱。——很害怕没有钱的感觉。希望自己能存下一笔钱,这样自己就有安全感了。——只要存下6-12个月的生活备用金就可以了,不用一定得一大笔钱看着才安心!
3.妈妈总是说物价高,钱很小。——觉得离致富这个梦想很遥远。再怎么工作,钱也是会缩水的。——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忧虑了也是白忧虑。在有一定实力之后投资有形资产,就可以把通货膨胀的劣势改为优点了!
4.妈妈总是因为钱而不给我买玩具甚至是交学费。——现在买东西的时候还是扭扭捏捏,不够大方。——每次买东西之前告诉自己:物有所值,买!真正需要,买!
5.妈妈说爸爸赚钱很辛苦。——觉得赚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赚钱也可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只要它是你所擅长的,你所喜欢的。
6.奶奶说有钱人总是榨取没钱的人。
7.奶奶说有钱人品德肮脏。——总是把自己放在富人的对立面。——自己以后也会是一个有钱人,我怎么可以把自己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呢?
理清了这些关系,最后便可以给自己立一个宣言。不要小看了这个宣言,也不要觉得它幼稚。语言既然有制约能力,那它也可以有号召能力,让你的情感产生共鸣!
当我们在一件事情上面举步不前的时候,是否该停下来,去思考这背后的根源。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行动,而你的想法来源于童年生活身边的人给我们注入的潜意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是否要把这些潜意识拎出来,做一个告别呢?
正如一片林子结了很多果子,有好果子,也有坏果子。当我们看到果子太少或者不好吃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注意力放在果实上。但是别忘记,创造果子的是根和种子。改变果实要先改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