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7读《教师的建议》第十五、十六、十七条

第十五条:理解新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阶段

01了解,还不等于知道,了解了什么,还不是有了这方面的知识。要有牢固的知识,必须进行理解。

02理解意味着什么?这就是学生思考所学的内容,检验他对教材的了解是否完全正确,尝试把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03有经验的教师非常重视使成绩不良的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教材的要点上,这种要点实质上就是因果关系,也就是知识的基础。


04不要害怕在每堂课上抽出尽量多的时间来掌握新教材!


第十六条:怎样使家庭作业的检查成为有效的脑力劳动

01怎样在检查作业时使所有学生都来思考提出的问题,使教师有可能对全班的学习加以检查。

02草稿本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

03我们的作业检查法,可教会学生边读、边记、边思考。

04切莫把给学生评分作为检查知识的唯一目的。

05要使评分尽可能跟其他目的结合起来,首先是跟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发展和加深结合起来。

这样的知识检查方式比较灵活,能够明确知道学生对知识是死记硬背还是灵活运用了。

有点像PISA测试的题目,结合语境进行测试,比如造个句子,要求有主谓宾三个成分,要求用三个定语,这样的知识检查,比让学生单独背诵句子要好的多。

第十七条:评分要有分量

最近一直在思考教学评价,究竟什么才算教学评价?

读到这里,我觉得评分也算是一种教学评价吧。

01不可把对知识评分当作一项独立的事情从教学过程中划出来。

02评分是一种微妙的教育工具。

03根据学生怎样看待教师所给的分数,可以准确无误地推断出他对待教师的态度如何,对教师信任和尊敬的程度如何。


确实如此,如果学生根本不在乎教师的评分,评分想要起到的教育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评分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宁愿评分的次数少些,但要使每次都评得更有分量、更有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学生的评分不能仅仅是一节课的回答,应该结合多个方面,比如:叫答问题,补充同学的叫答、书面作业、课外阅读、实践性作业等。他强调要记住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一切,因为这样才能算做到边教学边教育,边教育边教学!

第二,如果学生由于某些条件和情况而没能掌握好知识,我从不给予不及格的分数。

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灰心丧气和郁郁不乐这类感觉严重影响学生的整个脑力劳动,会使他的头脑好像处于麻木状态。只有愉快的乐观主义感觉,才是注满思想江河的潺潺溪流。

他总是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学生想学知识而做不到,就应帮助他向前迈出哪怕是微小的一步,这一步便是推动思维取得认知的愉快感的情感动力。

要记住,成绩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学生想当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就依靠这股力量。

第三,如果你发现学生的知识含混不清,发现他们对正在学习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念有点不明确,就根本不要作任何评分。

首先应该是获得知识。

第四,应当避免提出这样的一类问题,即要求的答案只是十分准确地重复教师讲解过的东西或从书本上背熟了的东西。

第四点,很多名家都强调过,这样的机械式的问题少我问甚至可以不问。

苏霍姆林斯是这样定义教学过程的:

教学过程中有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我把它称为知识的转化,指的是思想不断深入知识,使学生每次再回到原先学过的东西上时,能从事实、现象和规律的某些新的方面、特点和特征加以考察和分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3-27读《教师的建议》第十五、十六、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