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电子工业发展看产业规划
2018年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对深圳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八成以上,成为支撑深圳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一大产业。总体上看,深圳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制造、出口基地,在产业规模、企业竞争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据统计,2018年,深圳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313.3亿元,同比增长13.8%,约占全国行业规模的六分之一,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六成,支柱产业地位明显,成为推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企业层面看,深圳市共有19家企业入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同时,深圳中小微电子信息企业充满活力,企业数量近年来年均增长20%。
从科研方面看,深圳科技研发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创新能力、创新体系不断优化增强。以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为依托,深圳创新体系逐步健全,计算机软件的创造、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2018年,全市专利申请量22.86万件,授权量14.02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9.1%、48.8%;发明专利申请量6.99万件,授权量2.13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6.1%、12.6%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8万件,连续15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从基础研究来看,目前,深圳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对接香港高校基础研究资源,优化对基础研究的前瞻布局和资源配置,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产学研合作为关键,建设深港微电子学院。同时,深圳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围绕新兴应用领域,面向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战略需求,建设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这位负责人提到,深圳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建立体制机制创新的开放式、国际化、全链条的第三代半导体协同创新平台,力争使之成为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
从发展原点看,创办特区前,深圳是广东省最落后的县城之一,一个面积只有3 平方公里的边陲小镇,人口稀少,电力不足,这里只有一家作坊式的县办小厂从事简单电子产品的制造。这样的现状,这样的基础,多少个城市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思考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呢?
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深圳市又做了什么?思考了什么?1978 年 4 月,提出将广东邻近港澳的宝安和珠海划为“ 出口基地 ” 。 1979 年 1 月,中央批准广东省革委会、交通部联合向国务院提出在蛇口建立交通部香港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的报告。 1 月 23 日,经国务批准,广东省下达文件成立深圳市 ( 半地级市、撤销宝安县 ) 。 7 月 15 日,党中央、国务院下发 50 号文件,批转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同意这两个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划出部分地区试办 “ 出口特区 ” 。 7 月 20 日在蛇口点燃移山填海的开山炮,伴随一声巨响,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工程从此拉开建设的帷幕。1980 年 5 月 16 日,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发出文件,批准了两省会议《纪要》,在《纪要》中把我国要办的特区,正式定名为 “ 经济特区 ” 。同年 8 月 26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和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的范围为 327.5 平方公里,并要求将深圳经济特区建成 “ 兼营工、农、商、牧、住宅、旅游等各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 ” ,同时要求经济特区的 “ 特 ” 字应体现以下四个为主;即 “ 建设资金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经济结构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营为主;企业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经济活动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 ” 同时对前来特区投资的外商,在税收、出入境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在管理体制可不同于内地,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可按国际惯例及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与国际市场接轨。据此,深圳市政府又制订了包括:1 、所得税税率为 15% ,其中对投资额在 500 万美元以上或技术先进、资金周转期较长的某些项目还可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2 、产品出口,免征出口税。进口生产所需的设备、生产资料和自用的生活资料 ( 除烟、酒少数物品 ) ,均可免征进口税; 3 、土地使用费分别不同行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4 、产品原则上以出口外销为主,但对确实提供了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和以使用我国原材料、元器件为主的产品,以及属于我国急需要大批进口的短缺产品,经过批准也可以有较大比例的内销; 5 、其他方面,包括工人工资比香港低,只略高于内地;水电费较为便宜,并保证投资者来去自由的各种便利,以及依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从1979 年搞电子产品的来料加工区试点起,到今天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占全国六分之一,成为世界重要的电子加工制造业基地,深圳电子工业走过了二十五年的发展道路。
一、从1979—1985 年为 “ 三来一补 ” 的起步阶段
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之初,就将发展以电子产品为主的来料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各项特区优惠的推出,吸引了以港资为主的大批外资的进入,同时也吸引内地电子企业纷纷来深圳投资,外引内联政策在特区初期发展电子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79 年 3 月 15 日,由广东省华侨农场管理局与香港港华电子企业公司在北京签约,组建一个由归侨人员组成的、为港华电子企业公司加工电子产品的光明华侨电子厂,同年 12 月 25 日经国务院外国投资委员会批准,将准备从事来料加工的光明华侨电子厂更改成 “ 广东省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 ” ,即现在的深圳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深圳工业的首家、也是我国电子工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1979 年 9 月 18 日,广东省政府决定由广东电子工业局负责将地处粤北山区从事电子工业的三个省属小厂 (8500 厂、 8532 厂、 8571 厂 ) 同时迁入深圳,组建深圳华强电子工业公司 ( 即现华强集团公司 ) 。与此同时,总参通信兵部也在深圳投资成立 “ 洪岭电器加工厂 ”( 即现深圳电器有限公司 ) 。第四机械工业部 ( 后更名电子工业部,即现电子信息工业部 ) ,也从广州 750 厂抽调一批人员组建 “ 深圳电子装配厂 ”( 即现深圳爱华电子有限公司 ) 。第三机械工业部 ( 后更名为航空工业部,现航空工业总公司 ) ,也在深圳设立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深圳办事处 ( 即现深圳中航集团 ) 。以上四家就是深圳建市后由二部委和广东省在深创办的第一批企业。 1980 年 4 月,深圳市革命委员会以深革发 (1980)23 号文批准由深圳市工业局出土地,香港新友贸易公司出资金和设备,组建中外合作的新华电子厂,生产新华牌收录音机。与此同时,第四机械工业部 ( 即后来的电子工业部 ) 在深圳成立 “ 中国电子技术进出口公司深圳分部 ”( 现深圳中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位于福田公社深南公路福田路段北侧的深圳华强电子工业公司经过几个月的筹建后,于同年 5 月 7 日,开始利用从日本 SANYO 公司引进的收录音机、收音机生产线,在两栋简陋的钢架厂房里为 SANYO 公司来料加工收音机和单卡的收录音机。紧接着其他几家也陆续开始给港商加工中周、收音机和收录音机以及电子手表表链之类的产品。以 “ 三来一补 ”( 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料制造和补偿贸易 ) 起家的深圳电子工业从此拉开迅速崛起的序幕。
1981 年,中央在一个文件中指出:试办经济特区是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执行开放政策、吸引外资的一种特殊形式,特区是扩大出口、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经济比较成功的好形式。9 月,由深圳市工业局与哈尔滨无线电四厂合资成立全市第一家内联企业 “ 深圳康乐电子有限公司 ” 。 10 月,在新华电子厂解散的同时,成立 “ 深圳市宝华电子有限公司 ” 。随后,第四机械工业部的 083 基地 ( 即现中国振华集团有限公司 ) ,也自筹资金在深圳成立自办的华匀电子有限公司,内联的深匀电子有限公司,合资的华发电子有限公司等。与此同时,由华发电子有限公司与香港陆氏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引进第一条年产 10 万台 14″ - 22″ 的 PAL 、 NTSC 、 SECCM 制式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线 (1983 年 10 月投产 ) 。到 1981 年底,全市已有投产的电子企业 11 家,其中特区内有 8 家,包括全民的 6 家、中外合资的 2 家、中外合作的 1 家,都分布在特区内的沙河、福田和上步;特区外 3 家分布在二线外的布吉和沙湾。 1982 年 1 月,市政府决定在全国率先撤销工业主管局的同时,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工业局与工业公司一分为二成机械与电子两部分,市电子工业公司 ( 后更名为市电子工业总公司 ) 负责对市属电子行业企业和投资参股企业的管理。同年 4 月,市政府正式批准由港商在蛇口独资成立的陆氏实业 ( 蛇口 ) 有限公司登记注册。与此同时,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除了已有总参、电子部和航空部三个部委捷足先登外,其他部委和省市如兵器工业部、船舶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和江苏、黑龙江、吉林、甘肃、贵州等省市的企业也都先后来到深圳投资设厂,并以工贸结合、技贸结合或外引内联方式筹建新的企业,新成立的这些企业有的从事来料加工,有的以 “ 补偿贸易方式 ” 进料组装双卡的收录机、 14″ 的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电子按键电话机和 8 位的 838 电子计算器、电子万用表等,有的从事收录音机和彩色电视机配件的生产,例如为实现收录机和彩色电视机装配的零部件国产化,分别引进生产单双面印刷电路板生产线等。期间,由基建工程兵 0019 部队承建的我市第一栋 20 层的高层建筑、中国电子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深圳公司的电子大厦 ( 楼高为 69.9 米 ) 在上步工业区深南大道北侧落成,电子大厦的落成,对于特区初期坚定外商投资深圳的信心起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电子技术进出口、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窗口,一直起着对内对外的辐射枢纽作用。 特区的政策,使毗邻香港的深圳能够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优先发展电子工业,并在依靠来料加工起步之后,逐步地向生产自产产品为主过渡。到1982 年,已有企业使用留成外汇进口关键件生产贴企业商标与自行研制的产品。如已有华强、京华、康乐、宝华、兰海、无线电工贸公司分别生产华强牌、京华牌、康丽牌、宝星牌、深乐牌、兰海牌的收录音机;与有南和联合企业公司和爱华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南和牌和爱华牌的 8 位 838 电子计算器等。 1983 年初,深圳爱华电子有限公司和中航电脑设备有限公司开始生产组装 Z80 、 DJS 050 单板机、 APPLEⅡ 微型计算机及开发相关的软件。爱华公司还同时组装 14″ 黑白的显示器。同年 4 月,市政府批准日本 SANYO 公司在蛇口成立独资经营的 “ 三洋电机 ( 蛇口 ) 有限公司 ” 正式登记注册。与此同时,由圳峰工业联合公司引进第一条石英晶体振荡器生产线,由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引进我国第一条液晶显示器生产线。 1983 年 12 月,为推动不分地区、不分部门、不分行业的交叉联合投资,包括由深圳市与内地成立的内联公司,由内地企业与内地企业成立的联营公司;或由国内一方或多方国营企业联合起来与外商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企业;或由外商单独投资经营的外商独资企业,包括由港澳台同胞单独投资经营的外商独资企业和由外国厂商单独投资经营的外商独资企业的发展,由电子工业部、广东省电子局和深圳市政府联合国家有关部委驻深企业的主管部门,成立旨在推动深圳电子工业协调发展的深圳市电子工业规划发展协调委员会。在协调委员会的指导下,从 1984 年起为加快实现整机装配的国产化,一批关键件项目,包括晶体管、发光二极管、收录机和彩电用的集成块封装、电位器、电容器、音频磁头、机芯、电源变压器、扬声器、印刷电路板、注塑件等项目都在陆续上马。与此同时,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也在开始筹建,并于一九八五年由深圳市政府与原电子工业部、国家商检局共同出资 (600 万元 ) 创办,是深圳市政府授权的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机构,也是深圳口岸进出口电子产品商检单位和电子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彩色显像管生产项目也已开始立项。深圳爱华电子有限公司从德国引进一条 5.25″ 的软磁盘生产线。同年 4 月,深圳华强电子工业公司与 SANYO 公司在来料加工的基础上,成立合资的华强三洋电子有限公司,并以年产 120 万台,收录音机成为全市最大的一个收录音机生产厂。同年 10 月,内联的深圳长虹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成立,并开始从事小容量的空分用户交换设备研制,同时还有多家企业生产贴企业商标的电子按键电话机。 1985 年,开发科技 ( 蛇口 ) 有限公司以技术入股形式引进我国第一条计算机磁头生产线,粤宝电子联合公司引进音频磁头的生产线。 到 1985 年底,深圳电子工业从 1979 年的仅有 1 家县办企业发展到已有能生产收录音机、彩色电视机、电话机、计算器及主要关键件的企业总共 170 多家,职工人数也从 108 人发展到 17000 多人,厂房面积也从只有 100 多平方米的几间简陋厂房,发展到拥有几十栋、总面积超过 50 万平方米的标准工业厂房,并已拥有能生产彩色电视机、收录音机、微型计算机、电子按键电话机的生产线及软件开发的技术,以及生产元器件的生产线。全年产值为 13.75 亿元 ( 按 1980 年不变价计算,下同 ) ,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49.7% ,比 1979 年增长 113.5 倍, ( 深圳电子工业的水平按全国 28 个省市电子工业的指标排名,此时已相当于第七位 ) 。出口产值 1.2 亿元,约占全市电子工业产值的 11% 。产品品种也从 1979 年的不足 10 种发展到 400 多种,而且已形成以 “ 四机一器 ”( 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电话机、计算器 ) 为主的电子工业雏型。 二、从1986—1990 年为迅速发展的阶段经过“六五”规划的整整五年打基础后,深圳电子工业开始朝着“上水平、上规模、求效益,全方位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前进。 到 1990 年,深圳的电子工业已发展到由 600 多家 ( 其中 “ 三资 ” 企业 400 多家 ) 组成的,及初具规模的、产品门类齐全的、技术较内地先进和以生产视听产品为主的现代电子工业体系。其中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有 270 多家和员工 10 万余人,产品品种已近千种。全年电子工业的产值 ( 按 1990 年不变价值,下同 ) 达 72.36 亿元,比 1985 年增长 5.3 倍,约占全市工业产值的 44.86% ,出口产值 49.2 亿元,比 1985 年增长 48 倍。 三、从1991 - 1996 年为调整巩固阶段 经过十年的努力,深圳电子工业虽然已完成从来料加工起步到建成以生产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的行业结构,以外商投资为主的投资结构,以“三资”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以生产视听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并初步建起以引进 80 年代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为基础的现代电子工业体系,但是这个体系不可避免地又会同时潜在一些与国内市场变化和世界发展潮流不相适应的问题。比如在国内市场中,既要面对生产成本急剧增加的压力,又要面对内地彩电生产企业连续发动的降价战和内地收录音机生产企业的不断崛起与技术的日趋成熟等,使深圳的电子企业不断受到失去竞争优势的威胁。为了寻求出路企业因此被迫作出多元化的选择,有的企业选择将生产线迁到特区外或其他地方 ( 如东莞 ) ,以期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企业外迁从 1992 年开始出现,企业外迁后将原有的工业厂房出租给商业部门作为超市或销售电子产品的门店。有的选择以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竞争力,如生产彩电的企业开始把发展的目光转向开发平面直角的、带画中画的彩电等;生产收录音机的企业开始把发展目光转向开发带 CD 的组合音响;没有发展实力企业就因此先后转产其他产品或倒闭。有的选择以资产重组或通过 “ 抓大放小 ” 的改组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国际市场看,由于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从传统电子产业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潮流正在兴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潮流。与此同时,为了加快与国外大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合作,又提出了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变筑巢引凤为引凤筑巢”,使高新技术园区、福田保税区、沙头角保税区、龙岗区的坂田工业区和宝安区的石岩镇等地,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 IBM 、希捷、康柏、康诺、伟创力、惠普、施乐、大众、斯比泰、鸿城、理光、皇冠、可比雅、三星、菲利浦、西门子以及唯冠、才众、南太、富士康等世界知名的厂商和港澳台知名厂商,纷纷来深投资或追加新的投资项目,例如日本的 SANYO 公司追加投资与华强集团合资兴建我国第一条激光拾音头和 CD 唱机的生产线,日本的 EPSON 公司和美国的施乐公司通过扩大投资分别在南山工业区和坂田工业区投资兴建彩色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的生产线等,因此又在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为解决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配套,又成功组建起一条由近 1000 家企业组成的、为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配套产业链。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也因此从 1992 年的 38.9 亿元 ( 现行价,下同 ) 迅速提高到 1995 年的 210.9 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这个显著变化无疑已标志深圳电子工业开始从生产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过渡。到1996 年底,全市已拥有各类电子企业 2300 多家,其中独立核算企业 380 多家,并以电子工业产值 547.1 亿元率先成为全市第一个工业产值超 500 亿元的行业,比 1990 年增长 6.6 倍。以占全市工业产值 51.2% 的 547.1 亿元计算,投资类电子产品的产值比例也已提高到 41% ,比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产值比例高出 2 个百分点。出口产值 340 亿元,比 1990 年增长近 6 倍。出口量大的产品主要有计算机主板、显示器、硬盘驱器、计算机磁头、 CD - ROM 光驱、软磁盘、打印机、视听产品、电话机、激光拾音头、液晶显示器等,出口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的产品,如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计算机磁头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占国际市场的 8% ;华强集团公司的激光拾音头产量占国际市场的 20% ,超薄型 CD ROM 的产量占国际市场的 80% 。深圳成了全球最大的一个电脑卡板生产出口基地和显示器、计算机磁头和激光拾音头等的主要生产出口基地。所有这一切,充分证明深圳的电子工业经过几年的调整之后,已经取得显著的效果。 四、从1997 年起进入提高阶段 1997 年,桑达电子总公司与荷兰菲利浦公司在科技工业园成立菲利浦桑达消费通信 ( 深圳 ) 有限公司,引进年产 100 万部的 GSM 移动电话手机生产线。深圳国威电子有限公司引进法国 WAVECOM 公司的手机生产技术。年产 3.18 亿块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开始批量试产 TO 220 等四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获 ISO9002 、 ISO14000 、 EMAS 国际认证。同年 8 月,被三星电管 ( 香港 ) 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共同收购的 MAC 公司,经重组成三星电管公司 ( 后更名为深圳三星视界有限公司 ) 完成技术改造后,开始生产 20″ 、 21″ 的彩色显像管;生产光纤光缆的深圳光通发展公司和星索光缆通讯工业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后,迁入南山第五工业区特发光纤城和龙华特发科技工业园区,年产能力也增加到 30 万芯公里。与此同时,还有台湾独资的富士康和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分别在龙岗区的龙华镇和宝安区的石岩镇建起可装配微机和生产微机配套件的生产基地。作为民营企业佼佼者的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以年产程控交换机 436 万线的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崭露头角。先科集团公司也已开发出我国第一代激光数字光盘和 DVD 放送机。全市 13 家生产 DVD 的年产能力 150 万台。 到1998 年,台商宏基电脑公司在福田保税区投资建年产值 10 亿美元的桌上电脑和和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基地。深圳创格科技有限公司在沙头角建成生产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基地等。成立于 1992 年的深圳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也以自行开发的财务软件年产值达 2 亿元,一跃成为全国闻名遐尔的软件明星企业。与此同时,康佳集团以营业收入 105.1 亿元成为全市第一个营业收入超一百亿元的企业,名列 1999 年全国电子百强企业的第 2 位,并于同年底利用设在美国的研发机构自行开发出我国第一台美国制式的高清晰度数字彩色电视机样机。 2000 年因东南亚出现金融风波,虽使向东南亚出口的某些产品受到影响,但对深圳电子工业在 2000 年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没有多大影响。如从事手机生产和开发的企业仍呈有增无减之势,即除已有菲利浦桑达通信 ( 深圳 ) 有限公司和国威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手机外,又增加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康佳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天时达集团移动通信工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进行手机的研制和生产。彩色电视机生产产量最大的企业有康佳、创维- RGB 、华强三洋和 TCL 王牌 ( 深圳 ) 有限公司等。以占全市工业总产值 62.4% 的电子工业产值 1615 亿元计算,投资类的产值的比例已提高到 69.8% ,消费类的产值比例已连续下降到 16.7% 。其中高新技产品的产值达 953.1 亿元,约占全市电子工业产值的 59% ,产品品种也已增加到六类逾千种,其中: (1) 计算机类,包括 PC 机 ( 微型电脑 ) 、笔记本电脑、计算器及装配微机用的各种配套件; (2) 软件类,包括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软件等; (3) 通讯类,包括程控交换机、电话单机、集团电话总机、光纤通讯设备和移动通讯设备等; (4) 视听类,包括彩色电视机、高清晰度数字彩色电视机、机顶盒、收音机、收录音机、复读机、组合音响、影碟机等; (5) 元器件与基础类,包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阻容件、电声器件、晶液显示器、玻壳、显像管、注塑件、印刷电路板等; (6) 其他电子产品包括电子钟、电子琴等。此外还有包括彩色电视机、微型计算机、显示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激光拾音头、硬盘磁头、计算机主板、软磁盘、数字程控交换机、高档无绳电话机、液晶显示器等 10 多种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同居国内领先地位。这些产品除以产品出口外,同时还有部分产品以外包形式、带料加工形式和在国外 ( 如俄罗斯、印度、墨西哥等国 ) 建立合资合作企业的形式出口生产技术,产品包括软件产品外包、通讯网络产品、彩色电视机和电话机等多种产品的生产技术。 2001 年,受全球 IT 产业生产收缩的影响,部分电子信息类产品的产量出现下降或增速明显减慢,但因已先后建成的一批重点项目投产,如引进新的手机生产线,富士康和长城公司已分别在石岩镇建成生产电脑的基地等,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仍然高达 1188.87 亿元,其中计算机和软件产品产值 590.74 亿元,通讯产品产值 445.82 亿元。
2002 年,世界经济初步回升,给外向程度较高的深圳电子工业带来了全面增长的良好机遇,不少外商又把订单转到深圳生产,使全市电子工业的产值因此突破 2000 亿元大关,并达 2187.74 亿元 ( 现行价,下同 ) ,约占全市工业产值的 56.3% ,出口产值 1334.52 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 61%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 1709.92 亿元,其中软件产值 220 亿元,约占电子工业产值的 10% 。同时有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的服务器、深圳市泰丰通讯电子有限公司的 888 泰丰牌电话机获 2002 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深圳市三诺电子有限公司的扬声器系统获 2002 年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还有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 4 亿元在坪山大工业区兴建 STN LCD 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 到2003 ,全市有 6000 多家电子企业 ( 其中从事来料加工的企业有 1000 多家 ) ,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工业园区、福田保税区、沙头角保税区、蛇口、南山、南油、沙河、车公庙、沙嘴、梅林、水贝和莲塘工业区,以及特区外宝安区的石岩镇、西乡、沙井、龙华、平湖、观澜、福永、松岗,龙岗区的布吉、坂田、沙湾、横岗、龙岗、坪山、坪地。
综上所述,深圳电子工业的发展,是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一同起步,一起腾飞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
一是在发展某个产业时,我们是否能及时出台精准的产业政策?
二是这个产业的发展定位,是否匹配当地的资源和优势?
三是为什么招商这么难?为什么企业不愿入驻?
四是我们为当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到底做了什么?
为了不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在创新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使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