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们被期望拥有平静和克制的心态,即便是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但这些,说来简单,相信每位老师也都明白,可情绪真正来临时,我们的行为可能与想象中大相径庭。

消极情绪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有时候真的会感慨,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目前的我难以做到将工作与生活分开,其实其他的职业也不能做到完全分开,只是在教学中如果有了消极的情绪,整个一天的生活心情都比较低沉,情绪不高。

回到宿舍时偶尔会不想煮饭,不想吃饭,晚上偶尔会有些失眠,手足无措的时候也会偶尔哭哭发泄一下情绪,最后再慢慢想办法解决现有发现的问题。我会不喜欢生气的自己,觉得生气的自己,太过情绪化。

现在正慢慢培养自己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们”的行为,教育是先慢,后快,自己的修炼也是慢慢来。不想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周围的人,情绪是互相影响的,特别是回到家,容易让爸爸妈妈担心。

首先在心态上,我们要尝试为自己打气,可以经常说些“我可以”等类似自我激励的话,将“害怕”和“恐慌”拒之门外。但如果遭遇对教师自身人身攻击,未必依靠隐忍或者视而不见。温和坚定而明确地表明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如果学生做出破坏性的行为,用愤怒的语气与他们交谈,但不要因此而贬低学生,失去对他们的尊重,更不要使用暴力,只要让他们知道这是不可接受的即可(表现出愤怒的感觉而不是愤怒的行为)。然后试着去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安静地和他们交谈,主要是倾听他们(可以是课堂上进行直接的眼神交流,或者课后单独交流)。有时候,学生奇怪的行为可能源于对教师选择活动的不感兴趣,又或者他们不理解教师的指示等。

最后切记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情绪上(持续想着它是如何把自己给逼疯的),也不要把事情“怪罪”在学生或某个人身上(对事不对人),因为这只会重复不愉快的情绪,当它们一次又一次地袭来时,我们只会更加疲惫,并加剧与学生的冲突。

教室里分不清是在教师教育学生,还是仅仅在发泄怨气。而那些令老师暴跳如雷的细节,盘点下来往往不过是教学生活中的点点小事,因为没抄生词,因为上课说话,因为动手打了同学,因为弄坏别人的东西……

班主任在教室里一番咆哮之后,带着满满的垃圾情绪回家。十年过后再回首,这不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小事,人不犯错,谈何成长,早知事小,生个啥气?

无论如何,专注于实际问题,想办法成功地应对它,并采取积极直接的行动,才是上策。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自己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