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聊一聊孩子那些让人抓狂的习惯(三)

巴普洛夫通过一条狗,一个铃铛和一盆狗粮,发现了改变人类认识习惯在神经连接上的秘密。巴普洛夫的发现最初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当巴普洛夫因研究硝化的成果拿到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时候,他非常的懊恼和悲伤。因为他为人类没有对于条件反射和习惯的养成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懊恼和悲伤。

图片发自App

为什么狗会把食物和铃铛关联在一起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重复的次数足够的多吗?

在学习中也确实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我们背一个单词“Book”,读十遍记不下来的话,读20遍,也许就可以记下来。这个道理就是通过反复的强化使得“Book”与我们大脑中的“书”所指代的那些东西进行了连接。

可是为什么孩子形成坏习惯,却不需要很多次的强化连接呢?

比如孩子在写字的时候,喜欢用嘴巴咬铅笔?

比如孩子在闹钟响起之后懒在床上?

我们再回到巴布洛夫的那条狗身上,铃铛适于能够引起狗分泌胃液的食物进行了关联。当狗听到铃铛的声音,就会以为有食物会送过来。实物对于狗来说是一个能够引起快乐的信号。

图片发自App

明白了吗?外在的刺激,要想与孩子固有的联系进行结合的话,往往是这个外在的刺激适于能够引起孩子愉悦体验的固有联系进行结合。

孩子在吮吸妈妈的乳房时是快乐的,刚做作业的感到压力时,就像巴普洛夫的那条狗,感到饥饿时一样。这个时候孩子需要进行一种心理上的满足。那么当他在偶然的一次不自觉中将铅笔放入嘴中,这种感觉就可以很快的和我们人类固有的吮吸反射进行了关联。

再想想自己的一些需要改变的习惯。

比如一回家就拿起手机。

为什么推开自己的家门,这样的一个刺激,它能够与拿起手机进行关联呢?

回到家后,应该体验到的是放松快乐,卸下在家门外侧社会生活的各种压力和重担。当自己怕进家门迈步进入自家的客厅,应该是进入了一个完全自由的港湾。在家中有着倾听者、陪伴者、互动者、欣赏者、鼓励者、支持者。就像巴普洛夫的狗在饥饿的时候需要食物一样。

如果手中的手机可以给到自己一种愉悦的体验,那么很快,我们就会将手机与进家门后的场景及心理需求关联在一起。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它的确发生了。

这样看来,引起不良习惯的那个外界刺激,一定是在我们自身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趁虚而入,趁人之危。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上网成瘾?

为什么孩子会拿起手机放不下?

有这样的一个场景,我到耐克品牌店购物时,发现一个大概六岁多的女孩坐在角落里玩手机。想来是父母在挑选衣物,又怕女儿乱跑乱蹦,为了让女儿安静的坐一会儿,就把手机交给了女儿去玩。

在这样一个嘈杂陌生的环境里,女儿最需要什么呢?安全和被关爱。这个时候手机出现了,并大量的吸引了女孩儿的注意力。结果呢?

结果就是女孩儿会将玩手机与获得安全和被关爱的内心感受进行关联。

长大后,当女孩儿内心体验到孤独和不安全时,他会怎么做呢?

她会拿出手机玩。

如何戒掉那些不良的习惯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1512】聊一聊孩子那些让人抓狂的习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