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阴谋》“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未必是对的

去年有一本很火的书《鳗鱼的旅行》,讲述了人类探索鳗鱼这种生物究竟在何处出生的漫长历史,它们在淡水河里长大,然后回到特定的海洋深处产卵死去,千百年来从未改变。那如果把他们关起来会怎样?他们会成为近乎永生的存在,一条被关在井里的鳗鱼活了几代人的长度被打捞上来,它依然在等待自己是的游回海洋的旅程。这本看似科普的书,被作者写出了满满的人文味。

所以在这部纪录片中,印象最深的是谈到人工养殖时鲑鱼,鲑鱼也是一种奇特的鱼类,它和鳗鱼的习性相反,在淡水河流中出生,回到海洋中成长发育。在《渔业阴谋》里,他们被大批量人工养殖着,再回不到海洋深处。在拥挤的成长环境里,无可奈何地出了岔子。但导演阿里显然更应该是个理工男。

我是没想到打开这部纪录片,最终的旅程会通向这里,一切的开始,像极了BBC大卫·爱登堡旁白的那些纪录片,热爱水族馆热爱海洋的阿里,注意到了人类造成的海洋污染,尤其是塑料袋,造成了一头、两头鲸鱼因为吞食了大量塑料袋搁浅在岸边,阿里也去海边捡垃圾,可一计算,每年因吞食塑料搁浅的鲸豚比起依然在非法杀害海豚的日本渔船,是小巫见大巫了。

阿里于是拉着女朋友跑到了日本,在这里又发现了蹊跷,日本渔民不是在捕获海豚,而是在大规模捕杀海豚,为的是所谓的保护渔获。目光再随之一转移,发现比起日本人干的事,每年因为商业捕鱼带来的混捕给鲸豚带来的杀害,要严重的多了。阿里终于走向了正轨,道出了海洋保护里的房间大象——商业捕鱼,提供了海洋中最大宗的塑料污染;过量捕捞,破坏了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

整部纪录片走向了一个和“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的古谚相反的展开方式。或许也道出了人类很多行为的自欺欺人,太多环保理念的自欺欺人——正如去年麦当劳不再提供塑料吸管的当即,一条热搜就指出塑料吸管占整体塑料垃圾的含量非常低,麦当劳这么做,多少有些大可不必。

你可能感兴趣的:(《渔业阴谋》“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未必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