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宇宙》

核心内容

本书用大量文学和影视作品作为安全,探讨孩子内心那一个广阔的宇宙,分析成年人为何不能很好理解孩子宇宙的原因,以及因为误解孩子,或者使用了错误的指导方式,可能对孩子造成的巨大伤害。而想要改变这种教育方式,成年人必须摆正自己的态度,学会换位思考,心存敬畏地试着去理解孩子,与其相处。

前言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广阔的宇宙,但成年人却因为各种原因,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的宇宙,对孩子的行为漠不关心,结果因为误解孩子,或者使用了错误的指导方式等等,给孩子带去巨大的伤害,甚至发生更令人遗憾的事。

对待孩子要心存敬畏,就是要努力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并认可这些稚嫩但追求独立的自我。

接下来,我就通过三个问题,为你详细讲述这个观点的由来。

首先,如果说孩子的内心就像浩瀚的宇宙,那这个宇宙里都有什么玄妙的内容呢?再来说说,为什么我们应该怀着敬畏之心来保护孩子内心的宇宙?最后说点具体的知识和方法,看看如何在敬畏中,与孩子更好的相处?

第一部分

孩子的宇宙具体都包含了哪些深层次的关系?

当一个人带着敬畏之心去观察、理解孩子,就能意识到孩子的宇宙之复杂,确实无与伦比。我们梳理出了四大部分,分别是在孩子的宇宙中,孩子与动物、时空、老人、死亡这四样事物的关系。这四种关系非常具有代表性,而通过理解这些关系,我们也会看到孩子宇宙的复杂性,以及这个宇宙如何运转的。

首先,是孩子与动物的关系。

在孩子与动物的相处中,孩子们会在动物身上付出爱,并在付出的过程体会这种责任感,感受爱与被爱的幸福。

在很多家庭里,小猫和小狗就是孩子们的兄弟姐妹,偶尔还成为爸妈的替代品,或者孩子自己的分身。在电影《雷蒙娜和姐姐》中,当没有人专心听雷蒙娜说话时,她只能向家里的小猫倾诉,小猫听的很认真。所以,孩子想养宠物,大多是源于心理需求。

动物在孩子的心理治疗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一个辍学、有过敏症的少女,偶尔主动抱住了一条脏兮兮的狗,这让她终于走出了自己的心理阴影,向心理治疗师倾诉了自己小学五年时被性侵的经历。而一个有选择性缄默症的一年级小男孩,当他班级里养的那小乌龟不见了,老师和同学都在帮他找的时候,他终于开口说话了。

这些事例无不在提醒我们,动物有可能是打开孩子心灵的一个窗口。动物,也是孩子和大自然的联结,而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如果有条件上,不妨考虑一下孩子的诉求。

第二个,是孩子与时空的关系。孩子们知道在无常、无奈的现实世界背后,其实存在着另一个超时空的世界。

比如,你如果看过《纳尼亚传奇》《哈利波特》,你可能就知道我在表达什么意思。两个世界的通道,可能是一个衣柜、一个站台、一只兔子。孩子们在魔法的世界里收获勇气和智慧,克服鲁莽和恐惧,反过来支撑着他们在现实的世界中渡过难关。这里的魔法世界,我们可以理解为想象的世界、精神的世界、自由的世界、游戏的世界、大自然的世界、梦中的世界等等,而去往这一世界的通道,可能是一本书、一幅画、一首歌甚至是一次旅行。

但,如果孩子一味沉迷于这一虚构的世界,那就意味着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死亡”。但如果孩子太忙碌而被切断了彼侧世界的接触,孩子的精神也会生病。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发现有时孩子喜欢幻想,不必慌张,我们需要找到一条“通道”,通往孩子的宇宙。这时的我们应该学会温柔、耐心、冷静,因为焦急的人,慌张的人是注定看不见“通道的”,只有用温暖的目光耐心地守护着孩子,“通道”才会从灵魂那里打开。

第三,是孩子与老人的关系。

孩子与老人在年龄上看似两个极端,但却又非常相近。都说老人也跟小孩子似的,他们对很多超越世界的事物有着共同的敏感性,这让他们之间存在自然的亲近感。而夹在中间的青壮年,因为过于贴近现实生活,反而失去了这一种敏感性。老人与孩子之间既有共同的部分,也有相反的部分,正是这一种关系,让他们之间能碰出有趣的火花。

比如,在孩子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两个老人,对他们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一个老人可能同时兼具了引导者和捣蛋鬼两个角色。一方面他的观点和道理,往往带有破坏性,会冲击孩子原有的想法,甚至彻底打破孩子原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他也能启发孩子,教给孩子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甚至是非常睿智的观点。就在这样一种有破有立的关系中,老人与孩子的相处,反而比成年人更得心应手。许多成年人看到孩子和爷爷奶奶玩作一团,往往想不通是怎么回事。

第四,是孩子与死亡的关系。

按理说,孩子正处于生命的开始,死亡对他们而言是最遥远的事,怎么会思考死亡呢。其实不然,日本作家森崎和江曾经说过,她两个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分别问过她:妈妈你会死吗?死后会怎么样?为什么会死?而且这并不是孩子不经意地提问,而是在深夜忽然醒来,心情宁静、独自思考的结果。因为思考不出,于是竟然哭了起来,而后去找妈妈询问这个问题。

相信许多父母也有这样的经历,但往往不知怎么回答。在这样的问题面前,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森崎和江最终采取的回应方式,是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无奈,因为她自己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于是抱着孩子说:“对不起,我不知该如何回答你。”还为此自责地哭了起来。而这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孩子将手伸到妈妈的背后,轻拍了两下安慰道:“妈妈别哭了,我不说这些可怕的事了。”妈妈的真诚袒露,才是最好的教育课,孩子从这一件事中获得了成长。

而有青少年自然事件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过早地参透了人间的无常,美好的短暂,以及人终将死去的这一宿命。他们为了让生活停留在最好的时刻,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这当然是最遗憾的结果。假如我们能慎重对待孩子心灵上的变化,对他们内心世界给予更多关注和理解,就会避免悲剧发生。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孩子的宇宙那些充满神奇色彩的事物,并且也提到了,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态度其实比知识更重要。

第二部分

然而,即使孩子的宇宙丰富多彩,作为成年人却总察觉不到,老用无知、幼稚的话去评判孩子的行为,还总想矫正孩子,让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事。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是很深远的。第二部分:为什么我们应该怀着敬畏之心来保护孩子内心的宇宙?

作为父母,一定有不少人觉得,孩子能有什么宇宙?我让他们吃饱穿暖,受最好的教育,培养他良好的品格,让他学习更多兴趣和技能,这样还不行吗?

不知你有没发现,我们刚说过的这些,你还是作为一个控制者和指挥者对孩子进行外力的开发和引导。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成年人总以为自己也有过童年,似乎只要回忆一下往日,就能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正因为带着这样的心态,我们在与孩子相处时,其实永远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很少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更不用说对孩子的内心充满敬畏了。

成年人看待世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认知框架,而孩子并没有那样的框架。孩子眼中的世界跟成年人是不一样的,成年人理解起来本就有困难。这一种不可预测,会让管教孩子的大人们大伤脑筋,这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的差异。

举个例子:一个2岁的孩子,他写了一首诗歌,很简单,内容是:星星出来了,爸爸回来了。很显然,这位孩子把两件完全无关的事,强加了因果。他的父亲之前回家,都刚才在第一颗星星出来的时候,所以,他觉得只要星星出来了,就能见到爸爸了。

诗歌很美,充满童趣。但有一天,男孩的爸爸因为单位应酬,回家晚了,而这一天天空刚好阴天,星星被乌云遮住了。男孩看到星星没出现,爸爸也没回家,就以为爸爸和星星一起消失不见了,非常难过。这时,尽管妈妈不断告诉他,爸爸一会就回来了,可男孩就是不信。因为这位母亲根本想不到,男孩的情绪会跟天上的星星有关。所以说,成年人自以为理解孩子,但其实是很难的。

要理解已经很难了,何况很多成年人出于各种理由,有时也顾不上去理解孩子。面对孩子的言行,有些甚至是关键的言行,也敷衍了事。但这一点不理解和敷衍了事,对孩子的影响却很巨大。在一部著名儿童文学作品《雷蒙娜和妈妈》中,雷蒙娜是个全家人都很爱她,但她却觉得自己不被爱的孩子。她会因为在参加聚会时,母亲无意中提醒“要乖一点”而觉得母亲对她心怀不满;也会因为听到妈妈称赞自己的另一个孩子而苦恼;她想要为大象做裤子被母亲和奶奶阻挠,于是通过不断挤牙膏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快。直到某一天她情绪爆发,说出了要离家出走的话。

孩子眼中的世界就是自己的世界。为我的世界就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雷蒙娜之所以爆发,就是因为她觉得周围的人对自己都漠不关心,无论怎么测试,都觉得没有一个人是喜欢自己的,才决定离家出走。但爸爸妈妈并没有察觉到她这些内心活动,于是雷蒙娜心里就聚集了大量的愤怒。

所以,成年人千万不能自大,觉得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必须心存敬畏,时刻认真对待。当然,也有不少成年人其实知道孩子的宇宙是复杂而神秘的,但他们依然不愿意采取敬畏的态度去对待,反而背道而驰,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试图去破坏。这是为什么呢?这或许是因为成年人的底层心理里,或多或少,有着对孩子的宇宙深深的不安,所以才有了一些充满冷漠与恶意的行为。即使是对自己的孩子,有时也不能避免。

不看自己不想看的东西,这是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孩子的内心就像一个宇宙,有着无限的可能、深度和广度。而成长,就是不断丧失那一些深度与广度,不断丧失对世界的想象力的过程。成长中不断的生活训练,让我们的感官只对某些特定的东西作出反应,思维只会以某种固定的模式运转。而看到身边的其他人也和我们活得一样,这让我们感到安心。

但孩子却是个威胁。为什么那么天马行空,为什么那么不按常理出牌,为什么明明那么苦了,你玩个泥巴都能笑得那么开心?不行,我得告诉你生活的真相,我得扭正你胡思乱想不切实际的思维。我可是为你好……

面对不理解,当成年人的心中只有畏而没有敬,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就会被放大。为了逃避恐惧和不安,人们便会试图去扼杀不安的源头。所以,要么对孩子的诉求视而不见,要么直接以教育的名义打骂孩子,想把孩子改造成自己看了顺眼的样子。

这种教育和相处,其实是在扼杀孩子的心灵。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面对孩子,我们应该关注孩子内心那个浩瀚的宇宙,并且对这个宇宙怀有敬畏之心。

第三部分

但,孩子的世界太复杂了,即使大人摆正了心态,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依然可能会有疏忽。接下来讲第三部分:如何在敬畏中,与孩子更好的相处。

一般孩子在2岁左右就具备了自我意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这可以划分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孩子开始学习认识自我。先是发展出明确的自我意识,而后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开始逐渐察觉到自己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并且希望得到关注和重视。

第二阶段,孩子的智力水平得到了一定发展,自我意识也更加清晰起来。他通过把记忆中自己的经历和形象结合起来,组合出“这就是我”这一个信息。从此以后,他就成为了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孩子。

第三阶段,孩子接触了更多的社会,拥有更多的经验,但更多的经验并不能帮他塑造更清晰的自我意识,反而将水搅浑,让他进入了成长的迷茫期。

在这三个阶段,有三种相应的行为模式,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心灵是否出现了问题。分别是情绪阴晴不定、开始保有秘密和离家出走。

在第一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刚刚产生,但还比较浅薄。所以孩子的情绪表现的阴晴不定、爱恨矛盾。尤其在与其他人的各种互动中,更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养成的关键场所。所以当一个孩子被忽略、得不到认可,他的自我意识就失去了积极的反馈,他就会感到失落、难过。但在这个阶段,他能够表达自己的方式又不多,发脾气几乎是唯一途径。所以,当一个孩子表现出不正常的情绪波动时,这其实正是他的自我意识得不到满足的反应。

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志也渐渐清晰起来,孩子开始越来越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但来自外界的认可往往很不到位,而且不及时,于是,孩子会开始想办法自己承认自己。于是有了第二种表现,保有秘密。

孩子会开始做一件只有自己或极少人知道的事情,这让他的自我意识得到极大的满足。比如自己攒钱偷偷买漫画或CD,比如逃掉补习班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所有孩子想要瞒着大人去做的事情,几乎都是得不到大人理解和支持的,所以才秘密行动。

等到更大一些,孩子自我意识会更强烈,对成年人的管束和不理解反抗也更剧烈。而成年人又太自以为是,又缺乏耐心,做出许多名义上是对孩子好,事实却是在伤害孩子的行为。当孩子感受到背叛、侵犯和不尊重,比如明知是孩子的秘密,却非要以窥探、揭穿、指手画脚的方式去干预;偷看孩子的日记,打开孩子的抽屉窥探隐私等。当这类伤害逐渐累积,超过了孩子所能忍受的限度,就很可能触发孩子的极端反应,比如离家出走。

绝大多数人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离家出走的念头,而这些念头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家人做了没有考虑自己感受的事情,孩子的自我意识遭到了严重的侵犯。日夜相处的家人在孩子内心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如果在自我意识方面受到了家人的沉重打击,孩子最本能的反应就是脱离家庭,去别处寻找、塑造独立的自我。

那么,如果尽量避免孩子产生上述的行为,让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尽量保持和谐呢?

首先,不仅要对孩子充满爱,还必须不停地表达出来,让孩子感受到爱。

其次,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我,丢掉“他们只是孩子”这种心态,带着敬畏,把他们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

最后,一定要耐心等待,不要拔苗助长。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必须耐心等待时间像催熟果实一样,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来临,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归根结底,与孩子相处,心存敬畏的心比知识更重要。如果家长对孩子心存敬畏,那老生常谈的方法论,几乎是自然而然能做到的事。

以上就是第三部分: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认识内心的自我,时刻摆正态度,告诫自己必须对孩子心存敬畏,要懂得换位思考,绝不想当然。而后我们自然而然就能发自内心的,对孩子施以爱、尊重和耐心。

总结

首先,我们举了动物、老人、时空、死亡四个例子,介绍了在孩子的宇宙中,事物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组合和呈现的。然而,这些举例的内容,也只是孩子宇宙中的沧海一粟罢了。

然后,我们说了很多成年人总用自己的想法去对待孩子,结果往往不得其法,还会造成很多不良影响。成年人必须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宇宙,并怀着敬畏之心保护孩子的宇宙。

最后,我们说的是如何在敬畏中,与孩子更好的相处。我们了解了孩子在长大过程中,有三个心理发展阶段。虽然各有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想与孩子好好相处,帮助他健康成长,要心存敬畏之心,对孩子施以更多的爱、尊重和耐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