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一路狂歌出三峡

图片发自App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是谁发出这悲壮一叹?

——哦,初唐诗人陈子昂。

年少时初识陈子昂,是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知晓诗人此诗是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屡谏不被采纳乃泣然流涕而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年长后读唐宋诗词,对陈子昂之怀才不遇和英年早逝,更是感而慨之,余恨绵绵。原来这幽州台又名黄金台,战国时的燕昭王求贤若渴,曾置千金于台上,广招天下群贤,乐毅等人纷纷而至,燕国为之振兴一时。

陈子昂,字伯玉,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梓州(今四川)射洪人,青年时曾两度赴京应试。其友人卢藏用《陈氏别传》载:“子昂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年二十一始东入咸京,游太学。”二十四岁举进士,上书论政,得到武后的重视,任为麟台正字,再迁为右拾遗。他直言敢谏,力陈时弊。曾在二十六岁、三十六岁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军事问题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后一次出塞,因与主将武攸宜意见不合,遭受排斥打击。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后被武三思指使县令段简加以迫害,冤死狱中。

仕途虽不济,史家却未敢藐视陈子昂。《资治通鉴》引用他的奏疏、政论有四、五处之多。王夫之《读通鉴论》说:陈子昂“非但文士之选”,而且是“大臣”之材。

政治报复不可以施展,这是政治人陈子昂之不幸。不幸中的陈子昂将忧国忧民之慨投向诗境,便使当朝诗坛若沐春风。其《感遇诗》三十八首,讽刺现实、感慨时事、感怀身世、抒发理想,内容广阔丰富,思想亦矛盾复杂。

论家评说陈子昂,俱冠以“边塞诗人”桂冠。缘由是:其律诗写得不多,且含金量和《感遇诗》相比亦逊色不少。

——真这样么?

调露元年(679),青年陈子昂胸怀济世之志,充满了自负乘船初次出蜀。本文旨在考证历史文化名人与三峡,且看射洪人陈子昂和他的三峡诗吧——

合州津口

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江潭共为客,州浦独迷津。

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

同衾成楚越,别岛类胡秦。

林岸随天转,云峰逐望新。

遥遥终不见,默默坐含颦。

念别疑三月,经游未一旬。

孤舟多逸兴,谁共尔为邻。

东阳峡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後不相及

东崖初解缆,南浦遂离群。

出没同洲岛,沿回异渚濆。

风烟犹可望,歌笑浩难闻。

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

奔涛上漫漫,积浪下沄沄。

倏忽犹疑及,差池复两分。

离离开远树,蔼蔼没遥氛。

地入巴陵道,星连牛斗文。

孤软啼寒月,哀鸿叫断云。

仁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

图片发自App

白帝城怀古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孤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图片发自App

山水粉图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

纷群翠之鸿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

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彩树歌

嘉锦筵之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

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

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

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

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

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

宿空舲峡青树村浦

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

客思浩方乱,洲浦寂无喧。

忆作千金子,宁知九逝魂。

虚闻事朱阙,结绶骛华轩。

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

今成转蓬去,叹息复何言。

空舲峡即今人熟知的三峡第一险滩“崆岭滩”之境也。

此诗生动描绘了峡内既“空”又“冷”的景象。峡岸千寻壁立,高与天齐,把长江逼成一条回折迂曲的长廊,峡中涛如雷鸣,乱石林立。崆岭滩由大珠、头珠、二珠、三珠、鸡翅膀、和尚石、对我来等个礁石组成,其中大珠长达米、宽米、高米,像一座小岛纵卧江心、把水流分成南北两漕,两漕会合处又有头、二、三珠横亘,号称三石联珠,将水流搅得奔腾咆哮、九地横流,加上漕内暗礁密布,水势汹涌,船行其间必须左避右让,插针而行,稍有不慎即会触礁沉没,葬身鱼腹。特别是江心有一块奇怪的礁石,它的周围乱流翻涌,水势险恶,人们将它叫作“对我来”,因为上水行船想要躲开它反而要触礁沉船,只有对着“对我来”开船,才能避开礁石、化险为夷。

度荆门望楚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此荆门乃西陵峡出口,今宜昌市下游不远处之“荆门”。

《陈氏别传》称其初赴京,“历诋群公,都邑靡然属目矣,由是为远近所称,籍甚”。《唐诗纪事》亦载其“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都”。

陈子昂出峡入楚时写下的这首诗,充满壮伟之气,堪称面世的“宣言”。

感遇诗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岘山怀古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襄阳岘山,是一座正宗的历史文化名山。襄阳岘山俗称“三岘”,包括岘首山(下岘)、望楚山(中岘)、万山(上岘),她背靠巍巍大荆山,环抱“铁打的襄阳”,遥控“纸糊的樊城”,峰岩直插滔滔汉水,雄据一方。

宿襄河驿浦

沿流辞北渚,结缆宿南洲。

合岸昏初夕,回塘暗不流。

卧闻塞鸿断,坐听峡猿愁。

沙浦明如月,汀葭晦若秋。

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

天河殊未晓,沧海信悠悠。

图片发自App

壮哉,悲哉!

豪情满怀出蜀,悲愤忧郁登台。

多年后的一个黄昏,古老的幽州台畔,一个曾经热闹非凡、光彩耀人的景点,走来一位神情抑郁、面色清峻的年轻人。他时而迎风伫立,时而仰天俯地,抑或徘徊踯躅。良久的沉默之后,他怅然哀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前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啊,三峡还在,幽州台亦还在,斯人却已早逝。命运多舛的陈子昂在幽州台上这千年一叹,恰似震耳欲聋的惊天号角,穿透时空,飘逸于唐诗的诸峰之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子昂:一路狂歌出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