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学思行 精进学思行 2022-01-15 17:38
最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提到了刚工作时对自己的期待,还是比较有“雄心壮志的”,但是工作7~8年后,目标降低了,想先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好。这引起了我的一些共鸣,不知道你是否有类似的感受,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总想改变世界,大点了,发现很难,能改变身边的人就好,再后来,发现能改变自己就很不错了。
我们可以说这是更加回归现实,更加接地气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一种无耐,有时也会好奇,是什么把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油腻大叔?
上周分享的弗里茨的《最小阻力之路》中提供了一种思路:我们的人生如果是条河流,我们都是沿着自己的最小阻力之路在前行,而最小阻力之路是由它背后的结构决定的。
并且在生命是条河流,你修建了什么样的河道?中,我们分享了两种典型的结构:“顺从-反抗结构”和“创造的结构”,前者是一种反复“振荡”的结构,而除了“顺从-反抗”结构,书中还提到一种振荡结构,让我印象很深刻,我在10年前接触到这个结构,现在看来还是有很深的触动,而且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结构,很可能你也有。
1 结构性冲突
作者将其命名为“结构性冲突”,用下面这种图可以形象的表示:
这个图很形象的说明了,我们在追求我们的愿景时,会受到另外一个力量的限制,这就是“无能为力或不配的挂念”,通俗讲,就是“不自信”,当我第一看到时,被深深触动,因为当时正处在为能否顺利毕业而焦虑的状态。
而且这个图很形象地表达了,我们越是接近我们的愿景,我们受到的反向拉力越大。我当时最本能的想法是,能否把后面的“桩”(无能为力或不配的观念)去掉?
但心理学家一直认为,像无能为力,不配这样的根本观念,是不易改变的,是我们在成长之初就形成的,还记得我在生命是条河流,你修建了什么样的河道?中提到的,我们很小就被教导“不能”和“不许”吗?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观念的观念的转变只有通过新经验,而如果我们无力改变这个观念,很难有新的经验,这仿佛就是一种悖论。
换句话说,想获得真正的自信,需要来自于自己真正干成有成就的事情,而要干成事情,常常又需要有自信。那该如何脱离这个悖论呢?
通常有3种解法:
第1种就是降低我们的目标或者是愿景,就像开头提到的我朋友的例子(其实也是我自己的写照),这样自己收到的拉力就小;
第2种被称为“操纵冲突”,简单说就是恐吓,如果达不成愿景,就会有多么恐怖的后果;
第3种是“意志力”策略,就是狂躁地执着于目标,甘愿付出任何代价,突破任何障碍,不断逼自己。
这三种方式其实都不能很好地消除结构性冲突,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2 结构性张力
为了解决结构性冲突,或者说是这种“振荡”结构,《最小阻力之路》中提出了一种“结构性张力”的方法,不过在我看来,作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冲突,只不过是强化了上面图中的右半边,也就是通过强调利用“愿景”和“现状”之间的差距带来的张力,来尽可能摆脱“振荡”的模式,从我的视角看,就右边用力拉,争取把左边的橡皮筋拉断,也就是克服掉“无能为力或不配的观念”对“现实”的拉力。
而具体的方法,就是强化愿景和直面现实,这两个说起来有多容易,做起来就有多难,而且顺序很重要(为什么?)。
3 强化愿景
提到愿景,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想到的是公司的愿景,而且这种愿景有时离我们个人很远,你很可能都不认同,而谈到个人愿景,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想过,反正我没有仔细想过,总觉得干好现在的事情,过好现在的生活,有个小确幸就好。
但是,对于一个对自己有所要求和期待的人,肯定不能局限于此,我们还是需要去塑造自己的愿景,那具体怎么去做呢?
根据我对《最小阻力之路》和《第五项修炼》的理解,我认为有3个技巧:
3.1 扪心自问“我想要什么?”
我自己测试过,我首先想到的,很可能是大众都想要的,比如升职加薪、家庭幸福等,但这真的是你自己想要的吗?还是社会驯化的结果,还是别人希望你做到的?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经常问自己,而且还可以追问“这对我意味着什么?”来发现深层次需求。比如,
A:“为什么要升职加薪?”
B:“因为可以让自己和家人生活更好”
A:“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B:“这让我感到自己是个有责任感的人”
A:“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B:”我觉得这样就很好了,我就是要成为这样的人”
……
而且,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比较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把实现的可能性混到一起考虑,比如我想通过通过锻炼保持好身材,但是现在工作忙,完全没有时间,所以干脆就不去想,这样其实就完全封杀了我们自己的需求,和实现的可能性。
这让我想起了雷.达里奥在《原则》当中提到的一个建议,就是做成事情的5个步骤:
①明确目标;
②发现问题;
③找到根源;
④制定方案;
⑤执行方案。
很朴素的方法,但是这里有个关键,就是每一步都要单独思考,比如在明确目标的时候,就不要去想问题是什么,因为不同的步骤,需要的能力是不同的,而且如果混在一起考虑,也容易干扰,比如一想到一个问题有难度,很可能就不会定有挑战的目标了。
3.2 视觉化
愿景拆开来看就是“愿望”+"景象”,从英文vision的角度,它也包含了视觉化的含义,而我们人类是视觉动物,对画面更为敏感,所以如果要强化愿景的力量,最好把前面的问题“我想要什么?”视觉化,而且画面越清晰越好,最好是4K或者8K的,比如希望自己变强壮,就想象自己有8块腹肌的样子。
3.3 潜意识
在潜意识|没有她背后默默的付出,你何来诗和远方?中,我们分享了潜意识的力量,而如果我们能把自己想要实现的画面不断从意识层面“写入”潜意识,就更有可能利用潜意识帮我们实现(这只是推测),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正如我们在如果只有梦想,现实注定骨感中提到的,我们不能只幻想结果,还需要有现实和过程。
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结构性张力的另外一头——现实。
4 直面现实
结构张力就像橡皮筋,只有两端(愿景和现实)同时用力,才能形成张力,不过现实有的时候很难分辨,这让我想起了最近上映的《黑客帝国4》中一个哲学问题:what is real?假设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但我们常常会曲解现实。
比如年底绩效评估时,扪心自问,你觉得自己实事求是了吗?坦诚讲,我认为我高估了自己的表现,我看过其它同事的自评,我认为一些也高估了,比如100分是满分,我看到大多数人给自己都打了95分,而80分就是优秀了,不太可能这些人都是极端卓越的,这个也可以理解,因为绩效多少是和收入挂钩的,没有谁和钱过不去。
而即使抛开经济考量,我们也很难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因为我们喜欢给别人贴标签,比如张三就是比较固执,李四就是容易发怒,而王五则比较懒,而很少会具体每件事情单独去分析和评价。这是由我们大脑的工作模式决定的, 因为这样标签化处理,比较节省认知资源。
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更接近现实,因为这样才能更好获得结构性张力,给我们的前进提供动力,那有什么方式可以提到我们对现实或真相的理解吗?我总结了三个比较朴素
的方法
4.1 发挥感知
在电影《无问东西》中,我很喜欢梅贻琦和吴岭澜对话中,对真实的解读:
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发自心底的不懊恼,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关键是前面,作为人类,获取现实情况,最直接和快速的方式,还是要靠我们的五感。对应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就是认真观察和倾听,比如多到现场去看和听,甚至是刻意训练自己的观察和聆听的能力,比如“金耳朵”。
4.2 总结相似,比较差异
虽然说,感知不能保证我们获得都是现实和真实的,但是总比只用概念和观念理解要强,什么是用概念和观念理解,典型的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贴标签的方式。不过反过来说,如果不贴标签,每个事物都从零认识,我们的认识速度肯定很慢。
《最小阻力之路》推荐了一个方法,我将其概括为“总结相似,发现差异”,其实很好理解,就是说,我们还是需要对人和事物进行归类和标签化,甚至是概念化,这样能提高效率,而一旦碰到具体的个体,我们可以快速把它和归类后的一版特征比较,发现不同。
举个例子,当我们提到“椅子”的时候,我们知道它代表一大类,我们对它的一般特征有理解,比如能坐人,一般有腿等,但是具体到一个具体的椅子,我们对比它和一般性椅子的差异,比如发现它居然就是个立方体,没有腿。
在比如,我认识其它部门的一个同事,以前我对固有印象就是,这个人做事情比较油,而且喜欢推挡,但是最近和他有深入的沟通后,以及几个事情的表现上,发现和我总结的标签有区别,让我更新了对他的认识。
4.3 测量和反馈
第3种方式是测量和反馈,感知常常是主观,有时不够客观和精确,但是测量能帮助我们,比如最近是否长胖,称一下体重就知道了;汽车的某个噪声大了,用麦克风测试一下就知道声压级了。
对于外在的事物和对象,比较容易客观测量,但是对于我们自己常常很难测量,这个时候,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主动获取反馈,比如多和你信任的同事沟通,主动让他们给你反馈,而不只是在年终绩效测评时,想到用360,关于反馈,可以参考如何更好地获得和给予"反馈"?。
总结
结构性冲突,常常容易让我们减低目标,而解决的方法就是要充分利用“结构性张力”,这个方法说起来有多简单,但做起来就有多难,因为我们很少去扪心自问“我想要什么?”,也很少直面现实,因为这样很疼,虽然我自己写完了这篇文章,但我也知道我还是会不自觉陷入结构性冲突,希望本文能提醒自己,也鼓励你,找到自己想要的,并直面自己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