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9E01/我所理解的苦难

我所理解的苦难,环境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人,是人的心态。

老师讲了关于英若诚老先生的经历。

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几乎无一例外的受到了冲击。英若诚先生处在那样的环境当中,心里依然是积极向上,他相信苦难终将过去,于他,在苦难的监狱生活,依然是风声水起,竟然学得那么的技能,获得更多的尊重。

杨绛先生,下放劳改农场,《洗澡》问世,并且能够跨越世纪,静静的走过106岁。

然而,同时代作家老舍,不堪忍受凌辱,自杀了。苦难是他心上过不去的坎。

我母亲心中的苦难,是骨肉分离的痛。

那一年,她的二女儿半岁,因为工作,妈妈出差汇报工作,晚上回不了家,托外婆照顾了一个晚上。孩子太乖了,很容易带。外婆就伙同其他的五个长辈,硬是说服爸爸,把二女儿过继给了因溶血,孩子夭折了的姨妈 ,不管妈妈是否愿意。

从此,妈妈的心头,买下了苦难的种子。为了后来的日子,妈妈辞去工作,带大了其他的兄弟姊妹。

外婆去世后,一言不合,妈妈与夺她所爱的大姐断了来往。

生母不如养母亲!

既然两姐妹已断绝来往,身为养女的二女儿,选择了养母一边,与亲生母亲成了陌路。

那段时间,母亲只要是有一点的空闲,“庵堂认母”的唱词就脱口而出,嘴里嚷嚷着,我没亏待你,竟然不如志贞尼姑。徐元宰一个私生子,不曾受到母亲的照佛,念念不忘自己的身世,状元之身,三番五次去庵堂认母。

我不求你的财,也不求你的孝,只是不想你忘了自己的身世。唱到动情之处,泪雨滂沱。

我们劝阻不了,爸爸也没有办法——在这件事情上,爸爸误解了妈妈,以为妈妈会同意将孩子送给自己的大姐,就在妈妈的长辈面前答应了。一家里,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那段时间,也成了我们家的苦难时刻。

后来,或许是孙子问世,或许是认亲无望,渐渐地,妈妈不再提起二女儿了。生活步出阴霾。

你可能感兴趣的:(L19E01/我所理解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