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成长录:一个好的设计师该有的素养是什么?

每次都在疲惫不堪的时候,收到来自前线的消息:今晚通宵!!!

建筑行业里的室内设计群体里,很多设计从业者都一样,经常像救火队搬匆忙拼命加班赶图,而且最后出来的成果还未必得到客户的肯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人说设计行业普遍是智商不高的群体,那么,究竟一个好的设计师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呢?

1、寻找自己审美取向,像恋爱一样享受设计,然后专心做这件事

实际上当你对一件事很感兴趣的时候,那么在做整件事情的过程中其实是很愉悦的,喜欢才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件事情当中去,不是心甘情愿的怎么能专注?创作喜欢的东西就会提升幸福感,出来的成果不是自己喜欢的那就是讨好他人,这对于好的设计师而言是痛苦的事情。所以这点设计师欺骗不了自己,有时看很多好的设计,它们组合出来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东西,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是会产生情境转换的,所以设计不一定用眼睛看,闭上眼睛用心去体会,用心去看设计,也许会更容易切换角度找到问题的核心。

闭上眼睛,用心体会

2、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手绘、摄影、写诗、旅行等,要在生活中多找兴趣爱好,越多的去体会兴趣带来的美好,就会越发的感到生活美妙无处不在,设计师思维不设限,满足好奇心,同时真真切切的去体会生活,只有真正的体会过生活带来的好处,你才能做出有更好体验的设计给予客户,懂得生活做出来的设计才有故事。

4、会聊天,也知道闭嘴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那么会沟通肯定是必备的技能,不然你如何把你的设计推销出去,很多客户对设计并不是那么懂或者说不一定能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时候你的设计成果就极大可能需要结合你的表达力来让客户懂你的设计。当然,其实现实中有很多好的设计师表达能力一般,却也被认可,通过作品说话这境界更高,但这不是这里想要谈论的重点,重点是谈论想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下,没有良好的表达力很可能难以被客户读懂你的设计意图。且,在面对客户过程中,设计阶段实操过程中越靠后,话越要少,你要让客户知道你是个实干的人,以多做事少说话来呈现你的工作态度,这其实也是避免话多导致强制性的给予,或出现好胜之下产生意见分歧。


6、设计是游戏,不是交作业

好的设计师,通常都会有种阿Q精神,把设计当作一种修行。在创作过程中会摒弃掉很多的外在信息干扰,沉浸于工作的专注当中,且其本身是一件枯燥、乏味,甚至会在出现的灵感中做出艰难取舍的痛苦过程,所以抱有苦中作乐的心态把设计当成游戏,而不是为了交作业(这点对于007践行我需要深刻反思)。有时我们的设计成果不要计较多画一次两次,其实设计就是修行,每一次痛苦的思考过程都是逻辑思维的积累,积累越多思维反应越快,所以把设计当作玩游戏,不断重复,最终也是为了等级提升。


苦中作乐

7、像心理医生一样观察

设计师应该尽可能为业主找到适用的设计,为使用者解决实际问题,像个医生一样,要有诊断的能力,业主需求,并不代表全部,也许生活背后还蕴藏着生活真理。

8、试试把自己当业主

在设计行业很多人常常开玩笑说的一句话是,给别人家设计10多年的家,就没为自己设计过一次。没有体验是很多设计师的通病,恰当的换位思考,我们更能得到真切的答案,有时你认为好的东西,在不同的人不同的看待方式都会不一样。所以,把自己当成是客户,去想象他的生活。

9、要有点坚持,但不是固执

创作工作者很需要Idea,但没有一定的基本功和常年的刻意练习,很难突破瓶颈,所以在坚持与固执之间,怎样寻找平衡点是关键,太固执很可能导致自我太强而固步自封。与此同时,一个人又必须固定他的视野——如果他立志要成功的话。他必须知道自己正在为什么目标而工作,然后他才会像一只猎捕捉老鼠一样紧追不舍。一个知道自己目标的人,就不会因为挫折和失败而泄气了。

10、愿与人协作,分享

设计创作多是以独立思考的方式在进行,尽管这样也尽可能多拿自己的设计成果出来,找个朋友分享,当你把你的设计意图能用明白的话讲出来让别人听懂,这本身已经锻炼提升了你的条理性,同时给别人讲也是跟自己的一个对话,一个成果分享出去就是一次内心的审视,一次学习的机会。


对于年轻设计师来说,应该懂得先建立好自己的生活,再去帮别人设计生活。阅历丰富的设计师,在思想意识或者自己的生活形态上都会设立出一个跨界的层面。设立越多,设计作品越会有韵味。“很多前辈们设计上的创意,都是从生活中抽离出来”。我们应该去把更多的精力投身在生活中,从生活得到启发,再反馈给我们的设计,这样才能让我们在下一个阶段走得更好。当然,还是需要把自己先养活好以后,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再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90后网红设计师丁鹏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成长录:一个好的设计师该有的素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