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为何是经典中的经典?

        最近偶尔刷到《雍正王朝》的片段,忍不住又停不下来了。这个标题虽然已经被他人用过好多回了,但只要提起这部电视剧,打心底里还是想拍案叫绝!

        二月河一共写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部曲,但平心而论,只有《雍正王朝》值得你品你细品。果祥并非对另外两部有所微词,只是随着阅历增长,感受五味杂陈。《康熙王朝》绝对是爽剧,陈道明老师把帝王俾睨天下的霸气发挥得淋漓尽致,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蒙古,每一个高潮都激荡人心,看得人都YY如他那般“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焦晃老师在《乾隆王朝》中的“乾隆”固然可圈可点,但无奈陈锐老师饰演的“和珅”在全剧中发挥的空间更大,甚至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双男主的剧集,尽管焦晃老师在《雍正王朝》里面的戏份不如《乾隆王朝》多,但他在《雍正王朝》中饰演的“老年康熙”角色更深入人心,既有那种欲擒故纵、乾纲独断的帝王手段,又有面对众皇子祸起萧墙痛心疾首的老父形象,堪称教科书级的表演。而《雍正王朝》更像是多男主的电视剧,直到现在每每读到清史中雍正朝前后的人物,脑补的都是这部电视剧中的角色,像王绘春演的“八爷”、王辉演的“十三爷”、杜志国演的“年羹尧”等等都成了“专业户”。那么为什么《雍正王朝》留给我们那么刻骨铭心的印象呢?

        一、《雍正王朝》首开历史正剧之先河。据果祥考证,《雍正王朝》拍摄于1997年,在这之前拍的古装剧基本上都是戏说、传奇,尤以《宰相刘罗锅》为巅峰之作,导致至今大伙认为的“和珅”就是王刚老师那样。那时候正值二月河的长篇小说《雍正皇帝》卖的长安纸贵,于是独辟蹊径准备将其搬上荧幕,一改民间代代口传篡改传位诏书夺位的雍正形象,重新塑造一位史上最勤勉的帝王。该剧由国家一级戏曲编剧刘和平(代表作品:《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亲自操刀,历时两年七个月操劳呕心创作。作为一部还原历史的正剧,其对细节的考究可谓精益求精,单单顾问就请了5位,分别是文选德、洪寿祥、秦光荣、钟兴祥和爱新觉罗·毓垣,都是文艺方面的专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爱新觉罗·毓峘是道光皇帝的后代、恭亲王奕訢的曾孙,对有清以来的皇族礼仪规矩可谓如数家珍。

        二、《雍正王朝》云集了一批优秀的演员。主演唐国强老师早年因《小花》中的“赵永生”一角成了那个年代的当红小生,原来因为饰演过《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剧组认为“儒雅有余而霸气不足”,“雍正”成了他的转型突破之作,为了谋求这一角色专门钻研了大量关于雍正皇帝的史料,对人物性格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揣摩,试镜时在剧场用一口气念出千字台词让所有人折服,最终打动了导演胡玫和整个剧组。王绘春是唐老师好友,被邀请来演八王爷,须知该角色是贯穿整个剧中九王夺嫡、推行新政、八王议政等各个重要事件的关健任务,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无不完美诠释了一个反派大boss的老谋深算与阴险毒辣。就连其中一些戏份较少的过渡性人物都是演技精湛的老戏骨担当。著名演员廖凡的父亲廖炳炎饰演的“佟国维”,为保佟家长盛不衰,和隆科多筹谋一个烧热灶,一个烧冷灶。特别是他和康熙那场晚宴的对手戏,一来一回看似闲聊实则谈好价码,他拉八阿哥下马而退出权力圈,康熙作为回报提拔隆科多为新的佟家话事人。

        三、《雍正王朝》是展现权谋智慧的大成之作。虽然近年来所谓的宫斗剧、职场剧你方唱罢我登台,但相比之下不难发现,像《甄嬛传》那样的宫斗经典充斥了投毒陷害的阴谋诡计,让人着实阳光不起来,而《潜伏》那样的职场谍战剧却又让人颇为同情忠诚敬业、屡败屡战的李涯,只有像《雍正王朝》这样独具匠心地把皇帝、大臣以及皇子之间的权斗博弈放到了家国情怀之中,尽可能真实还原了雍正皇帝甘为孤臣、一心为公的勤政帝王形象,很好地诠释了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本质。民心也是逐利的,民以食为天,雍正为了百姓有地种、有饭吃,不惜站到了天下士绅及其代表——读书人的对立面,强行推行耗羡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新政,甚至背上了“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的千古恶名,如果换做到处买好的八爷,肯定就闭着眼睛大家一起得过且过了。像他一手调教出来的李卫尽管抖机灵、耍聪明不断,但是做事干练,不拘小节而大处不糊涂,在江苏巡抚任上处置跟他对着干的黄伦,以揭露黄伦诱奸妇女、制造冤案为手段罢免黄伦,震慑官场推行“摊丁入亩”,还用“接地气”的大白话、莲花落出告示,让老百姓理解新政,保证顺利推行。

        因此《雍正王朝》历久弥新,在豆瓣上至今高居9.2分,成为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值得反复回味赏鉴。

        最后附上我最喜欢的“一代侠王”十三爷胤祥的剧照,年少时快意恩仇,中年时老成谋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雍正王朝》为何是经典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