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2018年9月17日——9月21日)

    周一,学校的升旗讲话是关于九一八勿忘国耻的。由此想到,有什么样的时政时事就有什么样的媒体内容,这几乎成了新媒体的风尚。春节都是红包,清明都是追思,五一都是劳动,六一都是孩子,七一都是颂党,八一都是拥军,教师节都是尊师,中秋都是赏月,国庆都是旅游,元旦都是贺词……周而复始。其实,不论是个体还是公众,在时空的无限轮回中,能独立自主地做不同的事情,发不同的声音,才是最好。

  周四,参加青年教师论坛。有三个感悟:一是年轻真好。有时间有精力有希望,一眼望不到头的憧憬。二是最差夕阳红。衰老就是生命力的减退,夕阳红无法持久,哪来最美?三是有的人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而有的人则是依然故我旧山河。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本周,续读《道德经》。原著只有五千言,而关于它的解说有五千万字。读一读,在理解上其实无所谓对错,有自己的感悟就好。读不懂也不要紧,读不懂也是一种境界,只要享受这个懵懵懂懂的过程。不懂的时间长啦,也许慢慢就大彻大悟了。退一步说,人生无常,世事无常,没有人什么都懂。全都明明白白的,活着还有啥意思呢。

    周五放学,看到很多老师相伴回家,每个人都是轻松愉快的。这跟周一进校上班的状态有很大差别。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看来,家的吸引力远比单位要大。如果有谁能做到让大家都高高兴兴上班,都愿意去单位,去了就不想走,特愿意值班加班,那真是能耐。

    本周观影《暮光之城》(美)和《国王的选择》(挪威)。

(图片转自朋友圈)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四周(2018年9月17日——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