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要上好一堂“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难!这也是我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拜读完吴正宪老师的《听吴正宪老师评课》一书后,我有所顿悟了,我也在认真地体悟着什么叫“专业地读教材,用心地读学生,智慧地读课堂”。

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对一节课效果的评价。吴老师的评课关注了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对学生的课后访谈,让学生参与评课;二是注重与教师的对话,教师既是智慧的分享者,又是智慧的奉献者:三是注重方向的引领,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背后的教育理念及数学教育价值的讨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吴老师对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片断进行深入剖析与点评,我有这样一些收获: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在一节课中一定有几个主线的提问,能将这节课的魂抓住。恰到好处的提问,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这节课的魂抓住。恰到好处的提问,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有效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问题是提高课堂思维含量,激发学生思考兴趣,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因素。吴老师也提倡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是一种教育理念,等待是一种教学策略,等待是一种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当然,情境的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取悦学生的游戏,而是创设学生主体参与的一条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同时,情境设计也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也要保证这一活动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正如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的:“要让孩子们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那些关键步子。而目仅仅是关键步子”。在课堂上,也要注意渗遗数学文化如在《生活中的负数》这一课中,自然地引出数学文化史实:“对负数的认知,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节好的数学课给予学生的绝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适时适度地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文化的发展,欣赏数学文化的智慧,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尊重、理解,是促进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策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以《质数与合数》这一课的教学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以《质数与合数》这一课的教学、评课为例,很好地诠释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如果仅靠听和看,最多能吸收30%的信息,如果动手的话,吸收信息可能达90%以上,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用大脑去思考,用眼晴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手去做,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与升华。

总之,  我会将我的这些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运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慢慢成长,静待花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