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

用了三天的时间看完了曾国藩传,这个速度比我想象的有些慢,简单做了一个读书笔记。

在读这本书的上半部分,我都一直在换位思考,我把曾国藩的角色换成了一个在职场进步的小青年,看他怎样一步一步逆袭到了两江总督的。

虽然看过很多曾国藩励志的小故事,比如有故事说他比较笨,之前感觉在为了欲扬先抑的写,但是正本读下来发现他真的是不聪明。除了不聪明以外,还非常的不自律。

关于聪不聪明这件事不太客观,因为比较重要的例子就是他考七次秀才都没考上,而且还有一次觉得自己发挥的不错,但是被当成了反面典型。但是这个也和应试教育有关。但是不自律这件事,写的就很生活。

比如他给自己定了几个小目标,比如说自己定了在夜里不出门,但是晚上又想出去玩一会,痛彻的反省自己,写到“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

菜市口杀人,别人邀他看热闹,走在路上,曾国藩觉得连这样的热闹都要看,实在是“仁心丧尽“

立誓不在与人吵架,后来又因事情跟别人吵架,过后反省自己”“本年立志重新换一个人。才过两天,便决裂至此,虽痛哭而悔,岂有及乎!真所谓与禽兽奚择者矣。“

这种在日记里边出现的不下几十次,每一次都写的要痛改前非的样子,实际上过段时间又该干嘛干嘛。

这个场景实在是太熟悉了,我们插个旗子,我们在定目标,比如今年看20本书,练成马甲线,出国旅游一次,这些目标已经成了朋友圈年度最受欢迎的几个flag,做到一条算我输,曾国藩虽然不太聪明,但是他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拙劲,说不上是越挫越勇吧,但是好在一直再坚持

仅仅早起这件事,就提了好几次。而更多的性格弱点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它是多年形成的。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

甚至六十多岁他已经功成名就的时候,仍在日记中自责自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除了焦虑,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的时候也想辞职,有的时候也经常想着逃避现实

”憾我不学山中人,少小从耕拾束薪。“说的是自己后悔进入仕途,梦想过上野人的生活

”微官冷似支床石,去国情如失乳儿“说的是自己做着一个小官,每天的工作如同支床石一样,疲倦麻木

还有这条更狠”官牵私系,遂成废物“字面意思了,这时候曾国藩已经四十岁左右了

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个“圣人”,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更别说其他的大臣了。人到中年的时候迎来了一次转折,就是在他成立湘军之后,他发现自己有些事情,就必须得到皇帝和其他大臣的信任,如果继续这个状态下去就不能得到实权,不能再官场上混的如鱼得水,我得不到地方官员的支持,实则上除了自己生了一肚子气之外,什么事情都没做成。

反观“自虐狂”海瑞一清如水,必然反衬出他人的不洁。因此海瑞一生被官场排挤打击,无法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来办成一些真正有益国计民生的大事。

曾国藩应该归入“非典型类清官”。也就是说,骨子里清廉刻苦,表面上和光同尘,他努力包容那些丑陋的官场生存者,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的难处,交往时极尽拉拢抚慰之能事,必要时“啖之以厚利”。

他的选择,远比做清官更复杂更沉重。因此,他才具有大力量,才能成就大事业。经过“大悔大悟”的两年开始,后边的内容讲的就比较无聊了,休息了好几次才看完,看完了对中国近代史算是有个初步的了解。

最后,有一个有意思的对话,我给记录下来了,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极有权力的人之间的历史性会面,五六年之间两人见面几次,聊的内容都大致如此

慈禧:“汝在江南事都办完了?

曾:“办完了。”

慈禧:“勇都撤完了?”

曾:“都撤完了。”

慈禧:“遣撤几多勇?”

曾:“撤的二万人,留的尚有三万。”

慈禧:“何处人多?”

曾:“安徽人多。湖南人也有些,不过数千。安徽人极多。”

慈禧:“撤得安静?”

曾:“安静。”

慈禧:“你一路来可安静?”

曾:“路上很安静。先恐有游勇滋事,却倒平安无事。”

慈禧:“你出京多少年?”

曾:“臣出京十七年了。”

慈禧:“你带兵多少年?”

曾:“从前总是带兵,这两年蒙皇上恩典,在江南做官。”

慈禧:“你从前在礼部?”

曾:“臣前在礼部当差。”

慈禧:“在部几年?”

曾:“四年。道光二十九年到礼部侍郎任,咸丰二年出京。”

慈禧:“曾国荃是你胞弟?”

曾:“是臣胞弟。”

慈禧:“你兄弟几个?”

曾:“臣兄弟五个。有两个在军营死的,曾蒙皇上非常天恩。”

慈禧:“你从前在京,直隶的事自然知道。”

曾:“直隶的事,臣也晓得些。”

慈禧:“直隶甚是空虚,你须好好练兵。”

曾:“臣的才力怕办不好。”

曾国藩评价慈禧“才地平常,无一要语”。由此能看到慈禧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其实也就不难理解清王朝为什么灭亡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曾国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