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书法

西汉是隶书逐步发展成熟的时期,反映这一过程的主要是现代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简牍帛书。到汉武帝时期,汉简中已出现非常标准的规范隶书。与此同时,简牍帛书墨迹中也反映出另一个趋势,即文字书写中的笔画连带与偏旁结构的省略简化。这种与隶书同步发展、带有隶书式的波挑用笔的草书,被后人称为“章草”。汉代篆书有独有的特征,其一是融入一些隶书的偏旁和结构,字形整体偏方;其二则是笔画盘曲形成装饰化。汉代篆书已不作为主要日常手写字体,而用于显示重要性的特殊场合。

东汉时期,丰碑巨碣大量出现。东汉的碑刻正文大多使用隶书,碑额则多使用篆书。由于碑刻昭示垂范的功能和先书后刻的程序所致,碑刻隶书在风格上偏向于饱满凝重、端庄严谨,代表性作品有《礼器碑》、《史晨碑》、《张迁碑》、《曹全碑》等。而刻于天然石壁上的摩崖刻石,风格则趋向于浑朴恣肆、不拘正局,如《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西狭颂》、《杨淮表记》等,也是汉代隶书的艺术水准的最高体现。

汉末,在以日常手写体写就的简牍、墓室题记、墨书砖文中,带有楷书特征的用笔与结构开始出现,如横画收笔不再作波碟,字形开始拉长等,这些都预示着新书体的产生。

汉代社会各阶层对文字的书写有实用性方面的严格要求,这反映在童蒙教育、官史选拔与文字学研究等多方面。东汉以后,各阶层文人对书法的热衷与自觉的艺术追求开始蔚为风气,书家成为社会各阶层尊崇的对象,并形成师承、流派以及家族传承的家学,出现了纯粹的书法理论文章,书写工具与材料也获得了重要的改进。这些都表明书法已正逐步成为一个自觉、独立的艺术门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汉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