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系列】《孟子》(梁惠王下)第三节

前半段:孟子以四人旧事来回答齐宣王的“交邻国有道乎”。

“仁者为能以大事小”:即,汤事葛与文王事昆夷。

汤事葛:那时,夏桀已经残暴不堪,而作为夏桀的耳目——葛伯来说,定然是商汤拉拢的对象之一。然而,当时的葛国在昏庸的葛伯挥霍下,百姓生活非常痛苦,且不能自足,根本无法给予商汤一个满意的答复。随后,商汤派遣商国边境的老幼给在葛国耕种的百姓送去酒饭,被葛伯知道后,一直在抢夺这些送来的酒饭,甚至在一次抢夺过程中,杀害了年幼的孩子。之后,商汤直接灭了葛国,葛国的人民也归顺了商汤。

引申:仁者不一定代表不见兵刃。即,讲究仁德的人,也需要学会变通。仁德虽以人为本,但,若当对方已经做出违背人格的事情的时候,亦可以自己的方式选择进取或自保。

文王事昆夷:已无可考……(但,在如今很多的历史典故当中,都能看出周文王的仁德)

“智者为能以小事大”:即,太王整事獯鬻与勾践事吴。

太王整事獯鬻:周太王不愿意与獯鬻倒戈相向(致使自己治下的无辜百姓白白丧命),随后迁都周原。

勾践事吴:也就是妇孺皆知的“卧薪藏胆”的故事,最终用文种的“七术”保得一国太平。

列举这四者典故,是为了更详细一些的说明“以大事小”与“以小事大”的真正内涵:大与小可以说是领土的大小,也可以说是职位的大小,也可以说是气量的大小……不同的说法应有不同的认知。但是,别忘了一点,不管是乐天者也,亦或是畏天者也,他们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国家、世界的和平统一,保其国只是保天下的特例(古时,天下由不同的国家组成)。

用一张图来说明会更加的直观一些:

图片发自App

天命图

①、天命论:每一代都有天命,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降生时期即带的天命。

引申:天命是什么?对于帝王而言,是天下安定。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不负天地与真情。

如何才能不负?好好的传承由祖祖辈辈延续至今的处事、待物、做人的道理。

②、:“以大事小”与“以小事大”。“以大事小”:商汤与文王在成为国君(天下之君)之前,在小国(国家)为臣;“以小事大”:太王与勾践在成为一国(国家)之君之前,在大国为臣。换言之:小与大可能代表着领土(大国与小国)与职位(君、臣),即其位谋其职的能力与掌管领土的机运。

引申:旧时的能力与机运,即是如今生活当中的自我定位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就一个家庭而言,有很明确的自我身份定位(父亲、母亲、子女、兄弟、姐妹等),也有很明确的作为其中一种身份所要带给这个家庭的实质(和谐);就一个社会或是国家而言,以自身的社会、国家定位与自身的禀赋为基础,以社会安定、国家繁荣富强作为目标,在其位谋其职,这是每个社会人必须做到的事情。

③、国家安定:历来都是贤明君王的理想与抱负

④、理想与抱负:理想要正确,抱负要勇敢。以天命为基础的理想较为正确;在达成自己的理想过程中,定有很多阻碍,而我们也一定要拿出真正的勇气冲破险阻,完成理想。

后半段:齐宣王在受教后,直截了当的对孟子说出“寡人好勇”,而孟子直接拿文王、武王两位贤明之君的旧事完善“勇”之内涵。

小勇,是鼠目寸光、毫无发展眼光的人的勇;也是喜好算计、阴谋的小人之勇,也许可以得逞一时,但会失败终生……

文、武之大勇对其治下安定做出的表率(王赫斯怒~以对于天下与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即为君、为人的立场:仁德与善良。能够坚定做人立场的人,就是拥有大勇的人,这样的勇敢是永恒不朽的。

(大勇的意义:以勇为生,以仁、德、善、良为生。以勇坚守生生之道:坚守生生之道,和合天地之理,人其近于完善,苍天定不负众生。)

引申1:旧时贤明之君一怒为百姓,今朝仁人志士一怒为冲破世俗的枷锁,完善自己的人格,达成自己的远大理想与目标。真正的勇,是面对艰难险阻的勇;真正的勇,是面对淫靡诱惑的勇;真正的勇,是自我深省的勇。拿出真正的勇气,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活,你将终究无愧天地、无愧内心、无愧来人世走一遭。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系列】《孟子》(梁惠王下)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