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目前我没有创业的经验,近期也没有创业的打算。那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呢?因为创始人思维是一种成长型思维。把自己当做创始人,就能一直学习和思考。
一、为什么要当创始人
最近在樊登读书上面听了《爱因斯坦传》,里面讲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爱因斯坦和两位好友成立了“奥林匹亚科学院”,而这个科学院至始至终只有他们三人。
他们在自己建造的领地一起读书,讨论,思考,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生活和工作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验。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秋叶大叔在《创业7堂课》中谈到的,关于自己创业的初心:我创业的初心其实很简单,就是带着小伙伴们做有长期回报的事情,让跟着我创业的小伙伴都有安全感。
原来,创始人首先想的并不是赚钱。马云爸爸就曾经说过:“我对钱不感兴趣。”他们为什么都成功了?因为信念。他们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更多人谋福祉。他们是想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的原因——坚定信念。去年我报了写作班,目的就只有一个:写作变现。可是,当我朝着这个目的出发时,却屡屡受挫。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写作的天赋。但就是没有想到是初心和信念出现了问题。
后来,我重新梳理了一下写作的初心和目的:我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所以,“写作变现”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取而代之的就是要一直坚持写作这个坚定的信念。
当创始人不一定要创业。比如我们组建一个读书会,做读书会创始人,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谈天说地,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情啊!
二、创始人需要做的三件事
创始人的初心不在于赚钱,但并不是说不要赚钱。不然,怎么量化做事的效率呢?要打造一家具有执行力的公司,创始人要做三件事:看准路,选对人,找到钱。
脱不花曾总结出一条“好命定律”:“人生总有些时刻,会让你觉得“哇,我怎么这么好命,想什么来什么!”
秋叶大叔在《创业7堂课》中引用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别犹豫,立即全力出击,这不是命运的安排,这是成功的信号。如果你在努力过程中,不断有自己需要的资源意外地汇聚,就说明这件事做对了。反之,如果一件事你推动得特别困难,而且没有任何外部力量来帮助你,这也不是命运不公,而是这件事不对,他人只是给了你一个真实的负面反馈,与其“与天斗”,不如快放弃。
总的来说,创业早期,看准路靠的就是创始人的直觉和快速调整能力。在《如何成为专家》一书中,田志刚老师也说过,专家遇到一件事情几乎不用深入思考,光是靠他头脑中的各种模型就能解决问题。
要打造一个靠谱的公司,只有创始人还不行,关键是找到一群普通人在一起持续做有回报的工作。
为什么是找普通人而不是人才呢?创业小公司很难找到非常能干的人才,能干的人才更可能选择去大公司或者自己创业。即使招来了人才,小公司也是留不住的。所以还不如带着一帮普通人创业。
秋叶大叔在创立阳米科技这家公司的时候,很多人还没有毕业,没有很多职场经验。但是一年下来,各种活动把这些人锻炼得很强大,他们到任何地方都不愁没有单位录用。
没有什么方式比快速成长的事业更锻炼人的了。作为创始人,你要自己先高速成长,然后把你的人都培养成人才。
带动普通人成长最好的方式就是赚钱。能活下来的创业者,一定是先找到离钱最近的路,而不是离梦想最近的路。
这里先纠正一下,为什么成功人士对赚钱不感兴趣?那是因为他们具备赚钱的能力。想要赚钱并不是耻辱的事情,金钱是中性的,并不是罪恶的。所以,我们当创始人可以大声地说:我要赚钱!
开始说过创业早期,看准市场依赖的人创始人的直觉。但并不是全部依赖直觉,有时候直觉是靠不住的,需要借助某种高质量市场评估模型去验证你的判断。
在我们国家谈市场有一个前提——你所从事的方向符合国家政策的走向。如果符合国家政策,判断一个市场是否有钱赚,秋叶大叔说,他通常从三大维度去考察。
(1)市场规模:包括用户基数,消费频率,支付单价。
(2)竞争对手:很多人会评估直接对手,但忽略替代性对手。
(3)成本结构:这是被大部分人忽略的调研内容。
如果你正在创业,可以去认真读一读书中的这一部分。我的目标很明确,我只需要这样的创始人思维模型就够了。所以这三大维度,我没有深入去研究。
三、做创始人之前应该做什么
这一部分回答我没有创业,为什么要看这一本书。书中有一句,我感触很深:赚很多很多的钱来改变我的生活,不是我创业的动力,我寻找我的答案是因为我想知道我人生可触达的极限在哪里。
秋叶大叔创业,是为了接受命运的挑战。我们的工作,不也可以不断去挑战,直到达到人生的极限吗?
秋叶大叔创业成功了,但是我们不要忽略他在创业之前就已经知道如何通过出卖智力和体力换取百万元的年收入。
成为创始人之前,秋叶大叔就已经具备非常强的思考能力。这种能力运用在创业中,可以解决大多数难题。为什么他能快速做决策?是因为秋叶大叔的大脑里有很多方法论框架,这些框架做了快速判断,感觉可行,才马上决策。
他说:“当你把方法论用成了习惯,决策就会越来越熟练,速度越来越快,在别人看来你是冲动的进行决策,其实你是把自己的大脑用活了大脑变成了超级电脑。”
所以,在成为创始人之前,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构建很多方法论框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体系。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个人做的事,而忘记这个人本身。但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成长,就要去学习这些人的成长和思维方式。这才是普通人快速成长的路径。
虽然我不是创始人,但我会像一个创始人一样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来接受命运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