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艺术生产关系•光晕

本雅明是德国文论家,他的文论经后人整理后,被称作“技术主义文艺理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古典艺术的终结与现代艺术的费解。

这个论点是本雅明对马义“艺术受物质生产关系支配”的注解。

1. 手工时代,人际传播方式主要靠时间性叙述,如传统形式的小说;而工业时代,人际传播靠“瞬间性”信息,如摄影、电影等机械复制艺术,因此本雅明将当代称为“艺术裂变的时代”。

2. 古典艺术重在叙述,意义清晰明了;而现代艺术则因其瞬间性而导致意义晦涩费解,经过思考方能领悟。

    (1)波德莱尔的抒情诗加入“反思性”,并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增加了阅读的费解性;   

    (2)布莱希特的史诗剧,采用间离技巧,使观众跳出剧情,理性反思,到最后才理解剧作的含义。

其次,独特的艺术生产论。

这个观点是本雅明对马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注解。

1. 艺术创作是生产,艺术欣赏是消费;艺术创作的技巧是艺术生产力,而艺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了艺术生产关系。

2. 艺术生产力决定艺术生产关系,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就会发生艺术革命,新的艺术技巧就会产生,从而打破就的艺术生产关系,将艺术推向前进。

3. 文艺技巧作为文艺生产力的代表,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中占据特殊地位:

    (1)它关系到文艺批评的唯物主义原则——对作品的态度取决于作品的文艺技巧是否先进。

    (2)它用来消除政治倾向之争——政治倾向即内容,内容并不在文艺技巧即形式之外,所以可用“文学倾向”来代替“政治倾向”。

    (3)从技巧决定论出发,本雅明推崇现代艺术手段和现代主义艺术。

4. 艺术消费者可以转化为艺术生产的合作者——作品被以后的读者消费的历史把它们以前的历史照亮,作品的生产是一个不断变易的连续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的消费者均可以参与。这一观点开创了当代接受美学的先声。

第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

1. 传统艺术具有当时当地性,在它的诞生地独一无二,这种独一无二性构成了环绕作品的“光晕”;现代艺术品则可以被现代技术无限复制,独一无二性不复存在,“光晕”也就消失了。

2. 随着光晕消失,艺术价值也发生了变化——传统艺术建立在礼仪基础之上,具有膜拜价值;而现代艺术建立在政治基础上,只有展示价值。

3. 艺术的欣赏方式和效果也发生了变化——传统艺术被观众凝神关照,而现代艺术被消遣性欣赏;前者净化观众感情,后者给观众带来震颤的心理效应。

第四,本雅明推崇电影。

1. 电影作为艺术手段,丰富了我们观照世界的方式。

2. 电影用机械手段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非机械层面,而这个层面蕴含着丰富的、未被异化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和变化。

对本雅明的总体评价:

1. 本雅明用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艺术,试图把唯物史观贯彻到文论中,这是难能可贵的。

2. 本雅明文论具有鲜明的技术主义倾向,支持和倡导各种现代艺术形式。

3. 但本雅明对艺术的精神性和独创性有所忽视,这是不足之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61-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艺术生产关系•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