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圪台村

        文/刘金贤

到陕西黄龙县柏峪乡,从柏峪街西行两公里,两排惭新的院落整齐的排列在公路南侧,住着二十多户人家。这就是雷家圪台村,简称圪台村。这儿是新村,是政府为了方便村民,出资补助让村民从老村搬下来的。

老村建在一个靠梁依沟的高台之上,沿着新村东边的石铺的两米来宽的有点陡的之字形道路,走三百多米,绕过一个长有一株古槐的小峁,凌乱的一个个坐落不一致的院落出现在眼前,一个院落建在一个圪台上,正因如此,村子才以圪台为名,因为雷家首建其村,故村名为雷家圪台。

圪台村,四面环山,山峦叠嶂,松柏苍翠,大树蔽日。远看只见绿树不见房、只闻鸡鸣不见村、只听狗叫不见人。使得这个村庄显的有点神秘。还别说这个村子的神秘故事还真不少。

一、狐仙树

进村绕弯的小峁上长着一株古槐,村里人把它叫狐仙树。这棵树盘根交错,一搂多粗,主杆上部已朽成空洞,现在的树冠是原有主杆死亡干朽后的萌生枝条生长扩展形成的。

为啥叫狐仙树?村里人是这样说的:很早以前,村里住着一位猎人,他以打猎为生,枪法很好,百发百中。死在他枪口之下的狼、虫、狐、豹、不计其数,三天抬回一只野猪,两天背回一只野羊,兔肉、獾肉就是家中的普通小菜。有一天他出门正准备进山打猎,看见一只白狐从门前而过。他就持枪尾随其后,只要白狐稍一停顿,就会枪响狐死。不料,白狐上了古槐,钻进了树洞。他正在迟疑,树洞中出来一个白发披肩、白须垂胸的老人,向他连鞠三躬又退回树洞。猎人从此弃猎务农,不再伤害任何生灵。他家从此也人丁兴旺,年年平安,逐渐富裕。他认为这是狐仙在保佑他,逢年过节就率全家人到古槐树下向狐仙供奉烧香,感谢狐仙暗中保佑他家。再后来全村人逢年过节都到古槐树下供奉烧香,祈求平安。一代传一代直到现在。谁家有独生子,这里人叫强强娃,家长就抱上娃,扯上一块红布,蒸上献爷(读ya)馍,认古槐树为干父(读da),希望古槐庇护干娃避灾避难,逢凶化吉,健康成长,保佑干娃能有好的前程,能娶(读sei)下好的妻(读xiu)子。村中一长者给我说,古槐有几个干娃在县上当了科长,有几个干娃考上了大学。当然干娃逢年过节少不了要到古槐树下跪拜、烧香、供奉。古槐只认干娃,不认干孙。多少年代了,一代又一代,若论辈分,该咋样称呼?正是:

古槐住狐仙,

狐仙保平安。

独子认仙父,

终生得康健。

二、双龙树

村子中间有一株鹅耳枥,一搂多粗,近二十米髙,树冠庞大。当地人把它叫豹榆木,村里人把它叫双龙树。

为啥叫双龙树?村里的长者是这样说的:这里原来有两棵树,两树共生一根,大小、粗细、高低都一样。每到夏季,枝繁叶茂,树下一片阴凉,这个时候树上就出现两条蛇,一青一白,大小一样,有锨把粗细,有锨把长短。青蛇爬在东树,白蛇爬在西树,他们和谐相处,相安无事;蛇和树下的人也和谐相处,相安无事。树上有蛇,村人照样在树底下纳凉、歇息、开会、议事、谝闲传。有时,两条蛇会爬到一起,相互缠绕。开始,村人并没有把两蛇缠绕和村里的事联系在一起。后来,人们发现只要两只蛇缠绕在一起,村里就会有喜事来临。蛇为小龙,两条龙,两棵树,所以村里人把这两棵树叫双龙树。不久前,东边的树被雷击而死,西边的树照样枝繁叶茂。两株树,剩下一株。两条小龙,从此不见。双龙树,继续在叫。正是:

双树住双龙,

双龙有灵性。

双龙喜相逢,

村中好事成。

三、铁将军

圪台村的门下是一条沟渠,渠旁有一石砌的泉子,泉旁有一用石板做成的小庙,庙里供奉着一尊鉄铸的龙王坐像,二尺多高,村里人把它叫铁将军。

泉子不知是地理原因还是这尊龙王有灵的原因,天再涝泉不溢,天再旱泉不枯,泉面始终保持在满而不溢的状态。在村里还没有引来自来水之前,人们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是先到泉中担水,“有钱没钱,天天水缸要担满”。泉中水又凉又甜,不但能解渴还能治眼。要是谁得了红眼病,用泉中水洗上几回,病就好了,眼就亮了。每年端午节早上太阳没出来之前,全村人都要用泉中水洗脸、洗眼,这样就会一年不上癣、不害眼。

这尊龙王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但他是一个小龙王,权限很小,只能管理黄花川方圆五十平方公里以内的风雨之事。要是那个村子干旱了,缺雨了,这个村子就会派几个光棍或者派几个寡妇,拿着供品去向铁龙王祈雨。因为,龙王看见光棍或者寡妇才怜悯,才给雨。夫妇双全,儿孙满堂,日子舒坦的人是祈不来雨的。有时,天气干旱,人们香也烧了,供品也上了,龙王还是不给雨。人们就换个方法来祈雨,软的不行来硬的,文的不行来武的。派几个年青的,力壮的,拿个妇女穿过的脏裤去偷龙王。等到晚上,偷龙王的人趁圪台村的人灯灭了,睡下了,村里没有动静了,就到龙王庙把铁龙王装到脏裤内羞辱他,然后把他偷回村里。到场里把几个碌碌摞起来,把铁龙王放在最顶上,惩罚他,让烈日暴晒他。下雨了,人们把他请下来,烧上香,摆上供品,供奉起来;做神楼,八抬大轿,敲锣打鼓、绕绕杆、扭秧歌,举行隆重仪式把他送回去。

前几年,文物值钱了,铁龙王被人给偷走了。正是:

泉旁小龙王,

能把雨来降。

他若刁难人,

偷他裤里装。

四、古碾

刚一进村,也就是在狐仙树下,有一古碾。

古碾,应该是与村同岁。因为在没有机器磨面之前,人们要生活,就离不开石碾、石磨,要建村就得先造碾,制磨,就和现代人建村先拉电一样。

这个石碾的碾盘是用一块完整的石头做的,直径有两米多,六十多公分厚。少说重量也有十吨左右。圪台村的路崎岖、坡陡、又窄又弯。在远古没有机械化运输的条件下,石碾是在哪里做的?是怎么运进村的?是一个迷。

村里的长者是这样说的: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家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历史上被称为开元盛世。这时的韩城也显示着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人口巨增,地少人多,平原人口逐渐向山区转移。树木繁茂、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的黄花川开始有人踏点建村。韩城雷许庄有一雷姓法师,看到庞大的家族,现有土地已难以养活,决定进山建村,拓荒养家。他背起捎马子(褡裢),前面装上罗盘和笔墨,后面装上烧馍子(饼子)和一瓶烧酒,进到城里,出了西关,入了土门口,顺着澽水河向西而上。大约走了七十里路,来到凤凰山下,停了下来,支起罗盘。向东看,两沟中间,一片开阔地,依山傍水,靠山向阳,适宜建村;向西看,一梁横托两凸,下面有一缓坡,像一巨人伸双臂托盘,向阳背风,松柏翠映,适宜建村。他向东过河到达测点,却看到刚埋不久的一块石板上写着:韩城沟北高老三占此地建村,村名柏峪;他折回来又向西过河到达西边的测点,一根木桩上写:韩城刘家湾刘老六占此地建村,村名柏峪。他折回来继续西行,大约走了五里地,来到一个三岔口,澽水在这里分开,正面一座高山挡在面前,山坡形成一个扇面,坐向正南,坡根一个大的平台,右边的山嘴上长着一株枝叶繁茂的槲树。他又架起罗盘测了起来,顺着侧线上到平台,一块大石头上写着:韩城沟北高老四占此地建村,村名四儿。这时,天色已晚,不宜继续西行,他折了回来。走不多远看见南北两条沟相对,他停了下来,对着南边的沟看了起来。只看见:两道山梁从主梁上托了下来,好像两条巨龙,东边的龙头向西歪,西边的龙头向东歪。龙头相对,一股溪流从中流过,好似二龙戏水。这个沟,口小内大,沟内山峰叠嶂,松柏苍翠。他从沟西绕过龙头,靠着龙脖依着沟边上到峁上,看到里边一个小平台摞着一个小平台。虽然有点阴,但却避风。他没有再拿出罗盘,凭着经验,靠眼看就是一个适宜住人的好地方。他掏出笔墨,在一块石头上写下:韩城雷许庄雷氏占此地建村,村名圪台。写好牌子,掏出烧酒奠在石上,连夜返回家中。回去后,他找到高老三、高老四以及刘老六,一块商量山里建村之事,好互相帮忙。高老三和刘老六到了一块,一说村名,是重名,最后确定高老三把村名改为下柏峪,刘老六把村名改为上柏峪,后来人们将上柏峪又简称柏峪。至于四儿村因建村后又修过寺庙,人们把四儿村就改叫寺儿村。经过商量,大家决定先修路、造碾、制磨,然后再盖房、打窑、建村。

韩城人移居黄花川建村的消息传到河东(山西),有两个稷山的石匠会做碾制磨,他们认为挣钱的机会来了。神道岭下,有两个沟,这两个沟里到处都是既大又圆又硬的石头,很适合做碾制磨。两个石匠寻觅到这里,你住东边沟,我住西边沟,开始制磨做碾。大的石头做碾盘,小的石头做碾轱辘,薄的石头做磨子。后来东边的沟就叫东磨沟、西边的沟就叫西磨沟。

雷法师和高老三等四人,来到神道岭下,在东边的沟里挑了两合碾子、两合磨子,在西边的沟里挑了两合碾子、两合磨子。怎么往回运?高老三、高老四、刘老六犯了愁。雷法师看到三个人犯愁的样子,笑了笑说:“往回运不要你们管,我给咱们运回去。但是你们必须听从我的安排,回去后各把各安碾子和磨子的地方平整好,晚上在上面摆些供品,化些纸钱,就行了。”大家听从了雷法师的安排,各行其是。第四天的早上四个村子的碾子和磨子都安好了。原来,雷法师会巫术,只要他默念咒语,夜深人静时野鬼就会帮助他搬运东西。高老三、高老四、刘老六没出力,碾磨就安好了,他们非常感谢雷法师,商量决定不要雷法师出做碾、做磨的工钱,由他们三人分摊。四个老人在建村过程中结下的深厚情谊一直传承了下来,一村有难大家支援。正是:

二柏寺儿和圪台,

建村碾磨合伙买。

法师念咒鬼来抬,

四村祖上就和谐。

2013年元月27日作于海口

古槐(狐仙树)

古碾

鹅耳枥(双龙树)

你可能感兴趣的:(神秘的圪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