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抑郁症少年被“大师”喂符水后死亡:是时候揭开抑郁症的真相了!》

14岁少年得了抑郁症,父母没有送去正规医院,反而请来“大师”作法。在孩子喝了符水说不出话、喘粗气时,再次喂下符水。而这一次,孩子永远的睡去。

尽管“大师”被判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000元,仍难以平息网友们的一腔悲愤。

鲜花一样的生命,就这样无辜逝去。有网友质疑“害死一条生命才判三年?”有网友直呼“以后做父母的要求拿证上岗吧!”,更有网友呼吁“关注抑郁症,关爱抑郁症患者”。

香港艺人张国荣被抑郁症困扰多年,他反复自问“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会这样?”最终绝尘而去,把悲伤留给了亲人和广大爱他的粉丝。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抑郁就像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被“抑郁症”缠上的人群,有男性、有女性,有年轻人、有老年人,有明星名人、有普通百姓,有生活优渥之人,也有社会底层之人。

央视6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每集25分钟,通过聚集一个个真实的抑郁症患者,并追访专家与学者,向我们展示抑郁患者的生存困境,旨在抽丝剥茧、层层剖析对抗抑郁的经验、路径和方法。

希望能帮助所有患者及其家人,在茫茫黑暗中,找到一条通向希望之路。

01  看见,是治愈的第一步

给心理咨询热线打电话,通常是进行心理咨询。

然而纪录片一开头,一个14岁的少年打来电话,却是请工作人员劝说自己的妈妈,送自己去看心理医生。

小的时候,孩子稍有发热感冒,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嘘寒问暖,求医问药。

然而对严重百倍的抑郁症,却有无数家长选择了漠视、回避、不相信,甚至是指责。

不被看见,让抑郁症患者雪上加霜。而这样的情况竟不是少数。

初中的子烨在无法排解情绪的时候,用小刀划破手指,看到血流出来的那一刻,心里忽然平静下来。以后每次发作,她都用这一招。

她敏锐的感觉自己出了问题,然而,她的诉说并不被父母接受。

为此,她疯了一样的发脾气,摔东西、摔门,威胁,整整求了父母两年。

被确诊的那一刻,母亲感觉天都塌了,父亲装作若无其事,而她却松了一口气,“终于有白纸黑字的诊断,证明我生病了”。

而从被看见的一刻起,她才踏上治愈之路。

和她相比,钟华是个幸运儿。

她哭着诉说状态的那一刻,母亲虽然惊诧万分,但却第一时间做出了让女儿休学的决定。

而钟华说:“如果妈妈像有的家长一样说我矫情,我就毫不犹豫从窗户上跳出去了。”

青少年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他们在察觉不适后,几乎都会本能地向父母求助,这是他们自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钟华的母亲,之前对女儿有非常高的要求,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

但接纳事实后,她积极配合医生,以最快的速度调整了自己。

家里从紧绷的环境,忽然就变成了温暖、接纳、轻松的环境,帮助孩子走出了困境。

就象钟华父亲说的:“是要让孩子优秀,还是要让孩子幸福,这是需要想清楚的问题。”

父母是孩子人生旅途的第一依靠,但不是所有父母都有这样的睿智。

都说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爱孩子的父母。然而,有多少家长无知、漠视,甚至是顾及自己所谓的“面子”,让孩子白白忍受痛苦和折磨。

就象文章开头的父母,究竟是无知、还是贫穷,甚或是认为孩子“丢脸”,我们不得而知。

但这样的父母,真的是最爱孩子的中国父母吗?

无知的父母,求助“神棍”,亲手扼杀了孩子的生命。

智慧的父母,接纳真相,才是孩子的救命绳索。

02  陪伴,是情感的重要支撑

做为一种心理障碍,抑郁症的病因极为复杂,心理和生理多种因素交织。

原生家庭、情感、意外事故,都可能成为诱因。

女孩小平说:“我最喜欢的就是拥抱,可是爸爸从来没有抱过我。爸妈离婚后,我模仿妈妈的声音,录在手机里,放给自己听,我太想她了”。

当她说到“爸爸只希望我安安稳稳的工作和成家,但我只想要快乐,甚至都不用活多久”时,宽解自己一样的笑容,却让我们看到生生的苦涩。

曾是抑郁症患者的摄影师张楠说:“对我们来说,最好的就是陪伴,哪怕呆在一个空间里不说话,也是最好的安慰”。

而丈夫不离不弃的陪伴,成为疾病困扰中的曼玫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曼玫15岁就考上大学,是人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她爱自己的父母、家人,丈夫。但是对于别人爱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之间,她心里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也解不开的困惑。

情绪来临的时候,她揪头发、抓衣服,声嘶力竭的痛哭,但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头脑一片空白,无法说话,无法思考。

稍微平复下来之后,也始终无法开口,“就象有水灌入胸腔,沉在深不见底的水草里,没有一丝光线”,和丈夫坐在一起,只能通过手机短信交流。

在我们眼中,抑郁症就是很深的郁闷和忧伤,但曼玫说:“它就象一个黑洞,是非常强烈的一种压抑,所有东西都被吸进去了。”

抑郁症容易复发,曼玫在十多年里,深受其苦。

而读大学时的男友,也就是现在的丈夫,一如既往的陪伴着她,毫无保留的信任她,给妻子带来温暖和安慰。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抑郁症患者是一群更加敏感、更加感性的群体,在内心深处,他们比普通人更加渴望温暖、关怀,更加渴望深度的连接。

冷漠,会让他们脆弱的生命跌入谷底、寒冷砌骨。

嘲讽,会让他们敏感的神经碎裂一地、惊恐无措。

歧视,会让他们生存的空间逼仄压迫、呼吸受限。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请鼓励他们、陪伴他们,尽你最大的能力,带给他们温暖和希望。

03 价值,是化解心结的良药

老年群体,是对抑郁症最缺乏认知,也是最容易被大众忽视的群体。

失去唯一的儿子后,老袁久久走不出悲伤的情绪。

他说:“患病以后,什么事都做不了,无法动弹,不想见到阳光,就希望整个世界永远是黑乎乎的”。

而他的儿子,也是因为抑郁症,在20多岁的青春年龄,自杀身亡的。

因相同原因失去儿子的毛爱珍阿姨,却选择了另外的道路。

她持续关注抑郁症的成因、表现和救治方法。

尽管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她从此踏上了抑郁症的普及工作。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关注抑郁症,帮助更多的人解除痛苦。

在她的帮助下,老袁拿起了萨克斯,妻子丁香加入了暖心志愿群体。

在她的推动下,“郁友节”康复论坛顺利创办,公益基金会联络各地。搭建了首个抗郁平台,筹办了全国性的百城万人跑活动。

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老年病友,在互助团体里,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和目标,走出了疾病的阴霾,找到了重新生活的力量。

而她,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了儿子叮嘱她的话:“你就扮演好毛爱珍这个角色就行了”。

身体机能的衰退,是岁月给老人设置的坎。

亲人朋友的离别,是岁月给老人暴击的拳。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老人心底最难以忍受的伤。

面临失眠、压抑及各种身体不适,老年人最容易归因于自己的衰老,身边人也常认为是身体衰退的正常现象,感叹无计可施。

前两年,朋友小静生了二胎后,妈妈从外地赶来帮她照顾孩子。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开始出现各种问题,累、乏、烦躁,不愿出门。

小静心疼妈妈带孩子的压力,让妈妈多休息。但休息并没让妈妈的症状缓解。

发展到后面,妈妈开始越来越多的哭泣,反复向小静诉说“你爸爸年轻的时候,对我就不好,我一生就命苦……”

百般宽解无效,小静愁眉不展,却一直没往抑郁症上去思考。

待医院确诊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

第一时间认识疾病,早日进行药物治疗,会大大提高康复率。

药物治疗是有效的,但辅以心理疗法,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彻底斩断病根。

04  写在最后

纪录片中有一个高频词——病耻感。

无数的人歪曲、误解抑郁症,把它和精神病、“疯了”“自杀”划上等号。病人觉得自己不正常,父母、家人、亲友也谈“郁”色变、讳莫如深。

错误的认知给疾病康复带来了更大的阻碍。

据统计,我国抑郁症就诊率不到20%,最大的原因就是,人们的心理认知远远落后于疾病的发展。

看了纪录片你会知道,抑郁症并不是洪水猛兽,发现及时、并通过药物和心理干预,完全可控。

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出各种方法,如微表情识别、大数据联盟、迷走神经研究等,新的药物也在不断问世。

作为身边人,我们可以给予病人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但对病人来说,对自己的宽容与关怀,才真正适用于人生的各个阶段。

生命的困苦里,都埋藏了宝贵的财富。走出来的人,活得更加通透。

借用纪录片中的话:我们的生命力象抑郁症的病情一样复杂,有敏感脆弱,也有顽强与倔强,即使最痛苦的地方,也能生长出美丽的生命花朵!

你可能感兴趣的:(《14岁抑郁症少年被“大师”喂符水后死亡:是时候揭开抑郁症的真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