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红与黑》

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090天。


1828年2月29日,一个普通的早晨,法国作家司汤达翻开《法院新闻》报,他的注意力被角落的一则消息吸引了。这是一则谋杀案报道。

事件的主角是个教会学生,他在贵族家庭担任教师,结果与夫人发生私情。事情败露后,这个学生名誉扫地,没有哪家神学院愿意接收他了。他认为自己的窘境都是由那个贵族家庭造成的,于是就去枪杀了夫人。

当然了,最终他自己也难逃一死,法院判处其死刑。司汤达看着这份报纸,脑中浮现出了一个青年的形象,文弱、英俊而又带点倔强,这就是于连。司汤达备受启发,当即决定写一部名叫《于连》的小说,一直到作品快写完,他才将名字改成了更具象征意义的《红与黑》,而于连也成了司汤达创作生涯中最受瞩目的角色,成了世人眼中“少年野心家”的代名词,堪称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

用司汤达自己的话说,语言就是他自己的一幅肖像,他把自己的生命经历揉进了于连的人物形象中。要了解司汤达和于连,咱们得先了解法国历史。读懂法国历史,也就基本读懂了这本《红与黑》。

提到法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浪漫的巴黎铁塔还是风情万种的欧洲美女。其实法国人除了浪漫,还非常热爱自由。他们曾经亲自把皇帝送上了断头台。1789年7月14日,巴黎警钟长鸣。工人,手工业者,城市贫民纷纷涌上街头,开始了武装起义。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法国大革命”。

在这场大革命中,维持一千多年的帝制被推翻。皇帝被砍头,整个欧洲大陆都为之震撼。对比当时的中国,正是清朝乾隆年间,封建帝制还远没结束呢。而大洋彼岸的巴黎人民,已经靠自己的力量起义了。不得不说,勇气非凡。

为什么法国人非要把皇帝推下台呢?这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教士是当时法国社会的第一等级,贵族是第二等级,其他各种人都归入第三等级。第一第二两个等级的人数不过20多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到3%。但是他们有权有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被砍头的皇帝路易十六就是他们的总头子,他与教士、贵族狼狈为奸,弄得民不聊生。

法国大革命过后,拿破仑接管了国家,让有野心的平民青年也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出人头地。自由民主之风盛行,可惜好景不长,滑铁卢一战后,拿破仑元气大伤,封建王朝趁机复辟了。贵族和教士又重新跳到了人民头上作妖了。

司汤达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他一生经历过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统治和王朝复辟,他少年加入拿破仑军队,曾三次跟随拿破仑远征欧洲,是同时代作家中唯一真正了解那个时代原貌的人。

王朝复辟后他又流亡欧洲各国,一生都在听沛流离中度过,这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影响了司汤达的创作风格。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要写每天在我们眼前发生的事儿,作家必须认真观察研究生活,深刻地揭露社会问题。这就是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反映当下,批判现实。

司汤达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而这部1830年问世的《红与黑》则标志着这个流派的开端怎么样。它绝不单单是一个小白脸,奋斗失败的故事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地深远。

法国有专门研究司汤达和《红与黑》的学问,叫做“司汤达学”和“红学”,还有研究该书的“司汤达俱乐部”,可见其地位之高。难怪连纪德、高尔基、巴尔扎克这样的大文豪都声称,《红与黑》是他们平生读过的最受益的书之一。

作为主人公,于连究竟是不是吃软饭的小白脸,是不是不择手段的野心家。这个问题历来被读者所讨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于连,但可以肯定的是,于连绝对是个性格极其矛盾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野心勃勃,拼命想要出人头地。另一方面,他生活的年代与他不稳固的地位,又迫使他谨小慎微,不断地迎合贵族与教会。

这个出身贫贱的青年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他代表了当时一大批被社会压抑的年轻人。他的一生都在反映王朝复辟时期,人们的真实心理状态。

于连在小说里不止一次怀念拿破仑,怀念大革命时代。因为在那时,青年凭借自己的才能,就可以在社会上大显身手。而如今他却只能当个平民,永无出头之日。他蔑视贵族阶级的权威,憎恨教会的虚伪,鄙夷有钱人的贪婪。但当他受到上层阶级的笼络时,他又不自觉地妥协了。

比如,当瑞纳夫人为他争取到仪仗队的资格时,于连穿着军服,那叫一个神采飞扬,志得意满,即便是这种表演性质的“游戏”,都能让他兴奋不已。更别提见到黑袍主教时的激动了,他憎恨权贵,却不自觉地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学习权贵的礼仪和谈吐,接近上流社会的夫人和小姐,幻想成为军官和大主教。

他身上反抗性和妥协性共存的双重人格,使他一辈子都活在矛盾和痛苦之中。用违反本性的方式拼命挣扎一生,苦苦奋斗一生,却依旧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这不得不说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而他的两段感情同样也有着深刻的隐喻。

看似是于连和一位有夫之妇,一位名门小姐的情感纠葛,其实背后有一条共同的线索。在引导人物行为,那就是他们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厌恶。他们的情感并不是正常的两情相悦,而是庸俗病态的社会造成的畸形恋情。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处在腐朽虚伪的复辟王朝压抑下,于连会去勾引比自己大十岁的贵族夫人吗。如果不是对环境感到鄙夷厌倦,瑞纳夫人也不会爱上身无分文的于连。

同样的,侯爵小姐也是厌倦了巴黎上流社会。看似幸福,实则糜烂的生活,才会对来自外乡的穷小子于连倍感兴趣。这些畸形土壤中长出的爱情又怎么会有好结果呢。

《红与黑》中对感情的描写,其实也是在批判当时的社会状况。因此,虽说情感是贯穿这部小说的主线,但只是把这本小说当成爱情小说来读的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读了这本小说,我们会对于连,瑞纳夫人,侯爵小姐产生巨大的同情。虽然客观上讲,这三者都不是什么道德完美的人物。侯爵小姐性情骄纵,为人处世离经叛道。而瑞纳夫人已有丈夫和小孩,却还和家庭教师厮混。至于于连更是道德败坏,凭借女人上位的手段令人唾弃。但就算三人有种种缺陷,也不妨碍两百年来读者的惋惜和同情。

这就要提到司汤达高超的心理描写技巧了。《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达到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后来者竞相效仿这种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写作手法。

正因为心理刻画足够细腻动人,我们能够理解于连每一刻的所思所想,理解他做每一个决定的背后动机,从而明白于连不是一个卑鄙小人,他的真实性格是敏感而又聪明,倔强而又叛逆,沉静而热烈的“于连在试图握住瑞纳夫人的手”,这也是西方文化的精髓。

与其说于连是个野心家,不如说他倾尽一生都在追求自我实现。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法庭上他有机会活下来,却最终选择走向死亡。尽管侯爵小姐和夫人为了他四处奔走打通关系,但于连要的不是金钱美人或苟活于世,他要的是自我实现。

狱中的于连终于清醒,他知道贵族阶级决不会让他这样贫贱的人混迹于“上流社会”。一个没有公平可言的社会是无法让人自我实现的。他打碎了幻想,至此也不再向污浊的现实妥协了。

一个拥有提高天赋的下等人,一个曾为挤进上层不择手段的小白脸,却最终愤然而高傲地选择了死亡。于连实在不能算人们印象中的野心家,反而是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真正可歌可泣的自我实现者。

正因如此,这出伟大的时代悲剧带给人的强烈震撼百年来都不曾消减,一代名家司汤达借用于连这个形象,对人的处境和心灵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拷问。

比起同时代其他作家,司汤达更有历史政治眼光,思想也更加地丰富敏锐,也更理性。他把自己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理解融入小说,并以此作为一面镜子,引导后人去反思和领悟。

当然了,年龄较小的朋友们暂时理解不了深层的涵义,但也可以欣赏精彩曲折的情节,感受司汤达细腻的心理刻画,领略浓厚的异国风情与时代气息。

《红与黑》这样的作品一定会烙印在童年的记忆里,并在未来的岁月中闪闪发亮。

你可能感兴趣的:(【1090】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