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北桥村!
话说这片地方最早无人居住。
沧海桑田,时光荏苒,如今的北桥村子不大,人口不多,现如今却也是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相传金天会年间(1123——1135年),滏阳河桥被金兵破坏,北定人集资建桥一座,后有人在此居住,遂名北定桥,为书写方便,1949年改称北桥。
紧邻村北是一条大名鼎鼎的滏阳河。
河的源头发源于邯郸峰峰矿区滏山南麓,故名滏阳河。该河流经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天津最后注入渤海。
北桥村的李姓,相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
我五、六岁的时候(约1968年)滏阳河水四季碧波荡漾,鳞光闪闪,货轮穿梭,艄公号子不断,河滩上赤膊的纤夫光着脚,胸前斜搭着纤绳,腰弯的像条绷紧的弓,在艄公号子的节奏下吃力的向上游挪动。
船上的人家就用河水做饭洗漱,炊烟袅袅从船舱的烟囱中飘出。隔着船舱玻璃能隐约看到里边的生活起居用品,还有小孩。想必他们出一次船是要很长时间。
当时的桥比现在高的多,桥两头是大漫波,站在南桥头上能看见两边人家的房顶。
河的北岸没有人家,只有二队的牲口棚,棚的北边是一大片芦苇,层层叠叠、密不见日总是让人感觉阴森恐怖!
中间是水库,里面养鱼,水库的东沿种了二三十棵杏树。我们经常到水库里游泳捉青蛙。杏成熟的时候,杏林里一片杏黄桔红,熟透的杏散发着甜香,自行掉落在地上。孩子们等中午看杏的人午睡了,从麦垄里爬到树下,拿坷垃(我们这里的方言指碎小的砖头或石头)投杏,或悄悄的上到树上摘杏。有时候被看杏人追的狼狈不堪抱头鼠窜。
桥北边的大波路一直通到北定,往北的东西面是各队上的麦场,宽阔平坦,是我们冬天学练自行车的好地方。
继续往北路东是一片坟地,几棵两个小孩才能合抱的柳树孤独的矗立在坟前,坟堆上有很粗很深的洞,也不知道里边有什么精灵。
树上的树窟窿里住着像鹌鹑一样的野鸟,坟滩中杂草丛生,经常有蛇出没。每次去坟地割草总是让人毛骨悚然心有余悸。
那时候水美鱼肥,天空湛蓝,河两岸绿柳成荫,到了夏天河滩上都是草,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经常有船从河里经过,来往于邢湾镇与辛店镇之间。
河水是孩子们的天堂,当时没有其它娱乐活动,游泳便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
说起游泳,孩子们自五六岁就爬在浅水的地方,手拽着裸露出来的树根学狗刨,把头浸到水里学憋气,学习手脚并用练扑腾。不几天就能松开手游几米,然后慢慢的往河中间游,再游回来。试几次之后就一口气游到对岸。
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游泳的本领已经炉火纯青,如鱼得水了,不仅有速度还有花样!
放学后,我们把书包一扔,抓上半个窝头就向河里跑去,边跑边脱衣服,到了河边一头扎进水里,把这口长气耗尽才探出头换气,一个个像小鸭子一样跳进水里。水花四溅,水浪翻腾,似蛟龙似银蛇......
一会儿仰泳,浮在水面静如处子,一会儿潜入水底手抓脚蹬,再出水面时,早已游出三十米开外。
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真是想着法子的在水里玩儿!
不知谁琢磨出了跳水玩法,这个属于勇敢者的游戏,需要胆量和拥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一种是从河边歪向河里的大柳树,爬到最高处,从上面一跃而下溅起浪花无数!
另一种就厉害了,是从桥上往下跳,桥面距水面十几米高,胆小的人可不敢,跳水的姿势要直挺挺的跳下去,如果前倾就要肚子先触水了,拍的肚皮生疼生疼的。下水如果不捏住鼻子,下降的速度快,入水的瞬间,水就钻入鼻孔,一股酸痛感觉直冲脑门,就好像吃了芥末一样......
伴随着四季更替,河水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那闲暇的时光!
刚入夏时,在水里泡的时间长了,就冷了,跑到石碑上贴一会或是躺到路上把土覆在身上暖和一会,继续玩!
夏天要到河对岸割草时,先把筐仰泳举过去,再把衣服举过去,举衣服过河需要耐力,游到中间没劲了,那就坏了,上岸后跟落汤鸡一样,当时都穷也不是好衣裳,出来凉一凉,干了继续穿!
秋天的河水是碧绿碧绿的,清澈见底,潜到水里睁开眼,能看的很远,也能听到水面上嗡嗡的说话声。
不管什么季节都挡不住我们对水的热爱!每每游的精疲力尽,过足了瘾!才会恋恋不舍的回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早已离我远去!但在我的脑海里,每每回忆起那段童年往事,在心里总会感觉暖暖的,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