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应多一点“匪气”

1

今天分享的《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先生的第一部武侠作品,写的主要是陈家洛带领红花会反清复明的故事。

看完之后对陈家洛的书生气印象深刻,也特别有感触。

陈家洛给人的感觉就是书生气,这种书生气让旁观者替他着急。如果他立志做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吟诗作对,倒也自在,关键是他的位置是领导——红花会总舵主,而且选择了一条创业之路——反清复明,他的书生气就与现实不搭调了。

书生气的第一个表现就是纠结。

陈家洛的纠结从下棋可以看出,他整天对着棋盘发呆,揣摩“卧看满天云不动”的境界,那感觉就是隐忍等待,等待乌云走开或云开月明,这就是被动型思维,创业的人都知道,永远等不到万事具备的时候,做比想更重要,在行动中创造风云际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这一点,翠羽黄衫霍青桐就比他有境界更高,霍青桐说,“卧看满天云不动”不如“一抹长风万里空”,意思就是说,你光想光忍不行,得主动出击把让你心烦的事情解决,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心情立马就会好起来。

在他的行动中,也可以看出纠结的影子,凡事总想谋划的有得无失、两全其美,可是“世上哪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有得就有失,没有两全其美。想起张无忌的纠结,同样也是纠结,美人们都不想得罪,都想要。遇到事情,慌慌张张,求认同感的愿望强烈,不够果断,都不敢明确表态、斩钉截铁。

纠结体现了内心不智、思路不清的表现。

书生气的第二个表现:脸皮薄,好面子。

明明和霍青桐互有好感,却因为女扮男装的李沅芷出现就怀疑霍青桐的情意,作为男子汉就应该争取勇敢争取自己的感情,即使有情敌也应该勇敢竞争,这样主动内心放弃,也不主动去澄清,憋出内伤来,辜负一段情,放下身段、放下面子又如何。

书生气的第三个体现:耳根软,易轻信于人。

整个反清复明的思路有错误,把宝完全押在曾经是汉人的满人皇帝乾隆身上,轻信别人的许诺,甚至牺牲自己的女人来完成复国大业,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书生气的第四个表现:做事感性,富于同情心。

红花会十四个当家,各有烦恼,每个都要去安慰,每个都要去做思想工作,救四当家文泰来就救了整整30多集,有的当家心情不爽就消失了,这样不得累死,工作怎么开展。

张召重这样的大反派,抓住了为何不治罪,捉了放,放了捉,想学孔明感化敌人吗,让坏人的戏份这么多,为了制造戏剧矛盾吗?慈不带兵,义不行贾。

选择对象也是个败笔,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选对象也很重要,既然已经创业了,应该找合适的结婚对象,为什么不选择霍青桐呢,霍青桐8岁时候,都能为回部除害,手刃孤狼,让回部的歌声再次响起。武艺高强富有领导才能,在父兄反对的情况下,依然头脑清晰,顶着压力,果断用兵,围歼清兵。如果选择霍青桐做对象,两口子定能发挥互补优势,和回部联合虽不能一定保证推倒清朝,至少能把红花会发扬光大。他错误选择香香公主这个傻白甜,反映了他同情心泛滥。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为了联络河北豪强势力被迫和贵族联姻,把最爱的阴丽华放一放,这就是政治,一举一动都不能任性。

书生气的第五个表现:心太软,没有手腕,没有狼性

红花会虽有纪律,也有掌刑当家,但是在对待十五个合伙人的问题上,只有恩,没有威,至少没有做到赏罚分明,每个人的分工没有分好,任务完成的奖惩没有落实,出现错误,仅仅去做思想工作,我们都替他累,由此我们看出他们只是个团伙,还不算一个标准的团队,整个创业过程思路不清,组织不严,还有就是没有一个退伙入伙制度,平时没有培养下一代人才储备,所以一场浩劫后,一蹶不振,偏安于西疆山沟沟里过活,一把好牌打的稀烂。

团队的领导书生气,缺少强烈的目标感和使命感,不能开疆扩土,不能带领销售团队不惜生命完成销售指标,处于文人特有的自嗨和意淫之中。

书生气的第六个表现:相当自负和清高

未曾入江湖打磨,直接接总舵主职务,德不配位,虽然众当家推他做总舵主,如果他有自知之明,不接总舵主,想要走,谁又能拦住他。之所以半推半就的接受职务,还是有一颗相当自负的心,觉得能胜任腥风血雨,觉得世上没有任何难题能难住他,当领导的虚荣感在作怪,呼风唤雨、万众拥戴的感觉让人上瘾。如果他足够聪明,就不辞而别,寄情山水,天下大事去他个娘,到底是年轻气盛。

2

书生气怎么产生的,无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长期的正统教育,二是基层生活经验缺失,经历浅。

陈家洛的教育环境:从小生于官宦之家,6岁拜天山大侠袁士霄为师,一直在山沟沟学艺,未曾与外界接触,对百姓生活的艰辛知之甚少,人情历练不够,吃苦少,挫折少,还未曾毕业,直接空降高层,不接地气儿也正常。

那什么叫匪气呢,匪气也很难来形容,简单来说就是不装,接地气儿,做一个正常人、社会人、利己的人、百折不挠的人、有生活趣味的人、走下神坛的人等等,你看西方经济学就建立在利己的基础假设上,如果大家都那么无私,就没有资本主义了。

比如韦小宝,从小长于市井,基层生活经验丰富,对生活的艰辛体会深刻,但是依然保持乐观,有鲜明的市侩特色,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对付坏人有办法有策略,虽然有时方法有点下三滥,会吹牛,会画饼,但是这点“匪气”让他更可爱,更有生活趣味。

比如小鱼儿,相比花无缺的书生气,又多了一些匪气,因为他长于恶人谷的土匪窝里,从小接受的都是反道德教育,竟然进入社会后如鱼得水,混的特别开。

比如晚清名臣曾国藩,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临危受命,组建军队,在残酷的军旅生涯里,培养了杀伐果断的匪气,书生气已经荡然无存,因为在军旅中最不能书生气,意气用事,一次任性,数万将士丧命。

比如我们的偶像毛爷爷,也是读书人出身,早年也是书生意气风发,粪土当年万户侯。但是他是最注重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的,他注重锻炼身体,野蛮其体魄,丰富其精神。他多次去乡野考察,与老乡攀谈,了解社会现状,还写了《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多篇调研文章,组建军队,发动秋收起义,一系列丰富的实战,让毛爷爷摆脱了书生气,多了“匪气”,和纯书生气的王明博古之流是云泥之别。拿收服湖南井冈山的王佐、袁文才等当地土匪这件事儿来说,毛爷爷只身入匪窝,谈理想、谈未来、谈抱负,说服他们加入红军,保存了革命的星星之火,这就是书生气和“匪气”结合的成功案例,如果带着书生意气去谈判,那肯定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3

匪气多源于底层生活、早年挫折和军旅生活,这三种情况都会锻炼出“匪气”和“地气儿”,形成真实的三观。

看了这部小说,提醒我们一旦脱离校园,要尽快从书本里跳出来,尽快完成社会人的转变,多经历多修行多思考,经常反思自己,不要给自己的思维受限,清高和偏见会局限思想,看不惯、不在乎、少接触,最终进入自嗨模式。

有人评价书生气的人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知道的太多顾虑也最多,更加的知道做事的风险,更不敢迈出关键的一步,显得不够自信,失之锐气。

还要勇敢表达自己思想和想法,老不发声就会被遗忘在角落,被组织和团队忽略。

每个单位的领导其实不太喜欢带书生气的新人,因为不开窍,脑子里塞满了书本的条条框框,也没有精力去改造他去教他融入社会,尤其是处于创业阶段的读书人儿,书生气是会栽跟头的,往往需要一个痛苦的社会化过程来完成个性的改造,使性格趋于接地气儿,想起一个词儿,百无一用是书生,向毛爷爷学习,多翻翻《水浒传》。

(公众号:浩评如潮)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人应多一点“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