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德苑漫谈|探讨景德镇瓷器的“天、镜、纸、磬”

导语:景德镇陶瓷始于汉世,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景德镇陶瓷大量系艺术陶瓷、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以白瓷为著称,素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千多种品名。


那么,这“天、镜、纸、磬”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瑾德苑就来与的陶瓷同好们探讨景德镇瓷器这四大特点。

【青如天】


“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南宋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仿佛看见床边的玉枕,在夜色下透出莹润的光,清冷而美丽。这个伴着女词人度过漫漫长夜的“玉枕”,就是青白瓷枕。

【明如镜】


那么什么是“明如镜”呢?古代流行青铜镜,古人当初对镜子的要求是能映照出人面五官,而景德镇的瓷器大多能模糊地照出人面,即达到了如同“镜面”般的效果,此之谓“明如镜”。

【薄如纸】


景德镇的影青瓷器到了元代被枢府釉瓷器和青花瓷器所取代,后期也有仿制,仿制最好的当属明代,陈浏的《陶雅》说:永乐时期影青脱胎碗最为可贵。脱胎乃瓷质极薄之谓,若画之没骨者。其所影之花,两面萤彻可以互鉴,惟款识亦然。又有记载:明窑影青压手杯,其薄如纸,即万历吴十九之卵幕杯也。

可见明代仿制的影青瓷器技艺之高超,永乐时期的影青瓷器胎质细腻,釉面莹润,纹饰清晰,能够清楚看到壁内纹饰,胎体轻薄如纸。

【声如磬】


要做出清透的影青瓷,必须用景德镇的高岭土。高岭土洁白细腻、质地致密,由这种瓷土拉胚而成的胎体,薄如纸张,施青釉其上,几近脱胎。轻轻敲弹,会发出如乐器般清悦的声音。

由上可知:青如天是指釉之色,薄如纸是指胎之厚,明如镜是指釉之光泽,声如馨器之声。

然而在这四种评价之外,还有一种“白如玉”的说法,也十分盛行,那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景德镇的这种青白瓷胎釉色莹润雅致,器型挺拔秀丽,装饰方法丰富,制瓷工艺极高。艺上有刻划花、印花、贴塑等各种手法,器物上的纹饰也是包罗万象:花卉纹、鸟兽纹、人物纹都它都应用自如。其瓷器胎体极薄,青白中带有一点深浅不一的浅湖色,更显淡雅。暗雕花纹,内外皆可见。因此被人们称为“假玉”。

谈了这么多关于景德镇瓷器特点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想要关注的话题吗?欢迎关注与评论,和作者一起了解陶瓷文化艺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瑾德苑漫谈|探讨景德镇瓷器的“天、镜、纸、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