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感悟

尊敬的戴校长:

    见字如晤。我对于您从来只有“感恩”二字。在我心里您永远是我崇拜的对象,我感觉您像我的父亲有时更胜于父亲。我的人生能遇到您得您教导,三生有幸。

    校长,我不想在此赘述我一学期以来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绩。不过是接了几个平台,处理了学校的各种文件,完成了教务处各种工作…不管是干了哪类工作,终归是学校的工作,能者多劳,我一直是抱着学习新技能的心态闯关式地从1.0升级到2.0。有人给我们教务处起了个名“杂务处”。好吧,这是对我们的高度评价,我倍感自豪,说明我们啥活都能接,并接得住。

    我来教务处两年了,学校的教务处变化最大的,特别是人员变动,而我的工作内容也随之而变。不得不说我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还是很不错的。不管怎么变,进来就是自家人。我对于教务处的两位教务员左蕊、雪如,我是很欣赏的,她们都是善良之人。我自然是对外护着她们,对内敲打她们。她们现在都知道哪些话只能内部消化不能说出去,知道哪些事该怎么做。不过我觉得,那时候老罗在教务处,有威力。我呢时常怀念老罗在教务的那个九月。我总结教务处的工作呢很繁琐,接到任务的时候,能自己消化就自己消化,需要老师配合的工作,在下达任务之前一定是做足各项准备,一定要做细致地合理地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定是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只考虑某个方面某个人,即便我很周全,也会发生一些你明明是为大家考虑却被大家无法理解还指手画脚,我后来发现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每次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不责怪老师们,我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以及安排是否合理得当,然后一次次完善。我发觉有时候一些反对的意见也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这些老师虽然当时让人心里不舒服,但他们的这些令人顶心顶肺的话语就像一个雷,让人忽然从局中醍醐灌顶清醒一下,让我能把问题看得更全面。

一个团队不能只有一个声音,我作为中层管理,如何做到沟通无死角,上顺下应,我必须要走进基层去听听真实的声音,特别是一些刺耳的反对的声音,在这里我要感谢吴勇英老师,我一开始会认为她是与我对着干,但后来发现原来是我错了,她就是那个很直接很大胆的反对声音。曾经我和她还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我见过她的坚硬也见过她的柔弱,说到底,我是喜欢她欣赏她的。

校长,我渐渐明白“管理”二字的“管”和“理”,“管”是一种职责所在,“理”是一些手段和方法。后者侧重于经验的积累。没有走过夜路,不知深浅。今天,我感觉我比起过去,更成熟了,说话都有底气了,而这份底气是来自您给我一次次的或轻或重或简或繁的教诲累积而成的。

校长,谈谈我对自己工作中短板的认识吧?在教室队伍中我发现一个小细节,老师们对于称呼的叫法,以前我觉得无所谓,喊什么都一样,但后来我发现比起他们喊得特别亲切的“小凤”,我更喜欢听到“主任”。从另一方面来讲,也许我在老师们中的威信还是不够的。至于老师们为什么会这样不忌讳呢?我想也许是我不够“野蛮”,太过于“斯文”。

我自己总结一句话:做管理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别人没法与你感同身受,更不能替你身临其境,个中滋味自品。

是的,校长,我听你的话,做什么事都如履薄冰般地小心谨慎,多做多反思多总结多提升。惟愿还能在您的庇护下茁壮成长。

以上是我对在教务处工作中所得的一些拙见,望校长多指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