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载体

      夜晚,已经犯困,该睡觉了。迷离间,忽然发现自己的脚已经老化,粗糙、变形、臃肿,不复年轻时的光滑秀气。仿佛灵魂出窍,我陌生地审视起自己的身体来。再看自己的双手、躯干,还有不愿照镜子的脸,也都老了。这是一直陪伴着我的老伙计啊! 

        我开始可怜并感激起我的身体来。这种感觉我以前有过一次。那是我18岁去南京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离开父母和家乡,随身只带着一个皮箱。当时有没有电话、网络,难免想家。有一次我打开皮箱,忽然泪水出来了,是想家了。事后我分析,为什么我打开皮箱会哭呢?是因为只有这个皮箱和皮箱内的东西是我从家带来的,是和家有联系的,其他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

        如今我早有了自己的家,宽敞的房间里什么都有。但今天晚上,我却觉得只有我这个躯体是忠心耿耿一直陪伴着我的老伙计。房间里的一切都是我后买的,只有它,是我的父母送给我的!我艰辛苦涩的时候跟着我,我激情欢乐的时候也随着我。除了家里的东西,我还有亲人,朋友,同事等等;但只有它,是我灵魂的载体。

        是的,这个躯体是父母送给我的,是承载我灵魂的一个精致的机器。按着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说法,我的灵魂在我的这部机器感知这个世界之前,是一个白板。也就是说,初生的婴儿就如同一个崭新计算机一样,刚格式化完硬盘,内容一片空白。但这是一部精巧的机器,它有敏锐的传感器,能够输入信息(感觉),并且有中央处理器加以处理(思维),最后形成了我的灵魂。

        这部机器也如同一个汽车一样,载着我的灵魂,颠簸在人生的旅途上。如今三分之二的人生已经走过,这部汽车也相当于跑过二十万公里,已呈老态,各个零件开始出毛病。终会有一天,在路的尽头,它将对我说:“伙计,我跑不动了,你下车吧”。如果我是一个基督徒,我就去排队见上帝;如果我是佛家子弟,我就等待超度轮回。但我什么都不是,我下车后,灵魂就如一缕青烟随风飘散,我的车子也迅速化为灰烬。灵魂在车上的时候,我可以通过看书,回望我未经历过的过去;灵魂下车以后,对于我,整个世界都消失了,一切都陷入永恒的虚无,时间和未来戛然而止!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我知道我是怎么来的,也知道我死后的情形。这中间一段我能感知的世界,其实就是全部的世界。

        看着自己的身体,它随我一天天老去,我伤感起来。车子(躯体)是不会说话的,只有我(灵魂)才会说话,其实是我,在人生之路的尽头,将把跟了我一辈子的老伙计给丢下,留在苍茫的大地。

        由于我的父母都有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我也不健壮。所以我一直认为,我的这部汽车是一个国产微型汽车,马力小、零件差,既不能载重,也不能快跑,和5700大吉普(体育健将)不能比。我也因此认为,生命在于静止,要少消耗、少吃饭。

        但我对这部机器还挺满意,既没有残疾,也不算太丑。如果比作汽车,它可以载着我慢慢前行,欣赏沿途的风景,包括欣赏那些一路狂奔的英雄们。如果比作计算机,我这部机器的中央处理器(思维)还不错,硬盘(记忆力)很差,经常需要移动硬盘(记笔记)帮助记忆。

        我也不愿像和尚那样,把它称为“臭皮囊”。佛家认为人的肉体因为有各种欲望,才带来各种烦恼,因而极力想摆脱它。和尚想逃避,其实是没想开,没有开悟。我倒很感谢它有这么多的感应器,使我能够感到渴了喝水的酣畅、饿了吃饭的满足、闻到花香的陶醉、看到美女的欢愉。当然我也能感受假丑恶,产生烦恼与痛苦。但我的中央处理器有一个功能,就是能够选择性记忆,善于记住美好的东西,忘记不好的事情。

        看着自己的身体,不复年轻时的光滑细嫩,这还是过去的我吗?实际上,组成我机体的细胞已经更换了无数次了,即使是陪伴我终生的脑细胞,其组成的原子和分子也会更换。我想起了一个思想试验,说是一个不停地在海上航行的大木船,由于不断有船板腐烂,就需要不停地更换船板,当原有的船板全部都被替换之后,问:这条船还是原来的那条船吗?

        其实不仅我的肌体细胞在更换,我的灵魂和思想也在变。大卫.休谟因此认为人没有一个固定的自我,按照佛的说法是“万法无常”。但我觉得,这所有的变化就构成了我,曾经的悲伤和喜悦,经历的寂寞和喧嚣,所有的一切组合起来,就是此时的我。

        按照佛教的缘起原理,一个人的现在即是他个人以往一切经历力的总和,甚至也和人类的全部历史、宇宙的全部信息有关。

          海德格尔说:人没有事先定义好的本质,人总是不断地选择、创造、超越自我,故而人的本质正是他一辈子生生不息所作所为的总和。

        看着自己的身体,想起上大学时的那个皮箱,我忽然理解有人为什么喜欢积攒旧物了。因为那些旧物能唤起过去的回忆,而那一系列的回忆,就构成了他的的生命。

        我喜欢讲道理,而不会讲故事。而文学就是讲故事,通过故事反映道理,或者故事本身就是生活的证明。我的一个朋友也喜欢写文章,都是自己经历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他的人生。女人充塞在梳妆台和卫生间的小物件,也承载着她的记忆、组成了她的人生。

        道理不容易讲明白,而真实的故事都是有价值的,虽然人往往会按着自己的喜好去编故事。

        我同意“我思故我在”,我写下这些文字,也是要证明我的存在;女人上街购物,是证明自己没有被这个社会所抛弃,是“我购物,所以我存在”;球迷以及各种粉丝,都是通过把自己与球星、明星联系起来,以摆脱自己的孤独,是“我知道他(她),所以我存在”。小人物关注、跟随、捆绑大人物,是为了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地位,否则就会不安,是“我和他是一伙的,所以我存在”。亚里斯多德宣称:“人如果不生存在社会中,就不算是真正的人”。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生存的动力,要么是证明自己的存在,要么是试图延续自己的存在。

        又跑题了,我也该睡觉了。

        我是谁?就是今晚写下上面这些文字的那个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灵魂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