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除了挣钱消费还得多存钱

自从开始有意识地要进行投资理财之后,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开始存钱。

存钱这个词在我们父辈那一代是一个很常见甚至是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他们省吃俭用,把一笔笔收入存起来。这个来源于他们生活年代的物质匮乏,导致了大部分人都有存钱的习惯,说到底是因为以前没钱,所以存钱才更有安全感。

而现在80,90后,多数因为经济条件的变好,从小不太有温饱问题,对钱没有这么强烈的概念,加之长大后很多碰上了一个物质丰富的年代。各种金融信贷工具也很多,各种商家也积极鼓励消费,甚至政府也开始鼓励消费拉动经济。所以现在经常能听到很多新闻,90后多数没有存款,各种提前消费,借贷消费,平均负债十几万等等。很多人也鼓吹要对自己好一点,及时行乐,存钱是上一代的老观念。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很多年轻人老觉得现在可以挣钱,自己工资还在增长,可以去多花点。但大家得认清一个基本的现实情况,就是一般人的职业生涯到了35-40岁就开始走下坡路,很难会像二三十岁一样收入还呈增长趋势,看看现在很多公司都想方设法裁掉年纪大工资高的员工,转而招聘工资更低更能加班的年轻人。

但是年纪大了你的支出却并没有减少,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小。小孩子的教育费用年年看涨,老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指不定哪天就突然来了重病要开销一大笔钱。现在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社会养老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想单靠着以后的社会养老金过一个体面的养老生活已经不太可能了,必须提早规划以后的养老经费来源。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应该在年轻的时候来考虑,年轻的时候需要慢慢存下钱来进行投资,让财富处于增长状态,至少跑赢通货膨胀吧,这里才不至于在以后真的需要用钱时变得捉襟见肘。

所以而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在年轻的时候努力挣钱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就是要尽可能地多存下一些积蓄,这样才有了财富增值的本金。适度减少开支,避免掉入消费陷阱,把收入的一部分强制储蓄起来,为自己的未来考虑真的是个很重要的事情。现在很多理财课程都在交你如何财富增值,我觉得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有本金才可以,这是所有0前面的1,没有本金,理财也无从开始。

我自己在存钱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减少开支的体会,分享给大家。

随时记账。把生活中的每笔开支用记账软件纪录下来,到月末了看一看钱到底去哪了,然后哪些开支是可以避免的,在下个月的时候注意控制这方面的开支。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消费习惯。

不需要的东西不买,不要因为觉得东西便宜或者打折就去买一些不太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是指那种使用频率很低,或者买来了就基本不太使用的东西。如一些觉得便宜但买来也穿不了两次的衣服。学会经常清理家里的东西,把不需要的东西扔掉,不仅能腾出不少空间,重要的是在清理过程中你会知道哪些是你需要的,哪些是自己冲动消费买来却基本不使用的东西,这会逐渐让你对自己的消费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尽量在家做饭吃,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或者现在共享自行车电单车也很多

有些可以购入二手产品的可以去闲鱼这样的平台淘一淘,确实能省不少钱。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也可以去上面处理掉增加收入。

尽量避免购入负债产品,如汽车这种大件的商品就是一个典型的负债,买来就贬值,每年还要在车上花上至少一两万,对现金流是不小的影响。

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的更换频率尽量减少。

注意平时的一些小开支,比如经常性地购买咖啡,奶茶,零食等,看着是很小的钱,每天累计下来的数目也是惊人的。这里有一个著名的名词叫做拿铁因子,这一词是由作家兼金融顾问大卫·巴赫(David Bach)首先提出的,源于一个故事: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费,30年累积算下来花钱竟达到了70万元。专门用来指一些平时生活中不注意的小开支,但长期的累计也会很大程度消耗你的钱包。平时要警惕这些拿铁因子。

平时多注意这些细节还是可以减少不少的开支,逐渐把自己从月光甚至负债的泥潭中一步步拉出来。当然以上所说的这些要以不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为前提,如果会极大影响自己的工作就会得不偿失,比如电脑或者手机是作为你的生产工具时,一定要保证他的性能良好,该升级就升级,该更换就更换;如果在家做饭或者使用公共交通会极大浪费你的工作时间并让人疲惫,那就在外面吃饭,打车上下班,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毕竟比存钱更重要的是你得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能力来获取更多收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轻的时候除了挣钱消费还得多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