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笔记

Smart Thinking,作者把它叫作“敏捷思维”。学会用科学的、符合逻辑的、正常的、更开放的、更有创新精神的方式去思考。

批判性思维的着重点在于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想法,保证自己不要从众、不要犯错。但敏捷思维更偏向于创造,也就是我们怎样在保持批判性思维的前提下,还能不断地进行创造性思考,想出创新的方法,并且能够做出决定。这个才是这本书的宗旨。

三部分内容:

第一个部分叫作概念思考;

第二个叫作创新思考;

第三个叫作做出决定。

首先,为什么没经过训练的人的大脑不善于思考?我们的大脑不是为思考而生的。学校里老师教我们的东西,更多的是内容,而不是方式。考试考的也是内容,而不是方式,所以我们呈现出来的那个答案,往往是一个确定的结果。我们所面临的前提、假设都是确定性的,一件事一定有一个标准答案,一件事最起码能找到一个最优的答案。

但当我们走到社会上以后,你会发现我们面临的全都是复杂的问题,全都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问题。这个时候思考问题的路径、方法可能更重要。

亚瑟·库斯勒,这是一个思想家,他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终极的真相总是更接近于谎言。”

我们难点并不在于新想法,而在于陈旧的约定俗成。过去的框架一旦放在那儿,它就不愿意再改变了。

大脑的进化,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救命,它要节省大量的能量,让我们快速地做出反应。当我们遇到山洪暴发、老虎来袭、着火等情况时,我们就会选择赶紧跑。这个时直觉经常能带领我们走正确的方向。直觉不能思考,但是有时候能救命。

但如果我们思考一些复杂的问题,比如说伦理学、哲学、逻辑学,我们的大脑就有点不能接受了。所以,大多数人生活中采用的是盲从和轻信的方法。因为盲从和轻信能为自己节省大量的能量,他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认真思考。

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决策,往往来自简化启发法。什么叫简化启发法?最简单地讲,偏见和锚定就是简化启发法。比如,我们会给很多人贴标签:什么肤色的人,我们认为他们就会怎样;

为什么我们喜欢给别人贴标签,产生各种各样的偏见?原因很简单——简化启发,意思就是我们不需要深入的思考,以后见到这种人,躲远点就好了。这种思考方式使我们在生活中充满了偏见,充满了锚定效应。它们都叫作简化启发法。

赫胥黎曾经说,一个人的大半生都在阻止自己思考。如你坐在那儿很认真地想问题,想了一下午,但其实你只是重新整理了自己的偏见。

玻尔说:“你没有思考,只是符合逻辑罢了。”意思就是思考需要我们超越所知,需要我们找到新发现,而不是把这些东西想明白、想通、逻辑顺序捋顺,这个叫作推理。推理是思考的一部分,也是思考的一个工具,但是推理不能够代表思考。

那么所谓思考的方法——敏捷思维到底包括哪些呢?最核心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个叫作“元认知”,第二个叫作“反直觉思考”。

什么是元认知呢?是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

所以生活中我们首先得学会元认知,去观察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方法是否科学。

所谓“反直觉思考”,指的是我们得学会明晰概念、整合概念,然后创造新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够反直觉。总结起来为需要怀疑、需要天真。

什么叫天真?一个不天真的人是不会对约定俗成的概念发起疑问的。如工作,为什么,要努力?如果我不努力,能不能做得更好?假如不努力也能做得好,我为什么要努力?这就是一个天真的人才会去想的问题,他会去质疑大家已经约定俗一.的概念。

第二点是坚持不懈。坚持不懈的在脑子里萦绕你想解决的问题。

第三点是无畏。因为挑战既定的规范,挑战前人的框架,你不但会招致辱骂,甚至有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概念思考

什么叫概念思考呢?意思是革新性的突破往往来自科学家们所创造的新概念。

如“引力”的概念,重新架构了这个物理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机械宇宙逐渐浮现出来。

概念思考是使我们的头脑更加清晰、更加深入,同时能对他人产生更多影响力的非常重要的思考方法。定义是:“概念思考是一种独特的提问类型:它是一种自我反思,探索着我们对常见词汇的应用方式。”

创业的过程当中,我们就运用了很多概念思考的方法,界定了很多新的行业。如知识付费!

有了概念,才能让大脑更加轻松简单地思考,有了概念,才能出现很多研究对象。包括我们写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其实就是需要去创造很多更细分的、更值得研究的新概念。

那么如何创造新概念呢?

伯特兰·罗素说伯特:“对普遍性的觉察叫构思,而从觉察到普遍性叫概念。”

具体过程是我们要先组织信息,检索信息,诠释和评估,然后加入自己的创造力。在构造概念的这一刻,我们需要极大的创造力,最后再去预测这个概念所产生的影响。

构建概念的四个步骤。第一步,叫作列出所有事实,就像牛顿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事实,把它们列出来;第二步,叫作进行推论,建立联系,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三步,假设/创造新概念;第四步,检验。

那么如何分析概念呢?

对于概念的理解决定了我们对于事物的反应方式、思维方式!

另外,如果你不对每一个概念进行深入地解读,你是找不到创新机会的。

比如:什么叫作优质,我现在需要大家清晰地定义什么叫作优质”,等大家把“优质”定义出来以后,我们的服务才可能会变得更好。

概念分为两种,一类叫作封闭概念,一类叫作开放概念。封闭概念基本上不会变,比如说杯子、桌子、书、手表。

开放概念,也有大量的概念是会变化的,比如说敬业、认真、匠人精神、关爱,随着时代变化,这些概念会不断地丰富、不断地改变。

要深入理解一个概念,要几步。第一步,叫作收集典型的例子。第二步,分析这些例子。这些例子的内涵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找到它们的共同点。第三步,检验这个概念。

如何整合概念和想法呢?这里有四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叫作创造新概念。

第二种,叫作修正想法模式。修正想法模式其实是细化,是思考怎样丰富这个概念。比如说“电影”,而专门拍发生在公路上的事的电影,叫“公路片”;那一类像许鞍华拍的电影,叫作“女性电影”。这种进一步的细化、优化,就是修正想法模式。

第三种,叫作根据现有的概念收集想法。比如,有人做历史研究,大部分人喜欢研究伟人,但没新意,可以试着仔细观察这些伟人的历史中都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候,你会发现一支被大家忽视的力量,就是民众。在跟这些伟人互动的过程当中,民众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有人就创造出来一个新概念,叫作“历史上的大众”。

第四个,叫作整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概念。如果你能把很多种概念结合在一起,说不定能创造出一个特别棒的东西。

如在你研究一个员工为什么离职的时候,就出现了两个概念。“员工的贡献度”,也就是这个员工的能力强不强,对你的贡献大不大,“员工的风险度”,就是他会不会离职,他要不要走。

把这两个概念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产生了崭新的概念。

大部分的管理者都在努力地保留“高风险、高贡献”的人,或者“低风险、低贡献”的人,因为这两种人会占用你大量的时间。但实际上,如果你希望你的团队很强的话,你应该花大力气去管理那些“低风险、高贡献”的人。

学了这些概念思考,首先可以得到更高的作文分。

伦敦大学的例证,作者说:“在读你的文章的时候,主考官最关心的是你能否进行概念思考,你能否看到问题的关键,你能否清楚地阐明其意义,你能否明确地指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意味着你需要展示答案的结构,这个结构必须是清楚的,可以直接贴切地处理问题。”

如辩论赛,第一辩站起来发言的时候,一定是说我们首先明确几个概念。辩题中的每一个概念,我们都需要认真地去琢磨,不光是名词,连副词都需要清晰地定义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够辩论。

另外,这种原创性能帮助你去找到更加有趣的课题,还让你的工作变得更有创意。如做樊登书店,又家庭工作也需要概念思考能力,如何跟孩子玩。

创新思考

十大特征:

第一个,叫作善于清空大脑。

第二个,乐于构思解决方法,而不是纯粹地寻找。

第三个,能够简单地思考。苏格拉底讲,首先你要承认无知,承认自己很简单。他的名言:“无知是变得明智的前提”,“不经过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

第四个,善于找到问题。如塞麦尔维斯发现妇科产妇死亡率高。

第五个,乐于寻找原因、结果和可能的解决办法。比如伽利略,

第六个,叫作愿意接受新想法。如康德

第七个,叫作乐于质疑自己的判断。

无论是创造概念,还是创新思维,核心都是常识。实事求是叫常识,我们的大脑不接受实事求是,我们大脑接受幻觉、接受惯性、接受自负、接受盲目自信。

第八个,叫作坚定而机智。

第九个,叫作敢于不同。如乔布斯的广告语叫Think different(非同凡想)。

第十个,乐观。如爱迪生“我只是找到了多少次不成功的方法,那不叫作失败。”悲观者永远正确,而乐观者永远前行。乐观者一边犯错,一边前进。


如何形成一个想法呢?这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出问题,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尽可能让问题更加清晰、更加具体。然后收集更新、更有趣的问题,把它们列入你的清单。最后,尽可能地深入,学会从不同的层面思考问题,比如从个人的层面、物质的层面、社会的层面,如果我们能从不同的层面思考一个问题,你会得到很多不一样的结论。

主导思想就是惯性思维。

揭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第一步,列出所有的内容。列出跟这个事有关的所有的内容。

第二步,叫揭示层次。我们要知道这些问题有多少个层次,这些层次分别对应着因果关系的哪些要素。

第三步,叫作检验和排除。

第四步,发现趋同点和趋异点。

类比工具可把这些复杂的事情理清楚。类比会发生偶似概括,偶似概括就是两者看起来很像,偶尔会有相似的地方。

雇主最渴望的就是具备以上这些能力的人,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概念性思考、创新性思考,用类比来解释清楚一件事情,用重新组合概念的方法来实现创新、找到因果关系。

做出决定

明智地做出决定,也就是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决策者分三类:

第一种叫作武断决策者,这类决策者会说“这事不用讨论了,我拍板了”,是非常武断的。

第二种叫优柔寡断者,就是他怎么也决定不了,看到一张菜单都要研究半天,有选择困难症。

第三种叫作拒绝决策者。一类叫作确定论者。另一类叫过滤人。意思是他对于自己做的所有决定,都会有信息过滤的机制。

如何做决策呢?

第一个,叫作以完整有效的信息为基础

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你能勇敢地面对跟你认知不同的东西,你能勇敢地面对自己可能犯错的事实,你能接受跟你想法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这就叫作实事求是。

第二个,叫作有效地达成目标,就是好的决策能够更有效地达成目标,而不仅是达成了目标即可。

最后一个方法叫作学会接受。

如何评估解决方法呢?一个方法,叫作用实际效果测算。成本收益分析。

在合作与竞争中,我们都需要考虑到博弈模型,因为我们跟他人之间除了有竞争的关系,还有合作的关系。

相互依赖和博弈理论的引入也是很重要的。博弈论的最高境界,就是看谁能够更多地获取大家的信任,因为信任能够大幅降低博弈的成本。

斯金纳讲过:“教育就是一切所学的东西被遗忘后剩下的内容。

我们只有学会批判性思维、学会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不会跟随惯性和大脑中的冲动去做决定、去发表自己的议论,同时保持开放和反思的精神,我们才会不断地变得更聪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