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雅心理//爱的表达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可就是那么难!

出处:雅暄游戏咨询中心

作者:思雅


母亲节当天,刚好是我工作的时间,咨询结束后,打开微信,看到来自初二的女儿的一条微信:“母亲节快乐!”,还收到一个5.2元的红包,不由的心中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接下来,我也用同样的方式温暖了我的两位母亲,作为母亲我感受到来自女儿的温暖,可作为女儿,着实汗颜,这么简单的一个表达爱的动作我都没有想到,更别提做到了。但像这样无法表达爱的家庭在中国相当普遍。

中国人习惯含蓄,很多浓烈的情感经常会被压抑起来。久而久之,很多人都忘记了怎么去表达爱。其实中国的文化在关系中的紧密均是妥妥的爱,可偏偏是这种紧密让我们缺乏了表达爱的能力,或许是因为距离过近吧,也或许是因为爱太浓烈了吧。

我们爱父母,爱孩子,爱伴侣,但很多时候没有表达表现出来,让对方看到感受到,于是对方就以为你没有爱他们,这也是我在很多咨询中听到青春期的孩子们经常表达的一句话:“我知道我妈爱我,可我就是感受不到爱。”

一、发自内心的爱是一种彼此的尊重

“父爱如山,深而沉重,母爱如海,宽容温柔”,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可偏偏孩子们感受不到这份爱,从小的丰衣足食、嘘寒问暖都是在向孩子们表达的爱,可他们却体会到了应该或是厌烦;从小的恨铁不成钢、严格要求是父母在向孩子们传达的人生哲学,期望他们少走弯路的苦心,可终究是无法被孩子们理解。就这样,父母与孩子们在内心分道扬镳,爱就这样失之交臂。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以满足后,高层次的需求才得以实现,并且自发自愿的得以实现。而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例子,多数是少了尊重孩子的内在发展。与其说是家长不尊重孩子的内在发展,还不如说是家长很难看到孩子的自我内在的需求,从而无奈之下做了不尊重他们的事情。所以尊重,首先要能够看到对方的需求。

二、发自内心的爱是一种彼此的信任

在和很多家长谈及孩子的成长时,通常我会被家长的焦虑带入到似乎孩子永远做不到的错觉中,比如“他就是懒,就是不做”、“明明可以先做完再去玩,就那么点作业,非给你磨蹭到12点”、“说了多少遍,就是记不住”,或许这种错觉影响了孩子周围所有的人,包括孩子自己,就连孩子自己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一蹶不振,因为久而久之,他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青春期后,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便会对这种错觉信以为真,从而退却、从而无力……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成长的人,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但他们还没有长成之前,他们需要通过父母对自己的信任才能获得勇往直前的勇气,同时,父母也是以身作责的榜样,在这样彼此信任的良性环境促进下,孩子们内心的爱是充分而饱满的。长大之后,才会以爱回馈于自己、回馈于家庭、回馈于社会。

三、爱无需多言,仅在心中,对方便会感受到

发自内心的爱,从来不需要多说,就像热恋中的人天天在问:“你爱我吗?”对方回答一万遍:“我爱你”,也无法让她心安似的。只言片语的爱永远无法抵得上简单的一个动作的体会,这个动作不需要一掷千金,仅需要你心中有爱。我曾记得有一位仁兄对我说:“我买个多少钱的东西送给她好呢?”当我们在衡量价格时的动作,我很难想象出这是有爱的动作,当我们在权衡动作的价值时,也很难让人体会到被爱,不是吗?


爱不需要价格,更不需要语言,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你能体会的到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雅心理//爱的表达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可就是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