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沉稳,向光而行

我也曾是一个医者,在临床奋斗10年。尝过医学科目的枯燥,领略过临床医生的艰辛、无奈和幸福成就感。近年来恶性伤医事件屡屡发生,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对医疗环境的恶化感到无力。

近期看了陶勇医生的《目光》,深深被他打动。陶勇毕业于北大医学部,博导,是一名优秀的葡萄炎与眼底病的专家。2020年1月20日,陶勇在医院上班的时候,被一名他治疗过的患者砍成重伤,从那以后他被迫离开他热爱的手术台。

这本书是他的作为一个医生的沉思录,包含了他从医20年的人生思考与感悟。他的信仰,他的坚持,他的热爱是任何力量都打不败的。

医学是信仰,向光而行。

医学是不断更新的,要求从医者终生学习的科学,医学模式也在不停地前进,对从医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陶勇就是为医学而生的。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工作,积极参与义诊等慈善活动,不追求名利。陶勇希望出的名是在著名期刊是有他的文章,截止出事的时候,他已经在SCI期刊发表了79篇论文。

即使在他最艰难的时候,陶勇依旧坚持医学是他的信仰,是他毕生追求和热爱的事业,他选择向光而行。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生命的用途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怎么去用它。

陶勇选择了他热爱的医学,选择了奉献。

热爱,自有万钧之力。

医生自己对这份职业的尊重,会让自己的从医之路更加坚定。外界对医生的尊重,会让医者之路更宽广。

陶勇为病人做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挑战新尝试,和病人家属携手,一起翻开患者的黑暗,他喜欢这种感觉,体会着病人的幸福。

事情发生后,许多病人和家属哭了,有人捐钱有位妈妈还要捐手给他,这是陶勇多年从医积累的福报,也更坚定了他信仰追求。

不是所有的医者都能这样坚持自己的信仰。

陶勇的好友留学归来,在医院干了不久就转私立医院,那里赚钱多,业务少,少了压力和烦恼。

医生毕业了还要经过多年的临床磨练和不懈的学习。我以前的同事就有被夜班和高压高风险的工作折磨得坚持不了,放弃临床工作,选择较轻松的其他部门。

世界以榴莲吻我,我把它做成披萨

陶勇在从医生涯中,也遇见过病人的投诉和谩骂,他也苦恼过,不解过,但是他后来都泰然处之。

他不曾轻视过怠慢过病人,所以他不惧怕投诉,不接受协商调解。

这次受伤让他很是震惊,知道了病人的情况后,他表示理解,但是不原谅。

该病人出生就是高度近视,多次手术,最后一次是陶勇做的手术。术前已经告诉他最好的结果就是保留那只眼球和一点视力,另外一只眼正常。但是病人已经被家人遗弃多年心里扭曲,没有达到自己的意愿就爆发了。

即使在这样的人生至暗时刻,他依旧相信翻开黑暗是希望和爱。

他说:“世界可以无规律、无原则地用榴莲吻我,我只能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它做成披萨。”

世界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也没有那样差。人性复杂,多数善恶是一念间。

善让我们去爱,去付出去帮助人去成就别人和自己。

陶勇还在思考怎么治病人心病的问题,思考着当时是不是多问一些问题会得到一些端倪,他遗憾的是医生有时候治病救不了人。

尽管自己因此受伤,他希望所有的人都得到应有的关怀和救治。

我们实习期间,就有一位同学被病人家属殴打,当时同学们都很气愤,准备罢课,学校及时出面劝阻。后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曾面临威胁,我们才知道,我们不能把一个人的恶劣态度转嫁给别的病人。

医生的眼里,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1%希望100%努力

我们在临床上面临棘手的病例,面对极渺茫的希望是努力还是放弃,努力的结果极大可能是劳民伤财。别人也会劝你适可而止,到时候失败的不仅是病人还有医生,身心俱疲还可能面对纠纷。

最好的是医患互相信任,携手努力,共同面对结局,无论成败。

他有一位相伴十年的病人叫岳岳,病人六七岁的时候得了白血病,后来得了眼底病一直在陶勇那里治疗,因为孩子的病,家徒四壁四处举债,孩子父亲常年在外跑车,母亲奔波在家和医院之间。

他多次视网膜脱落,多次手术后视网膜钙化了,后来手术都没法做,陶勇摇头了。孩子妈相信医生,叫他劝孩子放弃,孩子坐着不动,他不愿意陷入黑暗里,他想读书。

陶勇决定跨学科求救,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博士,花了一年多时间给岳岳打造了一副智能眼镜,岳岳可以写字了,功课也没有落下,这之前的功课都是姐姐读给他听的。

1%世界可以有奇迹,需要信任和信心还有100%努力。

当医者努力的心血和汗水化为泡影,心里的伤痛也是无法衡量的,只是转身又要面对新的患者,只能隐藏。

有一位医生在火车上冲出急救一位患者失败,最后被家属起诉,告他非法行医。因为执业地点不对。相信他不会因此坐牢,但是肯定搞得身心俱疲。

没有患者家属的信任,医生大概也缺少付出100%努力的信心。

医患互相信任,互相携手是创造奇迹的前提。

希望不再有伤医事件,愿苍生无恙,医者卸甲。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课打卡文21.打卡主题6

你可能感兴趣的:(坚定沉稳,向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