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因为带有收藏属性而得以流传,所以但凡是搞收藏的一般都对传统书画有很强的鉴赏能力,很少有收藏家不玩书画的。除开一个人例外,他就是如今非常活跃的文化名人马未都。马未都的收藏范围涉猎很广,但独独不玩书画,这在收藏家是极少见的特列,特别是因为马未都非常高的知名度,他对于书画的态度和认识也影响了很多人。
在马未都的收藏清单中是没有书画这一项的,他也曾明确表示过自己不将书画作为收藏对象。书画自古至今都是藏家“居家旅行必备”的,为何却进不了老马观复博物馆呢?
马未都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及自己对于书画的理解,他解释自己对书画不感冒的缘由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就是对于书画不像其他藏品(比如瓷器玉石等)有较为明确都收藏标准,其二就是他认为中国的书画缺乏社会责任,换言之也就是缺乏更多的社会价值。
那么如何去理解马未都所说的这两点呢?他其实有用中国画进行举例,比如说有人如何形容一幅画好呢?用到的都是诸如“笔力雄健”之类空洞的套词,用这些东西来形容一幅画其实是让人完全闹不明白的。马未都举这个例子的确是在画界很常见的,往往很多并不怎么样的人画出来的东西,别人为了捧场也会用这些“标准化”的套词夸赞一番,但却并不见得这个人的画就有收藏价值。
马未都还具体聊到了中国画的“雅”与“俗”,他认为这个“雅”与“俗”往往不是由观众或者藏家来判定的,而是画者决定,他说不管是画个什么“品茗观瀑”还是“听松观瀑”,不管是怎么样“观瀑”其实都是没用的东西,这些没用的人家就说这是“雅”,而有用的东西别人一喜欢就被称为“俗”。老马关于“雅”与“俗”的观点大概是表达一种不满,不满什么呢?不满自己无法去以某个标准自主地评判书画,这个评判完全是由“制造者”说了算,这对于他来说也许有一种“受糊弄”的“体验感”吧。
马未都谈到的另外一个观点很多人觉得不明所以,他说国画缺乏社会责任,而且强调是“国画缺乏”,对于西画马未都虽然也没把它当成收藏对象,但他却对西画的评价要比国画高。
马未都所说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呢?他的意思就是说书画这个东西应该能够承载更多的社会属性,比如说反应一些社会现象啦表达一些有意义的思想啦等等,他认为西方的油画很多就带有批判性质比如说有一些描绘战争等等的题材,但是国画却是凭着画家的喜欢画点山水花鸟反应一些个人的情趣,相比之下他更觉得西画有“社会责任”,而且国画只注重创作者自己的感受却不太顾及观众的感受。
马未都对于中国书画的这两个观点其实有很多人不认同,但好像并没有传统书画家站出来辩驳一番,反而是油画名家冷军发表了对马未都这番言论的批评,冷军直言马未都的这种发言是错误的!冷军认为既然你说书画要承担社会责任要为社会发声,那么是不是杂技呀音乐呀这些也都同样要发声承担所谓的社会责任呢?
冷军认为书画家本来就不擅长做这样的“发声”,这也不是艺术家非得必须要承担非得要做的事情,如果非得要去做又很业余(做不好),所以冷军以一个专业画家的身份隔空“怼”了马未都一回。
这就很有意思了,一个对书画并不专业的收藏家发表了对传统书画不太友好的评论,然后竟然是一个油画家站出来驳斥。其实马未都所说的观点早就有网友议论纷纷了,很多人认为老马并不懂书画,但他非得发表看上去很专业的观点贬低书画,也有很多人认为老马讲的就是事实没错。
而冷军隔空为书画辩驳的时候也并不是单纯的以一个油画家的身份,冷军是以自己几十年的书画生涯的专业理解反驳马未都的,而国画也一直是冷军敬畏和探索的领域,相信在书画方面冷军的理解一定要要比马未都更专业和更深刻,因为马未都只是站在一个值不值得收藏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对于马未都先生关于书画的一些观点,您是如何理解的呢?
(文: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