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丽|一件事情反复做,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李老师有一句名言:读100本书,不如把一本书读100遍。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我相当震惊,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还有人傻到把一本书读100遍,这有意思吗?

图片发自App

当李老师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他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不下百遍的时候,我的观念被彻底推毁了。自己读一遍就费了好大劲,而且里面的内容几乎读完忘完,李老师学识那么渊博,理论能够顺手拈来一定是深读一本书的结果。

最近几年,我迷上了李老师的课,不是因为李老师长的有多么帅,而是在我人生需要整合的时候,遇到了他,他的那些名言警句直击我的心灵,让我不断去思考,直到现在很多话依然在指导着我的生活。一路走来,我不断修正自己的心灵地图,但是总感觉老师的很多话依然得不到很好的理解。于是有一段时间,只要是闲暇时间,就会打开老师的音频,仔细体会老师说的每句话,当然每一次听,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比如,对于老师讲的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部分,我一直不理解。老师说的时候,总是结合着“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点来进行,至于颜色、声音这样的感觉来解释心理是脑的机能,我自己就不能内化,更别说讲出来了。

可是当我再一次翻越《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豁然开朗,心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老师只是利用视觉和听觉来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至于记忆也是脑的机能,老师早就讲过,只不过不是在这个地方呈现而已。“记忆是基于当下的建构”“我们永远无法得之真相,只能无限接近真相”这不就是心理是脑的机能的表达吗?

这好像是把李老师的知识纵联了一下,而这一下,对我而言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至于横联,我可以结合实际,举出来很多例子来证明心理是脑的机能在发挥作用。

图片发自App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我好像隔一段时间,随着自己阅历的沉淀,加上间断读一点书,我顿悟的感觉常有。这不,今晚又有了这种感觉。

最近,迷上了看“青岛新阳光心理研究所第一界讲师大比武”的视频。对于自己讲课的内容,我反复看,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我的讲课太哗众取宠了。为了让大家把眼光聚焦到自己身上,我使出浑身解数,举例子,开玩笑,拽理论等方式,但是却忽略很多对于理论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转化。

比如:在讲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的时候,我讲到了鼓励女士去理解出轨的老公,从咨询师的角度,这是不严谨的。赤裸裸的现实是,很多施害者是不需要被理解的,引导那些被害者去理解施害者,是需要条件的,那就是受伤害的一方是愿意妥协的,也有机会妥协的。

这些理论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我并没有仔细阐述,恐怕有误导听众的嫌疑。

图片发自App

晚上把李老师的最后总结又听了一遍,又有了顿悟的感觉。

李老师之前讲到了“假设、理论、实践”三者的关系。老师要表达的是,当实践出现了错误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质疑理论,却忽略了假设。事实往往是:理论是对的,但是我们的假设出现了问题。

我对于这句话是不太理解的,然而,在听了录音之后,我好像明白了。李老师举了三个例子来证明:

1 一位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失败了,觉得很奇怪,于是就质疑那些教育理论。实际上,这还是停留在表面,那些理论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并不是说明理论错了,而是因为妈妈在实践的时候有一个假设:自己的孩子是聪明的。

有了这样的假设,妈妈就会按照自己有一个聪明的小孩的教育方式来养育自己的孩子。而这是根本错误。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只要付出一点努力就比别人强。什么时候,家长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并不聪明,只有多付出努力才比别人强的时候,这个妈妈就不焦虑了,因为她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2 一个商人,对人性的假设是善的还是恶的呢?如果你假设人性本善,然后按照性善论去经营你的生意,那么挣不到钱恐怕怨不得别人,因为马克思都说过“资本的原始积累是血淋淋的。”

3 病人找医生看病,不管这个病人是装的还是真的,医生必须有一个假设,你是真的生病了,然后给出一系列的诊断。

假设、理论与实践,这三者很自然就衔接了。当在一条道上摔了跟头的时候,一定不要质疑理论,而是要看一下,理论背后的假设有没有错。

我想到的是:

如果一位女士,因为男朋友不够爱自己而分手,继而很痛苦来咨询,她的结论是:爱这个东西一点都不可靠。这句话意味着,她对于爱情的理论有了很大的怀疑。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直击她的假设:您之所以爱情失败,是因为您在恋爱之前就有了假设,就是男人必须要以女友喜欢的方式来爱她,所以在发现男朋友并没有自己期待的那样爱时,矛盾就发生了。

“男人必须以女人喜欢的方式来爱她”这个假设很明显有问题。当女孩子发现没有那么多必须时,她的行为自然就调整了。

最后敲重点了:李老师的讲课重点,还要反复听呀。理论+反复+实践=内化。

期待着下一个顿悟。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秀丽|一件事情反复做,就会有不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