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通常没有规律可循,不可琢磨,非常玄妙。浪漫的人把“一见钟情”看做是最理想的爱情,浪漫的人相信缘分,说“有缘千里来相会”、“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说两人在一起是“命中注定”,可见两人在一起多么不易,双方应该珍惜彼此的缘分……
但是,当我在杂志上看到吊桥效应时,简直不敢相信,爱情难道这么随意?
再后来,我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类似的现象,比如很多人会喜欢上同桌的女孩。在一个密闭空间内如教室、公交车上、火车上,一男一女也会产生情愫。和一个陌生女孩(或男孩)机缘巧合多次相遇的话,我们也会把他(她)当做是“命中注定”而产生强烈的好感。大片的花海,朦胧的月光也会“惹祸”,让两人坠入爱河……
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和人际交往跟踪,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缘分”。我们相信的“缘分”实际上有很多必然和随机因素。
科学家发现:我们的恋人和配偶多数是自己的同学和身边的人。也就是说两个人要有缘分首先必须在现实空间上临近。因为“现实空间上的临近(proximity)通常首先决定了人们能否相遇。”
或许我们通过电话,通过网络也可以看到、听到,甚至感受到他(她)的音容笑貌,但是,这样的交往远远没有现实的接触,没有面对面的交往更有“奖赏价值”。“在文字或声音中表达出的爱意远不如脸颊上真实的一吻那样打动人。因而,分居两地的亲密关系一般不如朝夕相伴的亲密关系令人满意(Sahlstein,2006)。”因而,“现实空间上的临近”更具有奖赏价值。
另外,“现实空间上的临近”的交往更加方便,成本更低。在我们国家,现在的电话费、网络费在个人开支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过去的中国,今天的某些国家和地区,通信费依然十分昂贵。但是交通费即使在今天还是一项很大的开支,收入有限的异地恋人和分居两地的夫妻不得不考虑交通开支。“想你时你在远方,想你时你在脑海”,异地恋远远解决不了恋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假若要分离一段时间,他们还可能快乐地认为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感情,因为他们的爱情已经具有足够的奖赏价值。如果这样,他们或许会奇怪于距离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原本临近又便利的亲密关系如果因为距离而变得疏远,这种伤害是任何人都难以预料的。即便已婚的夫妻如果分居两地也更可能离婚(Poortman,2005)。分离似乎并没有加深感情。”
“小别胜新婚”的前提必须是短暂分别。暂时的分离让彼此暂时忘记了对方的不好,放大了对方的好,而产生思念之情。
有人在学校做过这样的实验,安排一些相貌普通的“女学生”(实验人员)一起上课,过一段时间后,让班上的男生对一些女生作出好感评价。结果发现,上课次数最多的女生给男生的喜爱值更高。
重复地接触他人(甚至只要看到他人照片)通常能增加我们对他们的喜欢程度,而不会导致厌烦,就是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有一则儿童故事,说一个孩子在山里大喊一声,山谷里传来同样的声音,他喊“我讨厌你”,山谷里也传来“我讨厌你”的声音。孩子很伤心,爸爸妈妈告诉他,你喜欢他,他就会喜欢你。果然,孩子大喊“我喜欢你”,山谷里也传来了“我喜欢你”。
在爱情中,我们也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因为“喜欢我”代表接纳自己的可能性更高,能保证更大的“奖赏价值”。
“吸引力匹配现象表明,要想享有成功的亲密关系,我们应该追求最有可能回报我们的伴侣。实际上,大多数人就是这样做的。当我们寻找未来的伴侣时,大多数人会用下面的公式来衡量自己对他人的实际兴趣,以及接近伴侣和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Shanteau & Nagy,1979):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伴侣的外表吸引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长相越好,人们对他(她)的期望值就越高。不过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伴侣综合的吸引力如何,取决于伴侣的长相吸引力和我们判断伴侣喜欢我们可能性的乘积。算术谁都会做,如果有人喜欢我们,但却十分丑陋,这样的人可能并不是约会的首选对象。同样,如果有人长相非常俊美但并不怎么喜欢我们,我们也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最吸引人的伴侣是长相还过得去,也很有可能接纳我们的人(之所以愿意接纳我们或许是因为他们也不太俊美)
我们期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大小,很大程度上和自己的适配价值(mate value)即作为生殖伙伴的综合吸引力有关。高适配价值的人,有很多热烈的追求者,因此他们能够坚持自己对伴侣的高要求。他们的确能实现(Edlund & Sagarin,2010)。例如,绝代佳人对男人有非常高的标准要求;她们不单想要一个能成为好父亲的友善绅士,也不只需要经济实力雄厚的性感猛男,她们希望伴侣拥有所有这些理想的条件(Buss & Shackelford,2008)。如果她们的适配价值足够高,或许真能吸引到这么完美的伴侣。但如果她们高估了自己的期望值、盲目自信,就会不断地被人拒绝。于是她们可能重新调整自己的适配价值,并对他人接纳自己的可能性重新做出估计(Greitemeyer,2010)。”
研究还发现,人们普遍喜欢熟悉的或相似的东西,这正是我们的大脑发挥作用的基本方式。
Fraley和Marks (2010)的研究表明,人们更容易对合成了自己面貌的人像照片所吸引。与其他的合成人像照片相比,他们对包含了自己合成照片表现出了更多的性吸引力。重要的是,参与者并不知道他们自己的照片也被包括在合成照片中。结果表明,我们会无意识地被与自己相似的人所吸引。事实上,我们更可能与外貌和自己相配的人约会(Little et al. 2003)。
大部分人会与跟他们非常相似的人结婚:相似的相貌、身高、体重、年龄、背景、智商、国籍和种族。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这种现象几十年了,遗传学称之为“正选型交配”,心理学称为“相似效应”。
有人认为这是自爱(self-love)也就是自恋的表现。大概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才自恋。
不管是相貌、生活习惯、爱好、价值观、家庭背景等相似的人更容易相互吸引,我们说的“夫妻相”就是因相貌相似而相互吸引进而成为夫妻。“话不投机半句多”就是因为没有相似的爱好,相似的价值观,没有共同语言而无法进一步交往。
两个人听品味一致的音乐、看同类型的电影、看相同类型的书籍、参加一个社会活动、同一项体育运动、一起逛街、吃相似口味的食物……这些人可以用“臭味相投”“气味相投”来自嘲一番。还有很多类似的说法,如“志同道合”、“意气相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都说明“相似效应”的存在。
相似的两个人,很容易彼此相爱,因为对方和自己一样,对方的存在就是对自己价值观与存在方式的最大认同。没错,当我们对自己的决定举棋不定时,一般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一生之中,我们都在寻找好的伴侣,当我们找到一位时,就会很开心。而且跟我们相似的地方越多,我们也就倾向于更喜欢对方。这种思维习惯不仅适用于真正举足轻重的事情(比如选择妻子),也同样适用于毫无意义的事情。”
综上所述,实际空间的临近的两个人更容易相遇,更方便来往,交往的“奖赏价值”更高。人们更喜欢熟悉的人、喜欢喜欢自己的人、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缘分未到,可能是你的要求太高,可能是对方没有满足你心目中那一页《我的另一半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可能是你把曾经的那个“完美”恋人作为了最高标准,也可能你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到了错误的人”。人们在追求爱情时,会追求那些最可能回报自己的人。所谓“缘分”其实两个人的过去相似,正在经历的东西相似,将来的目标也相似,因而“气味相投”,互相吸引,实质是“自恋”以及权衡“奖赏价值”的结果。
说明:本文参考并引用了《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