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1

话年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年节”,口头上称为“过年”,是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置备年货、走亲访友,结束一整年的疲劳奔波,合家团聚,共享跨年的喜悦。

贴对联,挂灯笼,烧香祭祖,扭秧歌……全国各地因风俗习惯不同迎年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最是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丰盛的家宴不尽相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为年增添趣味儿,也构成了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深植人心,代代相传。

丰子恺在《新年怀旧》中曾说道,“每逢年底,我未尝不热心地盼待‘新年’的来到,但到了新年,往往大失所望,觉得这不是我所盼待的‘新年’。我所盼待的‘新年’似乎另外存在着,将来总有一天会来到的。再过半个月,新年又将来临,料想它又不是像‘新年’的,也无心盼待了。”提不起兴致的新年,唤起他儿时年的记忆。

丰子恺的家乡在浙江嘉兴,良好的区位优势使这个地区饱受战争的洗礼。“当阳历还被看作‘洋历’,阴历独裁地支配着时间的时代,新年真是一个极其盛大的欢乐时节!一切空气温暖而和平,一切人公然地嬉戏。”丰子恺在回忆中这样描述道。身处那个动荡的年代,虽然生活很贫苦,但年依旧带给了人们无限的幸福与憧憬。提着灯笼满街收账是丰子恺过年最喜的。从黄昏起便走家串巷要账,但大多是寒暄。半夜时,提着灯笼再上门,才认真清算每户的账目,然后抹去零头,得出一个应付的实数。对于手头紧钱不够的人家,便会客气地说:“不急,再等一会儿付款。”到了后半夜,灯笼再次照亮街头时,有的收清账款,有的没收上,有的干脆把旧欠放弃不收,遂说道:“带点老亲。”一直忙活到黎明,所有账款方才理清。这一天通夜开放,灯火满街,难得的热闹,虽是要账却很暖心,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谐尽显无余。

吃年夜饭,毛草纸揩嘴,收压岁钱,敲锣鼓,放爆竹……让丰子恺儿时的年过得有滋有味。时代的变迁、外界环境的种种变化,造成那年景一去不返,不由使他心生感慨。我想我是幸运的,出生在和平年代,赶上经济发展强盛,年之于我而言尽是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过年穿新衣,看春晚,吃年夜饭……,每一项活动都是精雕细琢,不容一丝马虎。最刺激的要数夜里提着小灯笼去看街上放烟花了,刚开始走的还算安稳,悠闲地观赏身边的烟花次第开放。快到零点时,爆竹的火力越发猛烈,于是与同行小伙伴躲进楼道口,仰望漫天绽放的“花朵”,切身感受年的庄严与柔情。第二天一大清早便被震耳的爆竹声叫醒,伸伸懒腰去去一夜的疲乏,兴奋地起床梳妆打扮。迈出家门,闻着浓浓的火药气,看着爆竹碎屑铺满地,莫名的成就感爆棚。现在想来或许正是这火药气与新年不可分离的关联,构成了我儿时欢乐记忆的源泉。

如今,随着时光的推移,年也在与时俱进的变化着,但幸福美好的憧憬一直是不变的主题。眼看着猪年就要到了,我的喜悦之情不觉涌上心头,若丰子恺看到现在的新年,不知内心会不会又重燃起儿时的那份期待,盼着过这像“新年”的新年呢?答案不得而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