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

        周国平在《风中的纸屑》一书中说:“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我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

      我也是,而且从小就是。不喜欢走亲戚,不爱去人多的地方。村里唱一场戏,放一回录像,演一回电影,都是孩子们挤破头的时候,而我,却从不去凑那个热闹,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羡慕,不觉得孤独,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全然没有同龄孩子的特点。那时候,最怕七大姑八大姨地家里来人,我一般是避而不见的。上班后,就有人说我高傲了,我还是不以为然——熟悉我的人不会这样认为,不了解我的人要怎么看就怎么看。一群人的群聚,两个人的私交,都不如一个人的清欢。

      独处时,最轻松,不用刻意迎合,不用强颜欢笑,不用违心而为。可以天马行空,喝茶看书,听曲静坐。做自己喜欢的事,既轻松又愉快!

      可我们是社会中的人,我们不可能独自一人而活,我们总要与人交往。我虽然喜欢独处,但我也能与人友好交往,自认为人缘挺不错,我待人真诚善良。曾经给自己的座右铭是:“我要做一个闪闪发光的神经病”,我待人好,不怕人说我是神经病,我希望我能给别人带来光。如与谁有点摩擦,我便不安、自责、反思——我到底哪儿做错了,甚至卑微地去讨好人家。可我却忘了“升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不是人人都懂感恩的,我们不需要对每个人好,我们不是人民币,也不需要讨每个人喜欢。

      我曾经在《人生加减法》里写过:“ 要想快乐,就得做好人生加减法。一个人的成熟,无非就是看他明白生命中那些是最爱,然后开始删减。无限制地占有,反而适得其反。学会极简的生活,才是抓住了生活的重点。”我们需要明白,我们应该是从喜欢里得到力量和快乐,而不是花光了力量和快乐去喜欢。

      我的圈子很小,小到手机一响我就知道谁找我,睡一觉醒来除了孩子的班级群和工作群没有任何信息,可我学会了在一个人的清欢里自得其乐。你若盛开,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给自己闭关修炼的时间,不要焦急,一步一步来,一日一日过,跟自己向上的心去合作,总会有人看到你的光。“十倍速接近你的人就会以十倍速离开”,热闹欢聚中的人未必心里不寂寞。心里有春天,处处皆芬芳。

    《百年孤独》里有这样一段话:“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最终都要用寂寞来偿还,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的旅行,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过后便是成长。”人生路上,灵魂的摆渡人就是你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没有感同身受这种事。

      很喜欢杨绛的一段话:“我们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当你真正明白了生活,便学会了沉默,面对生活的风雨,内心已波澜不惊。和别人倾诉,是一种选择。和自己和解,才是一种修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