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教授之读经教育百问千答 十九

        第十九问:那胡适为什么还要在五四的时代提出废除经典?

        答:胡适、鲁迅、陈独秀等人为主导,提出打倒传统的文化观,这是民族的不幸、悲剧。那时候当然也有现实上的困难,但最主要的是自己学问上的不足,心灵涵养的不够, 我总称为“爱国激切”。爱国爱民族的心态是对的,可尊敬的,但激切的心态是不对的,非君子之道,没有百年千年的眼光,所以短视近利心胸狭隘。不止没有长远的历史眼光,也没有深刻的对人性的见识。他们面对时代的艰难,认为我们国家民族需要学西方,这是没错的,但他们认为既然要学西方,就要以打倒东方为代价。这种非此即彼的见解,现在看来是不对的。

        不过,当时时代风气已经形成,似乎难以挽回。即使现在的中国人已经知道不需要打倒东方了,我们还回不去,何况当时!不过,我们静下来想一想,当时是因为爱国激切而糊涂了,为什么现在我们还回不去?固然因为现在的中国人在将近一百年的愚昧教育下,教得国民愚昧了,不尊重理性,应该做的事不做,大家安于糊涂了。但是,人是活的啊,假如知道不对,马上转过来不就对了吗?转过来,不是指用东方打倒西方,不是用传统毁灭现代。因为如果这样打倒来打倒去,毁灭来毁灭去,这又是另外一个五四,是一种幼稚的反动。

        我们不需要再这样,我们应该是一切都在,一切都要。但我们要知道用什么态度来面对所谓的一切,你就要同是了解这两方面——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乃至于文言与白话——你要了解它们的特性,了解他们在人性所占比率,你才知道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它,用多少精神力气来学习它。

        如果在教育上有这样的理解,就可以对我们下一代做这种教育,甚至于对自己做这种教育。虽然成人以后,能力和观念都已经定型了,要进步要转换比较困难,能做多少做多少。而我们下一代呢,却还希望无穷,只要我们这一代醒过来了,好好教导下一代,经过一二十年,二三十年,整个中华民族就可以全部转变过来。

        所以我常说一句话:“我们这一代被牺牲了,不要再牺牲下一代。”我们自己多少可以改善一点,但是我们的下一代可以完全改善。在哪里改善?从头脑这里改善起。从对人性的体悟,对教育的认识开始改善。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财贵教授之读经教育百问千答 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