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总经理违反了所有的管理教义,企业却快速发展,原因是……

彷徨的道德

“哥啊,这活我没法干了。”

刚到家,弟弟就出来跟我抱怨。他是我们省城大学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生,参加工作刚半年。工作单位在这个二、三线夹生的省会城市里算好的,经营效益有口皆碑。

不等我询问,他就嚷嚷开了:“我们老大啊,真是没治了(方言,意思是“蠢得无可救药”),光会喝酒,不会管理,这是什么烂企业?”

我明白,他这里的“老大”指的是他们的总经理老刘,不是指我。

我说你别激动,慢慢说。然后就听他絮絮叨叨地讲了入职半年来的经历。

弟弟面试的时候很受老刘重视,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新部门“管理研究院”,让弟弟来当“院长”。

弟弟一摸排,发现这个企业真是好啊--零管理:无制度无流程、无预算无考核、无计划会无分析会无报告会,是个N无企业

“你相信吗?我入职半年了,这么大的集团公司,就没见到老总开一次正儿八经的经营分析会。”弟弟困惑地念叨。

弟弟立刻就像勇将入了无人之境,纵横裨阖,大刀阔斧地写了份万言报告,今天交上去的。

结果老刘大哥夸奖了一番后,给全盘否定了,让他回去继续努力。

“我该怎么办啊哥?”弟弟望着我的眼神,有点像某个抖音视频里的京巴,让人又萌又怜。

我咂摸了一下嘴,说兄弟你真是万幸不在华为啊

他说为啥?

我说任老总绝对会一脚把你踹出去的,因为曾经有个像你一样的愣头青就被他踹过。

image

没管理就一定经营不好吗?

管理是科学,更是艺术,这句老话无论多么强调都不过分 --彷徨君

“你给你们老大提了哪些建议?”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组织缩编。现在集团下属十七个独立子公司,真正有规模能赚钱的只有三家,其他十四个公司光惹事还赔钱。”

“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他说:‘这些兄弟们跟了我这么些年,他们干一把手也都习惯了,撤了以后我怎么安排他们?’你说,到底是他们关系重要,还是企业未来发展重要?“弟弟灼灼地盯着我,看来不表态不行了。

我说弟啊,你们公司这几年经营情况怎么样?

弟弟迟疑了一下说:算过得去,最近这几年在行业内是比较稳的。虽然没有很骄人的业绩,但是在这个“冬季”里,我们受影响最小。

我问为什么?

他说:比起同城的其他几个公司,我们的员工算最稳定的。

“嗯,那你为什么认为企业烂呢?”

“因为它没有管理啊。“弟弟理直气壮地说:”你知道吗?老大从来不找各单位要战略要计划要业绩,没事就凑一块喝酒。”

我嘿嘿地笑了一下:“兄弟,管理是手段还是目的?”

弟弟有点楞神:“手段吧。可是没有管理,怎么能有持续的业绩?肯定长不了啊。”

对于弟弟这种科班灌输出来的孩子,我表示很同情。

但该帮忙还是得帮,谁叫我也是他的“老大”呢。

底层管理逻辑远胜表面管理技术

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一群人以某种关系达成企业的共同目标--彷徨君

“弟啊,你刚到企业入职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扯这么远干什么?”弟弟狐疑地看着我:“当然是怕跟领导同事搞不好关系,反而被搞喽。”

“给你安排了部门,你刚坐到办公桌前的时候,你又琢磨啥来?”

弟弟稍稍回忆了一下:“想着怎么做点丰功伟绩,为企业的发展增砖添瓦。”

我笑笑说:“行啊兄弟,都这么会拍了,哥不再担心你少不更事了。呵呵”

没等弟弟反驳,我转而正经起来:“这就对了。你看看,你其实主要关心的就是两件事:成员之间的关系组织的共同目标。

我取出随身带的笔,转身找了张废纸,唰唰唰唰画了张图,如下:

image

不同的组织形态

“能看出什么来?”我引导弟弟。

“你的字还是一如既往地丑绝人寰啊...”

“滚粗!!!”

弟弟赶紧告饶,然后假装突然明白了:“我们企业是这个鸭蛋型的,以关系为先,目标次之。

我点点头:“孺子可教。那你能看出这两个类型的不同吗?”

弟弟沉吟着:“关系型就像刘老大的风格,总是说兄弟们挺投脾气,一块干点事。所以大家都把他当成大家长,愿意听他的安排。哎,这不就像梁山好汉吗,老刘是宋黑,我是---无用?!”

我有点哭笑不得:“那目标型是什么特点?”

“目标型就是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然后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人,人人背指标,期末考核,能者多得。哎,这就是我跟刘老大提的建议啊!”

“是啊,弟弟,你明白你错在哪里了吗?这种底层的文化特质就像是大厦的根基,你提的建议就像是把大厦连根拔掉,重新建一座,你想想那个难度吧。”

不同特质的企业各有其优缺点

关系型和目标型都有优点和缺点,但这些年管理层都在孜孜不倦地努力创造目标型企业--彷徨君

“不对啊哥,”弟弟不出预料地开始杠精附体:“你这个关系型企业毛病大了。你想想,那些能力差业绩差的员工,就因为跟领导关系好,就能在企业里混下去,长此以往,企业的整体效率肯定降低啊。”

他又用力拍了一下脑袋:“你看,我们有十四个单位经营不善,那些负责人都是草包啊。就因为他们跟刘老大关系铁,所以我的改革方案才推行不动。哈哈,你的这个‘关系型’就是糟粕啊,必须要改造。”

我默默地看了他一眼:“你知道海底捞吗?”我知道他前阵子看过那本《海底捞你学不会》。

“哪能不知道?刚上市了吗,闹那么大动静。”

“那你觉得海底捞是什么类型的?我是指三年前。”

“有点跟‘关系型’搭边。”

我笑了,杠精永远不会服输:“什么叫搭边啊,海底捞就是关系型的代表啊,说明关系型也能做出高效率来。”

“可你也就只能找这么一个代表,而且这两年为了冲业绩上市,海底捞比谁都更注重目标了。”杠精又怼了回来。

我说:“没错,高效率的关系型企业确实是少一些,因为它的优势不在这里。”我指指他:“你们同行业的企业裁人多厉害啊,你们企业还能坚持的住,不能说明问题吗?”

“那你的意思是说,大家都风生水起的时候,关系型企业会因为效率低而落后,但是当大家都吃糠咽菜勉强求生的时候,因为小弟们都抹不开老大的面子撂挑子走人,所以关系型更能够坚持过去?

我欣慰地点点头“基本是这个意思,但前提是,必须是良性的关系型企业,有很多呈负面状态的关系型企业就糟糕了,我们看了太多了(彷徨君不敢举例)。”

“那我还是觉得目标型企业更有优势,人人都以能力以业绩说话,多劳多得,明显是更公平公正合理啊!”

“这话没错。目标型因为激励手段比较先进,所以短期内冲业绩很有效果。”我琢磨着怎么说服弟弟。

我很明白这些科班出身的管理者们都是什么路子。他们把“绩效考核”奉为圭臬,一生所求在于找到“更加公平更加合理”的考核方案

很多公司就是被硬灌了“绩效考核”的鸡汤,结果因为体质不和,发生过敏反应,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你听说过索尼吗?”

弟弟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哦,日本企业吧?经营什么业务的不清楚。”

我立刻有点淡淡的忧桑,但没法跟他解释当年索尼是如何的碉堡全球。

“你就把他当成90年代的苹果吧。我建议你去网上搜搜‘绩效主义毁了索尼https://www.huxiu.com/article/1084/1.html’这篇文章,看看绩效考核是怎么毁掉一个创新型企业的。”

我在纸上郑重地写下一行字:“绩效考核”无疑是先进的管理工具,但使用之前一定看看与自己的企业特质是否相符。目标型企业往往过于关注短期目标而失去长期的远景,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也差,在企业走下坡路的时候这一短板会暴露无遗。

在关系型企业里,我们应该怎么“上进”

改变不了环境,就要适应环境。--彷徨君

弟弟又是沮丧又是累,终于放弃了杠精精神,转而又向我求援:“那我应该怎么办?”

“大环境你没法改变,那就只能去适应。以哥哥N多年纵横于各类企业的经验(不好意思说更多的是教训),我给你以下忠告。”于是我挥笔写下了:

  • 外向一些、多结交一些朋友。尤其要察言观色看看各个掌权的领导们有什么爱好,尽快融入重要的圈子。

  • 不要太受规章制度的约束,因为这种企业即使有制度流程也是摆设。

  • 因为条条框框少,而且老板又比较容忍犯错,所以工作时可以适当地创新,做出点有特色的成果,但又不可过于耀眼。

  • 适当地保持低姿态,在汇报工作的时候要兼顾到不同领导的需求。

弟弟唉声叹气地拿起来读了读,默默地收到自己的衣兜里。准备出去的时候,忍不住又回头幽怨地问:“我一身所学难道就白费了吗?”

嗐,还是忘不了他那正统的“绩效考核”管理法。

我赶紧地说:“也可以做绩效考核啊。”

弟弟立刻两眼发亮:“怎么考,考哪些方面?”

我认真地说:“不开玩笑。你可以跟刘老大提议考核围在他身边的那十来个人,让他们每月都需要组织至少三次”酒场“,跟各专业各层次的管理者或普通员工”以酒会友“,让他们把刘老大的感染力传导到基层,这是保证关系型企业能够良性健康发展的不二法门。”

弟弟口吐白沫昏厥在地,但是苍天有眼,我真没忽悠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个总经理违反了所有的管理教义,企业却快速发展,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