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黑谷堆的故事

图片发自App


在西北大地有一个边远小镇,此镇名曰滩歌镇,从地形来看,四面环山,中间是平川,其间有南河和白马河自南向北犹如彩绸般曲曲折折汇流而去。给古老的文明小镇增添了灵气,实乃金盆养鱼之地。

在古镇东面,有一座大山名叫黑谷堆山,此山由周围的众多山脉组建而成。山连着沟,沟连着山,山势和缓,连绵起伏,宛如一条苍龙,屹立在古镇的东方。

在黑谷堆山下有一个村庄叫做黑池店村。这就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

从小在山下长大,对山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非常亲切,骨子里潜藏着一种登高望远,振臂一呼的壮志豪情。

黑谷堆最高的梁叫“爷池梁”,他就像爷爷的脊梁,不管承受了多少风吹雨打,依然傲立东方,岿然不动。

第一次登上爷池梁的顶峰是跟着爷爷一起去的,大山的子民对大山总是充满向往。那时候我还小,爷爷也还健在。依稀记得那是个秋收的季节,爷爷一早就准备好了一切,他叫醒了熟睡中的我,我睡眼朦胧,慌乱起床,双手揉着眼睛,紧紧跟在爷爷身后,爷爷吆喝着家里的骡子,骡子托着农具,向黑谷堆进发了!

村庄后面,有条通往黑谷堆的山路,此路时而陡峭,时而和缓,时而崎岖不平,时而平坦宽阔。跟着爷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好不容易才到达爷池梁顶端。

爷池梁山势和缓,形如馒头,四周有草有林。由于乡民开荒种地,慢慢的形成了一层层的梯田,梯田旁偶尔还能看到搭建的茅草房,那是先辈们为了躲避风雨和劳累了休息的地方,有些老人常年驻扎在山上“务山庄”,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这片黑土地上,过着与世无争,青贫洁白的生活,艰辛成度可想而知。

爷爷种的地在爷池梁的最高处,面积宽广,错落有致,常年种着好几种农作物,有大豆,有青颗,还有洋芋!

站在爷池梁上及目四望,滩歌大地尽收眼底。纵然气喘如牛,汗流浃背,但鸟瞰大地的心情却惬意无比。爷爷在地畔边先抽了一袋旱烟,顺便生了一团火,然后让我给火里加柴火,他把骡子绑在一边吃草,自己就去地里劳动去了。

身居爷池梁,不愁没柴烧。我一抱又一抱的往火里加着柴火。火借风势,越烧越旺,一股青烟直冲云天,追逐浮云而去。爷爷把活干到一半的时候,又回到火堆旁,他抽着旱烟,让我别加火了,把他挖好的草坯子搬过来,我不知道爷爷要干什么,但爷爷的话我不敢不听,他老人家一生坚强,从来说一不二,所以对我们要求都很严,在他面前,你既不能叫苦,也不能说累,更不能偷懒。我只好来回奔走,卖力的将草坯子搬到爷爷身边。

爷爷把火堆上面的树枝移开,里面烈焰熊熊,威力正旺,他把草坯子顺着炭火围了个圈,一层层垒了起来。等那草坯子超过炭火的时候,他又拔开炭火,把挖好的半背篼洋芋倒在了里面,然后盖好炭火,最后又用草坯子把炭火封起来,那形状犹如一座椭圆形的碉堡,上面冒着青烟。

爷爷让我不要打动,说完又去地里干活。继续为儿孙拋天挖地,播种希望。

此刻,我闲着无事,就在树林里摘食起野果来。什么山核桃呀,毛榛子了,应有尽有,只可惜树太高,自己太小,有些野味自己够不着,只能在那里干着急。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爷池梁上传来爷爷呼唤我的声音,我应答着跑出了树林,向爷爷身旁奔去,这时候爷爷已经拔开了那城堡上面的草坯子,又拨去了上面的炭火,一颗颗洋芋露出了头。没有烧燋的痕迹,也没有烧熟的表像,只是上面多了点灰尘,多了点皱纹。

爷爷掏了一颗递给了我,我不知道熟了没有,就用劲捏了一下,只听噗哧一声,洋芋就开花了,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我食欲大开,狂啖品尝,又香又脆,又酥又软,那味道,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

我很佩服祖辈的智慧,连烧洋芋都烧的那么绝。我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颗,凡正是饱着吃不下去了才罢手,感觉口有点渴,爷爷就领着我到爷池梁的半山腰去喝水,那里有一口青泉,直径约二尺,形如一口大锅,泉眼无声,一年四季都冒着涓涓细流。水清如镜,能看见自己的影子。爷爷先喝了一口,叮嘱我慢慢喝,不要着急,我双膝跪地,把头伸进泉水里,慢慢的喝了一口,甘凉爽口,甜彻心肺,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农夫山泉,山上还有爷爷种的几亩田!

从此以后,爷池梁附近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了。

小时候家贫,口粮紧张,父亲为了让我们全家能够吃饱饭,又在黑孤堆的背面,村民们叫那里为后梁,开垦了一块荒地,刚开始是二三分地,渐渐扩展到七八分。一年、两年、三四年,最后居然有一亩多了,父亲曾种过大豆,胡麻,洋芋和青颗,后来有一年还种过小麦,收成不错,只是比山下的庄稼要晚收好长时间。

我佩服父亲的执着,坚韧和不辞劳苦的愚公精神。

说实话,小时候我去黑谷堆主要是奔着山上的山珍野味去的,当父亲在地里挥汗如雨的时候,我便在那荒地里摘食野草莓,那雪白的、粉红的、鲜红的野草莓好像一颗颗珍珠,晶莹剔透,在阳光的沐浴下,更加诱人!树林里还有山核桃,毛榛子、松果等一些野味,只要你进了黑谷堆山,保证让你高兴而来,满载而归!黑谷堆成了我童年的乐园!

渐渐长大。上黑谷堆山的目的又多了一层含意,那就是背庄稼。为父母减轻一下重担,背上背着沉甸甸庄稼,或胡麻或大豆,从那高高的后梁走起,绕过爷池梁,穿过油农地,又到尖嘴梁,一程接一程,犹如蚂蚁搬家,挥洒着汗水,收获着希望!

少年时期,除了农忙时给家里背庄稼之外,其它时时候还要为家里砍柴。提起砍柴,农村的孩子并不陌生,腰里系根绳子,手里拿着镰刀或者砍刀,爬到爷池梁的半山腰,钻进茂密的树林里,把那粗细不等的树木砍断,然后一抱一抱的抱出林子,放在平整的荒地上,先从里面挑两根柔软的枝条,用脚踩住。拧成麻花状,上下各一道,然后把砍好的柴,整整齐齐的放在上面,待放好后,又和伙伴们合力把柴捆起来;至此,一背柴算是砍好了。临走之前,又到那山泉旁吃点干粮,喝几口泉水,待精力充沛,就雄纠纠气昂昂的凯旋而归。

那时候,砍完柴回家,如果天气暖的话,我和伙伴们还要到南河水里洗个澡。因为村前就是奔腾不息的南河水,洗澡也非常方便!那真是背靠大山有柴烧,面临南河能洗澡,日子无忧无虑,美哉乐哉,好不快活!

光阴似箭,转眼我已长大,自从扛起行囊,远走他乡的那刻起,黑谷堆就再未亲近过。山上的茅草房和先辈们一起变成了心灵深处最遥远的记忆。

近年来,政府英明,鼓励村民退耕还林,植树种草,黑谷堆山上苍苍茫茫,更加美丽诱人。

无论我身在何方或将去何处,我将永远眷恋那美丽的金盆古镇,永远眷恋那养育我成长的黑谷堆山,还有那山下的父老乡亲。

那里有我的情,那里有我的爱,那里有我无尽的思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和黑谷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