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书的相遇

从小便喜欢看书,那时身边书不多,遇到什么就读什么,古代典故、神鬼传说、武侠言情、励志小品,一知半解却乐此不疲。

从上初中至今,一直有买书的习惯,总感觉遇到好书如同遇到知己,虽有“书非借不能读”一说,但对于我却不适合。我比较讲求读书时的心情,手捧心仪之书却时刻惦记归还,而且也不能在书上勾勾划划,少了读书的随性与闲适,反而失去了读书在于我的真正乐趣。

虽然我读书的内容庞杂,但总是自我感觉有趣才会读它。今天可以是一本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明天就会翻一本经典教材《社会心理学》;上午可以看一本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下午就可以换一本刑法学教授张明楷的《刑法学》。读书如同交友,与有缘的朋友交谈可以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境界,仿佛一位阅尽世事冷暖的睿智长者,为你娓娓道来人生意义;又如一位言辞犀利、幽默的同辈挚友,一抒胸中对世事不公的义愤。

如果说读书全凭兴趣也不完全,毕竟有一些短期功利目的阅读也是不可少的,如同前两年为了司法考试,便日夜苦游在“三大本”、历年真题、辅导笔记等等厚厚的教材之中,要说是因为对那刁钻古怪难为人的试题有什么兴趣,不免又是违心之语。人在社会,不能太随心所欲,总要有一些妥协的。

书籍的装帧,与社会上之各色人等如此相似:有的书,书名夸张怪异,封面装帧华丽浓艳,摆在哪里都会一眼看到,万书丛中就它显眼。但翻开一看,字体巨大,行间距松散,内容空洞无物,味同嚼蜡、面目可憎,真是如同一些人,浓妆艳抹、气势汹汹,外表奢华但胸无点墨;而另一些书装帧简朴素面朝天,充满深意的书名静静印在封面一角,除此之外再无过多装饰,偏偏内容或深刻或有智慧,令人读之而不忍释手,仿佛真正内涵深厚的高人,一定是隐于人群毫不起眼的。

以前每到一个城市,闲来无事之时,必逛的就是那里的书店,可以是店面堂皇的国营新华书店,也可以是偏处一隅的弄堂小铺,老板或许也是同道中人,来客既不招呼也不跟随推荐,只顾自己在柜台后埋头于书中,反而令顾客多了一份闲游的散漫。这两年,网络购物之风兴起,本人亦不能免俗,时常在“当当”、“亚马逊”等网上书店购买书籍。鼠标一点,喜爱之书选入购物车,订单一下,三天送书上门,书到方才付款,还时常可以有七折的优惠。与传统书店相比,网上书店多了便捷,多了实惠,海量书籍任你挑选,足不出户可以买入天下之书。但方便固然方便,却感觉总是少了闲逛书店的乐趣,时间久了,才悟出道理:读书的乐趣,其实也包含着在书架上翻书、淘书、买书、藏书的乐趣在一起的。

现在流行的电子阅读,我却对之怀有抵触情绪:一是容易坏眼,二是严重缺少了传统读书的乐趣。

传统读书时,人的感觉可以很丰富、很立体:手捧书籍有触觉、鼻闻书香有味觉、眼看文字有视觉。而电子阅读,我们既抚摸不到书籍的厚重,也嗅不到纸张的淡淡墨香,只剩下面对一块亮闪闪、冷冰冰的电子屏幕,这样所读之书,难怪也是你情我爱、皇上娘娘、玄幻魔怪、星座运程之类的快餐文字罢了,对我而言,毫无乐趣。

前两天看到网上有争论,说是电子阅读将取代传统阅读,纸质书籍必将被淘汰。我的看法是:无论电子阅读还是传统阅读,只要还有人肯读书,便是好事,重点是,现在人们已经不看书了。

有文人说:“电视为娼书为妻”,这个比喻不太雅观却十分贴切。当下我们电视节目数字化以来,频道数量以三位数计,但各位扪心自问,我们常看的频道有几个?每个频道又可以保持多久而不换?科技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可我们渐渐发现无从选择。在网络海量信息中我们迷失了自我,一小时不更新仿佛就已经落伍,但在信息世界中拼命遨游之时,我们忘记了探寻信息的最初目的。网络资讯的发达,造成了人们思想的碎片化,人们不再思考却都成了传声筒,兴奋地传播着媒体打包美化好的观点,人人自由独立却不自觉地生活在别人设置的思想枷锁之中。读书,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读书的乐趣,在于环境,夜深人静时,暖暖灯光下,手捧一本心仪之书,如同与一位好友娓娓而谈,无心计、无算计、无诡计,可以放下所有戒备,身心无比放松地进入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感觉,不读书之人岂可与之同语?

买书成习惯,其实家中半壁书籍还有十之三四没有读过,加上不断有新的书籍补充进来,更是感觉没有时间来照看它,但它们静静地摆在书柜里,对我而言就是一种精神的满足与获得。借用央仓嘉措活佛的诗句形容一下:

你读,或者不读我,

我就在那里,

不离不弃。

对于自己的评价就是,爱读书,却不是读书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与书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