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冥想

最近在读《十分钟冥想》这本书,颇有些感触,并且今天也按照书中方法进行了尝试,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第一, 冥想是帮助心灵自由的工具。

冥想的目的不是清空思维、什么都不想,而是保持觉察,觉察自己的感觉、情绪、思维、动作、呼吸等等。

怎么理解冥想的状态呢?

书中用了许多故事来讲解,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道路”的比喻,就是作为冥想者,你应该是坐在一条大路的旁边,看着道路中各种车辆往来穿行,这些车辆就是你的想法。你在冥想过程中要坐在路边旁观,如果一旦不小心进入道路中,你也一定会被吸引进去,那就赶快出来,继续旁观。另一个印象深刻的例子是“蓝色的天空”,是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片湛蓝的天空,有的时候会飘着白云,有的时候也会乌云密布,这些云就是你的想法,但不变的就是后边湛蓝的天空,而且这片蓝天就在那里,不需要你去创造。人很多时候被想法带走,就会只看到云,看不到并且忘记了后边的蓝天。

冥想,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你在路边的感觉,也能感受到蓝天的感觉,而这是心灵自由的起点,知道自己是旁观者,并且知道心底有蓝天。

正如在《清醒的活》里面,作者倡导的作为见证者去为人处世,去应对和观看这个纷繁的事情,通过冥想,你可以相对容易的去找到这种感觉。

第二, 冥想是帮助实现正念的工具。

冥想本身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只是个起步,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实现正念,从而彻底改变我们的心灵状态和生活状态。我们在吃饭、睡觉、喝水、走路、谈话、工作中都可以实现正念,这样既能提高做事情的效率,也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感。但是直接在生活中实现正念并不那么容易,我们太容易被脑海中极具欺骗性的想法打败,就好比我们刚学会开车,在闹市中心一条车水马龙的道路上行进的时候,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冥想,就相当于带我们来到了一条人很少路很宽的乡村路上,在你技能娴熟前,在这里训练车技再好不过了。等你的车技越来约好,再慢慢到闹市里去,才能驾轻就熟,逐步做到在真实生活中去实现正念。

有的时候不得不慨叹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性,孟子提出的必有事焉,阳明先生强调的在事上练,和西方作者提出的在每件事上去正念有异曲同工,最终着眼处都是在生活中,在具体的事情上去修行和提升。

第三,冥想是帮助我们优化人生工具。

冥想的最终目的不是让你变成别人,而是与当下的自己相处,从而更好的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而想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好,我们需要善良的对待自己和别人,因为对待别人善良的时候,你能感受到快乐,别人也能感受到快乐,同时我们也要对自己有更多的善意,不要对自己过于挑剔;想在这个世界活的更好,我们需要慈悲的心,这个不需要创造,就像“蓝色的天空”那个例子里面的天空,它一直在那里,湛蓝湛蓝的,有时候,它会自发的出现,我们心里要经常去想象这个画面,慈悲就更可能自然出现;想要更好的生活,我们还需要平静泰然的心,用来应对生活的潮起潮落,有的时候,生活中的滔天巨浪可能会把我们吞噬掉,而且许多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个时候,需要这种平静泰然来应对;想要更好的生活,还需要接纳的心,因为无论你有多幸运,都难免有压力和挑战,在你不如意的时候,沮丧和失望没有用,我们往往更需要能够接纳和放手;此外,更好的生活还需要平静的心,来应对我们做事的不耐烦,我们总想赶快做完事情、拿到结果,因此会感受到焦虑和紧张。而这些我们需要的优良品质,冥想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感受和习得。

最后谈谈第一次冥想的感觉

一是10分钟好长,但是又好短,当我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时间也基本上到了;二是在过程中,杂念真的很多,而且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把我带走,跟随着念头失去觉知;三是冥想完,大脑是空旷清醒的,感觉不错。综上,相信每天拿出10分钟冥想,持续做下去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次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