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阅读,去拥抱生命的闲雅与淡定

文/苹儿(茵草芳菲)


自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这个被从日历上圈定并命名的日子,不止是用来读书的日子,更是对书籍阅读,人类智慧的礼赞。

美国诗人艾米丽.狄金森在一首诗歌中写到 : 没有一艘舰船,能像一本书带我们遨游远方 ; 没有一匹骏马,就像一页诗行,如此欢跃飞扬。即使一贫如洗,它也可以带你走上无需路费的旅程。而唯有书籍,能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禁锢,拓宽灵魂的世界,铺展生命的广度。

读书是无处不可以的。于山中读书,得其空灵 ; 于海上读书,得其辽阔 ; 于花丛读书,得其馨香 ; 于月夜读书,得其静谧。一个置身于其中的阅读者,任何精美的比喻都显得干瘪而词不达意,这就是阅读的妙处!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而言,阅读本就该成为一种日常生活,如同吃饭和睡觉一般。阅读也不仅仅是读书,还包括读自然,读山水,读心情,读思考。因此当我们心身疲倦时,还可以走进自然界,读风和日丽,读鸟语花香,读小桥流水。当然也可读自己的内心,读亲人的嘱咐,读友人的微信......其实,这些都是一种阅读。

总之,人生所有的阅读,都沉淀着你的内涵,都彰显着你的气质,也记录着你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曾国藩说过: "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可以变其气质。"  一个人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通晓古今中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著有诗文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既然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容貌,那就让阅读来改变我们的气质,让我们的内心温润如玉,气质高贵儒雅。



去年我国人均阅读量达到7.99本,虽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仍显匮乏,与有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日本人年平均阅读40本,俄罗斯人55本,以色列人66本。

深以为然,包括我自己,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受周围环境影响,二是自己缺乏上进心。总觉得自己早已退休在家,看那么多书又有何用?不如看微信和视频来得便捷实用,又赏心悦目,夺人眼球。

有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无书可读,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整个时代的悲哀。有书不读,不仅是现代人的懒惰和贫乏,也是社会的一种病态与缺失。



当然,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国学,并且注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和自己的孩子。有不少年轻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阅读,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令人欣喜的希望。

阅读,或许不会教我们如何成材,或许不会教我们怎样赚钱,但在阅读中,每个人都会有所遇见美好,寻觅到更加充实丰富的自己,让自己不至于在一地鸡毛的琐事中沉沦。读过的书,能帮助你涤尽繁茂浮华的功利,淬炼出宠辱不惊的胆识。

随着年岁渐长,我始终相信,那些读过的书,会熏陶出骨子里的深意与灵气,使人气质如兰,襟怀明远,灵魂有趣,于人群中散发着书卷潜在而恒久的香气。即使变老,也老成一棵苍松的风骨,遒劲苍翠,鲜活生动。松风阵阵,四季常青,让人为之心升敬意。

一本书就是一株花卉,花儿们在原野中相逢,你与我在书海中相逢。无论我们是否爱上阅读,都希望通过阅读,能让我们在这个世界里,相逢更多有趣的灵魂,能让我们在沮丧迷茫,精神贫乏时,握住一束不会消失的光亮。即便自己渺小,也要活成精神贵族,去拥抱生命的闲雅与淡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享受阅读,去拥抱生命的闲雅与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