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默

鹦鹉学舌,只是模仿表达,他们不说话,每一个表达都是真实。

关于这本书,我是先看的电影,一部叫做《贝利叶一家》的电影,电影讲述的是青春期少女宝拉追逐梦想的故事。宝拉有一个聋哑爸爸一个聋哑妈妈一个聋哑弟弟,她是那个无声家庭与这个有声世界的唯一纽带,讽刺的是来自无声家庭的她,有着得天独厚的音乐天赋,宝拉的矛盾在于是追逐梦想还是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充当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的翻译。电影的基调欢快温暖而充满生命力。所以看完电影,我就在等这本书,那时书没有中文版,网上也没有电子版本,所以我就在等,等着《静默》的中文版。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有着见网友的忐忑,因为我从电影中窥探过一些信息,但是并不知道全貌。所以在书式新书推荐上第一眼看到的时候,竟然不是惊喜,当时心里台词是:啊,你终于来了啊,我等你好久了,可是你怎么这么花哨啊。

看电影的时候,我把电影归类为少女的励志故事,有爱情,亲情,友情,还有分离以及梦想的追逐,更多的是少女的成长故事。但是书里流淌着的深情里,沉淀着爱,孤独,和抗争。这本书在描述那个无声世界的时候基调更加内敛,安静,抗争也更加有力彻底。在作者维罗尼克·普兰的整个成长期,聋哑人都是一个活在无声世界里却非常吵闹的团体(因为他们对声音无感总是弄出很大声响),她不能忍受别人用窥探的、好奇的、甚至是同情的目光看待他的父母,她想要保护他们,但是又痛恨他们不是正常人,所以她在14岁到18岁的这段时间非常乖张。当她长大之后,八十年代的时候,他的父亲母亲走上街头,为这样一个群体争取权益,在他们的努力下,哑语开始推广并且走上国际化,我们的电视新闻下角开始出现一个小框,有手语播音员播送新闻,他们开始更多地接受来自有声世界的信息,与有声世界的联接更紧密。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被舒尔茨《鳄鱼街》荒诞的明喻暗喻隐喻折磨过的我,非常喜欢书里的表达,简短,精准,直接。比如说腰封截取的那一段是说,他们经常抚摸我。目光和手势代替了词语。微笑。脸颊上的轻蹭。不高兴的时候皱皱眉头。吻。爱抚,都是为了说:我爱你。聋哑人的语言里没有谚语,没有箴言,没有格言,没有文字游戏,没有隐义,没有不言自明,唯一要做的就是简洁直接。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牙牙学语的时候,得到更多的是拥抱,亲吻,清晰的指令,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生道理。当我在这个嘈杂的世界里被各种声音迷惑,被各种花言巧语胡言乱语甜言蜜语困扰的时候,我觉得《静默》就是一股清流,它让我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太依赖语言了,以至于很多时候不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也不想相信别人所说的。我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带我们玩一种游戏,叫鸡言鸭语,两个面对面的人在讲话,胡乱讲,如果配上字幕的话呈现出来的就是一堆乱码,如果去掉声音的话会觉得画面和谐。那时候的我觉得,这个游戏没有意义,现实中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做这样无意义的事情?!离开学校才发现,当年果然图样图森破,现实中我有很多听不懂的话,我常常get不到别人的言外之意,有时候也get不到别人的讲话的重点,明明是在说话的两个人,为什么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因为感觉迟钝情感麻木,因为淹没在语言的众多信息里不知所措。所以停下来,关上耳朵,打开这本小书,重新审视一下,在静默的世界里,你还能感受到其他的知觉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静 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