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九章

从哈佛毕业,所有学生都会带上这些品质离开

热忱—— 哈佛学子成功的第一秘诀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说:“热忱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他人、对工作、对社会及对全世界的态度。热忱使一个人更加热爱生活。当你学会热忱,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拥有热情,这样在构建成功大厦的时候,你才会打牢自己的地基。”的确,热忱是出自内心的兴奋,散发、充满到整个的人。正如哈佛毕业生爱默生所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

一个热忱的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会认为这是自己的神圣天职,并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做。不论工作多困难,或需要多大的努力,都会始终如一、不急不躁地去做。而一个人如果能这样坚持去做,就会成功,达到自己的目标。

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其他的追求,只要具备热忱的心态,就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因为拥有这种心态的人,会热爱他正在干的事,并从中收获很多的乐趣,那件事对他而言不是一件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享受。

确实,热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迅速补充你身体的精力和能力,并迸发一种达不成目标死不休的坚强意志。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所谓天才只不过是因为具有大量的热忱。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热忱才是最大的动力。”美国中央铁路公司总经理佛瑞德瑞克·魏廉生也说:“我愈老愈相信热忱是成功的秘诀。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在技术、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别通常并不很大,但是如果两个方面都差不多,具有热忱的人将更能得偿所愿。一个人能力不足,但是具有热忱,通常必会胜过能力很强但是欠缺热忱的人。”

哈佛毕业生卡塞尔在加州一家电子销售公司找到了一份业务员的工作。按照公司历来的做法:公司会交给卡塞尔一份很难缠的潜力客户名单。其中有一家公司是以前的大客户,但是却在多年前断绝往来了。

卡塞尔决定把跟这家公司的合作,当作自己人生中的一项挑战。这表示卡塞尔得先说服老板,让老板相信他可以把这家公司扳回来。起初老板是不太肯定的,但不想泼卡塞尔的冷水,于是允许他去拜访那家客户。这令卡塞尔喜出望外。

卡塞尔信心满满,把赢回这家客户当作自己的使命来完成。他向那家公司提供了保证价,缩短交货期,并允诺更好的服务。他向那家公司的采购处处长表示:“我们公司将会做一切令你们满意的事。”

当卡塞尔第一次与采购处处长面对面地谈话时,他的热忱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面带微笑地走进会客室,并说道:“很高兴能再回来,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合作。”

卡塞尔从来没有想过他可能无法成交,他完全忽略他的公司已经丢掉了这个客户的事实。他以最高昂、热忱的态度说服他的客户,并且承诺说:“我们公司已经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很高兴可以再次为你们服务。”

后来,采购处处长告诉卡塞尔的老板,他们考虑再次合作的唯一理由就是因为卡塞尔的热忱。后来,他们的订单一年就有50万美元的余额,这让卡塞尔成为公司的精英人才。

“热忱比怨恨更得人心”这句在哈佛校园流行已久的格言几乎被每一个哈佛学子牢记。这不是一句单纯而美丽的话语,而是迈向成功之路的路标。热忱并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它是一种重要的力量,你可以予以利用,使自己获得好处。没有了它,你就像一节已经没有电的电池。热忱也是人的才能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要想获得成功的青睐,你必须拥有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热忱和冲劲。只有这样,你才能使自己的才能获得巨大的发展,进而把事情做好。如果青少年朋友能够将热忱和学习、生活结合在一起,无论做什么都充满热忱,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哈佛考考你

某城市发生了一起汽车撞人逃跑事件。该城市只有两种颜色的车,蓝色15%,绿色85%。事发时有一个人在现场看见了,他指证是蓝车。但是根据专家在现场分析,当时那种条件能看正确的可能性是80%。那么,肇事的车是蓝车的概率到底是多少?

答案

15%×80%/(85%×20%+15%×80%)=41%


2,专注—— 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

哈佛大学第22任校长洛厄尔受邀到一所大学演讲时说过:“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对什么事物都懂一点,但对个别事物懂得很多。”我们经常能在屋檐下的石阶上看到一行小坑。这些小坑并不是人为凿出来的,而是因为屋檐头上的水滴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长年累月的敲打形成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滴水效应”,意思是说,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成功说来也很容易,但为什么真正的成功者却寥寥无几呢?这是因为缺乏专注。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天才,每一个人都可以考取很好的成绩,为什么现实生活中不是这样呢?就是因为很多青少年缺乏专注的精神,不屑、更不懂的把简单的事做好。只有专注,才能成功,我们看看那些世界知名的企业,它们无一不是因为专注而闻名世界的,像英特尔只生产处理器,可口可乐只生产饮料,IBM只做电脑硬件等。

奥利弗和马修是很好的朋友,两个人刚刚大学毕业。奥利弗喜欢自己所学的医学专业,但是因为他毕业的学校并不是名牌大学,他投到各大医院的简历都如石沉大海。后来,一个小县城的医院让他去面试,并且通过了,于是奥利弗就在那家医院里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给一个中年医生担任助手。但是他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名医,所以他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

马修是在家人的建议下才学医的,但是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一行,所以大学期间马修并没有认真学习专业课。毕业后,他也从社会的最底层做起,找了一份小区物业主管的工作,成天喝茶看报,工资也不是很高。做了一段时间他觉得没有意思,于是换了一份医药推销工作,但是时间一长他又觉得工作太累,工资也不高,于是又跳槽去了一家通信器材公司做柜台销售……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马修跳来跳去地换了不下20次工作,而其劳动所得刚好够养活自己而已。

在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上,奥利弗和马修相见了,马修主动问奥利弗混得怎么样,奥利弗谦逊地回答道:“一般一般。”然而,听了奥利弗说他自己的经历,马修却傻眼了。

当年在小县城里给医生当助手的奥利弗,因为勤奋肯学,不久就被任为住院医生,不久之前又被评为主治医生,而他用这些年来的积蓄在市区购买了一套十分不错的房子。

将奥利弗和马修进行一番对比,我们就不难找到专注的好处:以不断学习为前提,它可以让一个人在自己所从事的那个领域里变得更加优秀。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能有所作为,而专注是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实验。你将一张纸放在夏日的太阳光下,晒一整天,你会发现除了显得有些皱,纸并没有发生别的任何变化;第二天,你再拿一个放大镜放在纸的上方,使放大镜下的那个最亮的光点落在纸上,不一会儿,你会发现光点处的纸开始冒烟,并且逐渐燃烧起来。将所有的能量聚集在一点上,就能够产生几倍于甚至是十几倍于平常的能量,而专注者之所以成功也是这个道理。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心理学和神经学的科学家也发现,人的大脑只有在持续不间断地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才能发挥最佳功能,只有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哪怕它很小,努力做到最好,总会有不寻常的收获。所以青少年应该明白:一个人如果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专注,只有专注于一项事业,才能做出成绩。生活中最明智的事情就是精神集中,最坏的事情就是精神涣散,用心不专。一个用心不专的人,即便聪明绝顶,最终也可能是一事无成。

贝多芬说:“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最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是的,蜗牛虽然爬得很慢,但它永不停歇,所以它也能像鹰一样登上金字塔的顶端;蚂蚁的力气不大,但它一点一点地挪动,也能把比它体重大得多的食物搬回家……青少年应该明白,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将有限的精力同时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就有可能一事无成,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所以,想成大事者就不能把精力同时集中于几件事上,只能专注于其中之一。只有专注,才能将手头的工作做得最好。

哈佛考考你

一个教授逻辑学的教授,有三个学生,且这三个学生都非常聪明。一天教授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教授在每个人脑门上贴了一张纸条并告诉他们,每个人的纸条上都写了一个正整数,且某两个数的和等于第三个。(每个人可以看见其他两人头上的数,但看不见自己头上的)教授问第一个学生:你能猜出自己的数吗?得到的答案是:不能。问第二个,还是不能。第三个,同样是不能。于是教授再次问了一遍,第一个和第二个还是说“不能”,而第三个却说:“我猜出来了,是144。”教授很满意地笑了。请问你能猜出另外两个人的数吗?

答案

36,108。分析如下:假设三人依次为A、B、C,至于A、B谁是108,谁是36,这个无所谓。那我们就假设A=108,B=36,C=144。第一次:A猜:自己可能是108或者180;B猜:自己可能是36或者252;C猜:自己可能是72或者144。第二次:A猜不知道,B也猜不知道,那么C说,知道了自己是144。由此可见,他肯定是排除了自己是72这种可能性,所以才说是144,那么,他是怎么否定自己不是72的呢?C在想,如果自己是72,那么,第一次猜的结果应该是:A以为自己是108或者36;B以为自己是36或者180。但是第一次问答结束的时候,C也没有答出自己的数,那么,在第二次循环问话的时候,A应该知道自己是108了(因为,如果自己是36,那么C第一次就该知道36-36=0是不可能的,所以自己不是36而是108),但遗憾A并没能说出自己的数字,B当然也不能说出自己的数字,据此C就排除了自己是72的可能性,所以自己只能是144了。


3,责任—— 敢于担当才能成就大事

2006年9月12日,哈佛大学对外宣布,他们将从2008年秋季开始取消实行了30年的“提前录取”政策,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招收贫困生和少数族裔学生。他们还呼吁其他大学也采取改革措施。

哈佛大学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从大的方面说,哈佛在履行教书育人责任的同时,也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标准。从小的方面讲,哈佛大学勇于纠正自己的责任不良和教育不良的做法,也给身处其中的哈佛学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明白:责任,是一种天赋的使命!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需要承担责任,没有责任感的人生是空虚的,不敢承担责任的人生是脆弱的。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行为总会对社会和他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因而人的行为必须对他人或社会负责,必须按一定的社会规范去行动。如果人与人之间互不负责,互不尽义务,社会就不称其为社会了。

当一个人完满地尽到自己的责任时,会产生满意的、愉快的情感;如果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会深感不安和内疚。可以说,有了责任心,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合理的体现。

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阿贝尔·加缪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小加缪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清贫。不过,为了不让儿子在同伴中感到自卑,在小加缪到了上学年龄时,妈妈还是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到了学校。

懂事的小加缪发现,因为自己上学又增加了学费和其他一些花销,妈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妈妈每天都努力地工作,由于经常熬夜,才三十几岁的人,脸上就已经爬满了皱纹。懂事的小加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有一天晚上,小加缪又伏在那盏小煤油灯下复习功课。写完作业之后,他看见妈妈还在忙碌,自己又帮不上忙,就早早地上床睡觉了。半夜里,小加缪忽然被一阵咳嗽声惊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妈妈还没有睡,她正借着微弱的灯光缝补衣服呢。小加缪再也忍不住了,他一骨碌从被子里爬起来:“……妈妈,我以后再也不能让你这么辛苦了,你看,我已经长大了,是个小男子汉了,我想出去找点活儿干,减轻一下家里的负担。”

儿子善解人意的话,让妈妈的眼睛湿润了。妈妈把小加缪紧紧地搂在怀里,泪水顺着面颊流了下来。

看见妈妈流下眼泪,小加缪有些不知所措:“妈妈,难道我说错了吗?你为什么哭了?”

“好孩子,你没有说错。可是你现在还太小了,妈妈怎么舍得让你去干活儿呢?你现在需要的是好好学习,只有等你长大了,才能帮助妈妈减轻负担呀。”妈妈抚摸着小加缪的头轻轻地说。

听了妈妈的话,小加缪认真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他学习更认真了。但是,无论妈妈怎么努力,他们家的生活还是越来越困难。读完小学以后,在小加缪的一再央求下,妈妈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让他去做些事情,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但前提是不能耽误自己的学习。

从那以后,小加缪一边读书,一边劳动。一开始,他找到了一份扫大街的工作。这对小加缪来说,无疑是份苦差事,因为他每天不仅需要很早起床,还要拿着几乎跟他一样高的扫帚去扫大街,人小,扫的地方又大,小加缪常常累得满头大汗。为了给妈妈减轻负担,小加缪努力着坚持过来了。后来,小加缪又到一个饭馆里去洗碗。这个工作和扫大街的工作比起来更辛苦,小加缪和几个小伙计每天都拼命干活,还常常不能按时洗完那些小山一样高的碗碟。

艰难的生活让小加缪经受了磨炼,也养成了他刻苦勤奋的优良品质。后来,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取了大学,并最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举世瞩目的大文学家。

小加缪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责任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对家人、对朋友、对国家的责任都可以成为我们奋斗的动力。成功的人不仅承担责任,他们还希望增加责任,以便激发更多的能力。事实上,你承担的责任越多,你处理事情的能力就越强。一个人的能力是用不完的。你也许会用完时间,但是你不会用完能力,能力是越用越多的,如同智慧一样。不要躲避任何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承担责任、抓住机会,因为这会增加你的能力。

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青少年,敢于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青少年,即使面对失败和挫折,也会直面困难,重新站起来;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青少年,注定会成就一番大事。责任心还是一种舍己为人的态度,有了责任心,愿意为别人赴汤蹈火,愿意为他人两肋插刀。从小就有责任心的青少年,长大后才能够有担当,顶天立地,成就自己。

哈佛考考你

S先生、P先生、Q先生他们知道桌子的抽屉里有16张扑克牌:红桃A、Q、4,黑桃J、8、4、2、7、3,梅花K、Q、5、4、6,方块A、5。约翰教授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P先生,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Q先生。这时,约翰教授问P先生和Q先生: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知这张牌是什么牌吗?于是,S先生听到如下的对话:P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P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Q先生:我也知道了。听罢以上的对话,S先生想了一想之后,就正确地推出这张牌是什么牌。请问:这张牌是什么牌?

答案

方块5。分析如下:由“P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可知,此牌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花色,即可能是A、Q、4、5。由第二句话“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可知,此花色牌的点数只能包括A、Q、4、5,符合此条件的只有红桃和方块。Q先生知道此牌花色,只有红桃和方块花色包括A、Q、4、5,Q先生才能作此断言。由第三句话“P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可知,P先生通过“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判断出花色为红桃和方块,P先生又知道这张牌的点数,P先生便知道这张牌。据此,排除A,此牌可能是Q、4、5。如果此牌点数为A,P先生还是无法判断。由第四句话“Q先生:我也知道了”可知,花色只能是方块。如果是红桃,Q先生在排除A后,还是无法判断是Q还是4。综上所述,这张牌只能是方块5。


4,自律—— 只有强者才能做到遵纪自律

1986年,哈佛大学建校350周年,校方准备将校庆与毕业典礼同时举行,并邀请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参加盛典并讲话。此前在哈佛大学300周年校庆时,罗斯福总统参加过庆典。这次邀请里根总统出席,也是为学校争辉的事情,但没想到里根总统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哈佛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或许在很多大学看来,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哈佛一直以来都坚持以学术水平为唯一标准来聘任教授和授予荣誉学位称号。为了大学学术声誉的尊严,哈佛大学的董事会、校长、教授会断然拒绝了里根总统的要求,里根也因此没有参加哈佛的350周年校庆活动。

在政治化、商业化的熏染下,哈佛大学以其高度的自律精神,坚守了自身的原则,也更显出了其伟大。哈佛教育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不管干什么,都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如果一个人不能自律,那就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自律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尊重自己、自己塑造自己。一个能自我管理的人,是一个成熟的人,是一个为自己负责任的人。一个人要成就大的事业,就不能随心所欲、感情用事,对自己的言行应有所克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错误、缺点得到抑制,不致铸成大错。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一个人要想成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强者,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对自己有所约束、有所克制。

哈佛学子约翰·肯尼迪也曾经说过:“一个连自己都控制不了的人,我们的民众会放心把我们的国家都交给他吗?”一个人要想征服世界,首先要战胜自己。天底下最难的事莫过于驾驭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存在着理智与感情的斗争。你应该有战胜自己的感情,培养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如果任凭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就会使自己成为感情的奴隶。

有一个叫比尔的间谍被敌军捉住以后,他立刻装聋作哑。任凭对方用怎样的方法诱问他,他都绝不为威胁、诱骗的话语所动。最后,审问的人也许故意和气地对比尔说:“好吧,看起来我从你这里问不出任何东西,你可以走了。”这时,比尔会怎样做呢?很多青少年朋友一定以为他会立刻带着微笑,转身走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作为一个很有经验的间谍,比尔知道只要他一跨步,就意味着他会暴露自己的身份,死亡的危险马上就会降临。所以比尔依旧呆立着不动,仿佛他对于那个审问者的命令,完全不曾听懂似的。

原来,审问者是想以释放他来观察他的聋哑是否真实。因为一个人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常常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从而暴露自己隐瞒的事实。但是比尔听了审问者的话依然毫无动静,仿佛审问还在进行,审问者终于相信他确实是个残疾人,说:“这个人如果不是聋哑的残废者,那一定是个疯子了!放他出去吧!”就这样,比尔以他特有的自制力使自己免遭了一劫。

一个善于自律的人,即使处在危险和紧张状态时,也不会轻易为激情和冲动所支配,不意气用事,能够保持镇定,克制内心的恐惧和紧张,做到临危不惧,忙而不乱。如果我们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就会缺乏忍耐精神,既不能管理自己,也不能驾驭别人。

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也曾提出这样一个真理:如果一个愤怒的人开始辱骂、嘲笑你,不管是不是公正,你都必须记住,如果你抱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心理去报复对方,那么,你的心理就会由对方控制,也就意味着对方控制了你。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有着自律心态的人,在辱骂和嘲笑面前保持冷静与沉着,那么,你依旧维持着正常的情绪,保持着应有的理智,对方会惊讶地发现,你用来对付他的武器是他所不熟悉的,因此,你很轻易地就能控制了他,也比对方更容易成功。

追求自由是青少年的天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能随心所欲,过度的放纵只会毁了自己。如果青少年朋友想为自己的人生画卷描绘美丽的图案,则有必要学会在大小事上进行自我控制。你必须学会容忍和控制,感情必须服从于理性判断。这样,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哈佛考考你

一楼到十楼的每层电梯门口都放着一颗钻石,钻石大小不一。你乘坐电梯从一楼到十楼,每层楼电梯门都会打开一次,每到一层楼只能拿一次钻石,即保持手里只能有一颗钻石,问怎样才能拿到最大的一颗?

答案

先拿着第一楼的钻石,然后在每层楼把手中的钻石与那层楼的钻石相比较,如果那层楼的钻石比手中的钻石大的话,那就把手中的钻石换成那层楼的钻石。


5,诚信—— 169个儿子来认爹

哈佛学子爱默生曾说:“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在哈佛,每一个学生都懂得,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切美德和能力的基础,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失去一切。

多年以前,美国纽约的“红心慈善协会”在为一家孤儿院新建房子的时候,意外地挖到了一座坟墓。为了找到死者家属来商量迁坟事宜,他们在报纸上刊登启事,并且以5万美元作为补偿。

有一位叫作爱德华的青年人在看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得怦然心动。他的家就曾在那片土地上,父亲也确实死去了,但不是葬在那里,就差了一点点,爱德华忍不住想,这座坟墓既然没有人认领,自己可不可以冒充一回孝子,做一回儿子呢?如果能够得到5万美元,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爱德华为自己的想法而激动。不过启事上说得很明白:要去认领,得拿出相关的证明。

于是爱德华绞尽脑汁,去旧货市场买了一张三十年前的旧发票,让人在旧发票上盖了一个章,作为自己认爹的“相关证明”。

当爱德华喜出望外地来到那家慈善机构,一位接待小姐却告诉他,他是第169位来认父亲的儿子。说得明白点,现在已经有169位儿子来认爹了,他们要一一审查,确认谁是其中的真儿子。

爱德华好像当头挨了一棒,傻傻地站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和他一样财迷心窍,想认爹的人。

当时的美国社会都在经受着一场信任与诚实的危机,人们对诚信的呼声日渐高涨。事情被一家媒体报道,将这169位认爹的人的姓名刊登在报纸上,告诉人们,人再贪财,爹是不能乱认的。这时对坟墓尸骨的鉴定也出来了,令人惊奇的是,这169位儿子都是假的。坟墓里的尸体已经有160年了,死者的儿子不可能还健在。事情让人哗然。

面对如此的闹剧,美国全国上下深受震动。各界人士纷纷站出来讲话,呼吁诚信,提倡道德,重整人心,号召人们一定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的未来。

经过那次事件,爱德华也感到无地自容,非常惭愧。他将那份报纸珍藏起来,金子似的保存着,以警示自己,一定要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10年后,爱德华成了全美通信器材界的巨子,当有人问他创业成功的秘诀时,爱德华坚定而感慨地说:“诚实,是诚实帮助了我,它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待人并使我有了事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虽然会被人欺骗,常常吃亏,但最终会赢得信誉,受人爱戴,并获得成功。”

都说诚实是一笔看不见的财富,只有当我们需要时,它才会像银行的取款机一样源源不断地提供我们的所需。也许我们会发现,同样的一件小事情,让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去办和让一个不守信的人去做,结果迥异。这就是来源于人们对于诚信的尊重与信任。如果青少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千万别忘了提醒自己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否则将无法走上成功的道路。

哈佛考考你

有一只猴子在树林里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向家方向走1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几根香蕉?

答案

25根。先背50根到25米处,这时吃了25根,还有25根,放下。回头再背剩下的50根,走到25米处时,又吃了25根,还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继续往家走,一共25米,吃了25根,还剩下25根。


6,尊重—— 尊重他人是对自己最大的爱护

在哈佛的学子看来,尊重他人是对自己最大的爱护。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也绝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凡事将心比心,不仅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着想;你有自尊,人家也有;你尊重别人、爱护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爱护你。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走向文明的起点,也是做人的基本美德。一切不文明的行为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也许你曾遇见过或者听说过,有人问路时言语不礼貌,人家就会不理睬,甚至故意错指方向让他吃苦头;和人家一起办事情,如果傲慢无礼,人家就不会合作。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别人友好地对待自己,尊重自己,因此,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近的必要且首要的态度。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当然也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在美国印第安保护区有一个原始的部落,当地流传着一种特别的风俗,就是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活动的时候,必须赤身裸体。这个特别的风俗让他们饱受外人的白眼与嘲笑,但即使如此,他们仍然不愿做出任何的改变。

有一年,这个原始部落发生瘟疫,全部的族人几乎都被感染。于是他们决定到邻近的城镇里,邀请一位当地的医生前来帮助他们治病。然而这位医生一想到他们的传统,便感到相当为难,但是,看着跪在地上的求助者,医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不断地被激起,最终他还是勉强地答应了。为了迎接医生的到来,原始部落的族人们紧急开会,决定为了尊重这位医生,他们破例穿上衣服。所以,这天所有人都穿上了特别的衣服,有的人甚至打上了领带,聚集在教堂里,等待医生的到来。悠扬的钟声响起,医生缓缓地走了进来,然而眼前的情景,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愣住了,这也包括医生本人。因为,医生背着沉重的医疗器材走进来时,身上居然一丝不挂。

故事里的原住民与老医生,心中都默默地牢记着尊重别人,也自然而然地行动了。而我们也可以相信,从此,老医生与这个部落将会相互尊重相互影响,而且不管有什么样的变化,都会是最好的转变。

尊重他人是给自己的礼遇,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是绝不会得到别人尊重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自己待人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别人对己的态度,就像一个人站在镜子前笑得前俯后仰,镜子里的人也会如此大笑;你紧皱眉头,镜子里的人也眉心紧锁;你对着镜子龇牙咧嘴,镜子里的人也冲你龇牙咧嘴。所以,我们要获取他人的好感和尊重,首先必须得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也是一种美德。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学会尊重。回到家时与父母长辈打声招呼是一种起码的尊重;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是对老师辛勤劳动的尊重;在食堂就餐后,把椅子、餐具放好是对食堂师傅的尊重;在寝室按时睡觉是对其他同学的尊重;见到杂物捡起来,保持校园环境的干净,是对清洁工劳动成果的尊重;对职位高者不卑躬屈膝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对职位低者不嗤之以鼻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总之,尊重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才能够赢得尊重。

哈佛考考你

假设在桌上有三个密封的盒,一个盒中有2枚银币(1银币=10便士),一个盒中有2枚镍币(1镍币=5便士),还有一个盒中有1枚银币和1枚镍币。这些盒子被标上10便士、15便士和20便士,但每个标签都是错误的。现允许你从一个盒中拿出1枚硬币放在盒前,看到这枚硬币,你能否说出每个盒内装的东西呢?

答案

取出标着15便士的盒中的一个硬币,如果是银的说明这个盒是20便士的,如果是镍的说明这个盒是10便士的,再由每个盒的标签都是错误的可以推出其他两个盒里的东西。


7,细节—— 差距,往往在那些不起眼的地方

哈佛大学的学生常被这样教导: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常常对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其实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大事是很难成功的。哈佛教授西奥多·莱维特说:“魔鬼藏于细节,一个个细节组合起来的能量能摧毁一切。”

在英国,流传有一首民谣: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古语也常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可能引起矛盾,一个被忽视的小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危机,每一个大问题都是由一系列的小问题构成的。所以青少年应该学会把握细节,一个看不到细节,或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的。

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那么决定失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正如柏拉图所说:“如果没有小石头,大石头也不会稳稳当当地矗立着。”只要你能做好每一件简单的小事,你就不简单;只要你能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你就不平凡。

青少年爱追求完美,明知完美不可企及仍然苦苦追求,而完美在哪里呢?它就隐匿于不为你察觉的细节中,就在你没有察觉的过程中,完美从你的身旁悄悄溜走了。实际上,不仅完美藏于细节,有时你的命运也会被一个小小的细节掌控。

在一家国际酒店的众多面试者中,老板选中了一位年轻人负责这家酒店的管理工作。

事后,一位经理很疑惑地问老板:“我很想知道,您为什么会喜欢那个年轻人,他既没带一封介绍信,也没任何人推荐。”

老板喝了一口茶,微笑着对经理说:“我早就注意到了他。他在门口蹭掉鞋上的土,进门时随手关上了门,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当看到那位残疾老人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地善良、体贴别人;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懂礼貌又有教养。”

“其他所有的人都从我故意放在地板上的那本书上迈过去,而这个青年却俯身拾起那本书,并放在桌上。当我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难道你不认为这些足以说服我让他做酒店的管理者吗?”

哈佛精神告诉我们:什么是不简单,就是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情;什么是不平凡,就是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只有注重细节、留心细节的人,才能构筑理想的大厦,走向成功的殿堂。

生命中,那些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中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而成功者与一般人的最大区别往往体现在对待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的态度上。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在小事上认真的人,做大事一定成绩卓越。因为细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和美德。完美的细节代表着永不懈怠的处世风格,也是一个人追求成功的资本。

无数的哈佛人也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时细节关键到足以致命。所谓的小事情因其小而被人们忽略了,然而它却造成了大难题,常常会给人们带来大麻烦。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千万不可忽视细节的存在,否则就有可能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其实,细节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征兆,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命运去向和事情的成败。一些明智的人善于从小事情做起,从而使自己的命运得到彻底的改观。

哈佛考考你

一天,凯文来到化验室做作业,做完后想出去玩。“等等,妈妈还要考你一个题目,”身为医生的妈妈叫住了他说,“你看这6只做化验用的玻璃杯,前面3只盛满了水,后面3只是空的。你能只移动1只玻璃杯,就把盛满水的杯子和空杯子间隔起来吗?”爱动脑筋的凯文,是学校里有名的“小机灵”,他只想了一会儿就做到了。你知道“小机灵”是怎样做的吗?

答案

把第二个满着的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五个空着的杯子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