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陋室之中,放眼千里之外——孟浩然《春晓》赏析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一位田园派诗人的代表,一个被李白赞誉为“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的高士。

        鹿门山,湖北襄阳的文化名山,因汉末庞德公,唐代孟浩然、皮日休曾隐居于此,而被后世谓之圣山、诗山、隐山。

      《春晓》,正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所作,时年23岁。

        诗中处处流露出恬淡闲适,这似乎就是孟浩然作为一个隐者想要的隐居生活。这也让我忽然想起“草堂春睡足,醒来日迟迟”的南阳诸葛庐。

        天已大亮,孟浩然却春晓梦正酣。是欢悦的鸟鸣把他从懒睡中“静静”的唤醒。睁开惺忪睡眼,从屋外的处处鸟鸣声中能听到一个明丽清新的早晨,一定是这春光激励了鸣叫的鸟。孟浩然隐约记起,昨夜似乎有风雨掠过,而庭院里争芳斗艳的花儿应该是没有被吹落多少吧。因为这和风细雨,也曾把孟浩然送入梦乡,也曾把这春天的早晨洗得如此清新明丽。赞美你,也对你有淡淡的哀怨。毕竟你还是摇落了春花,驱散了这大好春光的。

        宋人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的诗句传唱古今。而孟浩然的《春晓》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叶绍翁的诗通过眼中所见的一支红杏把人的遐想引入墙内;而孟浩然的诗则是借助耳闻处处鸟鸣,让人恍若置身屋外的满园春光里。淡淡几笔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纷繁春意。两首诗都给了春以生命的活力。挡是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盛开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春晓》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怜惜春光的思想感情,这样说来似乎没错。可我还是想起了南阳诸葛孔明隐居的隆中。要知道,魏晋时期的隐居本意不是隐居,隐居是为了引起当局或者是明主的注意。这些话听起来可能有点绕,其实隐居就是一种姿态,告诉有需要的人,我是个人才。再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待价而沽的一种方式。东汉末年的伏龙凤雏是这样,东晋的谢东山也是这样。自此而下,南北朝隋唐也还颇有此风。自然,我们的隐士孟浩然先生也不能免俗。这并不是我的主观臆断,从后来孟浩然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当年孟浩然隐居鹿门山很有沽名钓誉之嫌。之后没几年,孟浩然便开始了他长达十余年的漫游,广交朋友,干谒公卿,为的就是能获得一纸考取进士功名的推荐书。因为唐朝进士科的考试在考前需要朝廷中有一定品级,并且有文学声望的人公开推举。

        不管孟浩然是真隐士还是假惺惺的作态,也都不是真实的孟夫子。也无论怎样的孟浩然,《春晓》依旧是那首热爱春天赞美春天,千古传唱的《春晓》,也许在孟浩然吟咏时,对春天的热爱真的是出于本心的恬静自然,而不见千里之外的京城长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吟咏陋室之中,放眼千里之外——孟浩然《春晓》赏析)